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产剧神一般的鄙视链…

(2017-03-06 12:24:32)
标签:

杂谈

来源:新闻晨报

“看英剧的鄙视美剧,看美剧的瞧不上日剧,看日剧的嘲笑国产剧……”前几年,这样一条“看剧鄙视链”在网上流传。而随着近年国产剧的走俏,这一门类中似乎又衍生出种种新的鄙视循环。

http://p1.pstatp.com/large/1853000541b74a015e2d

以豆瓣评分为例,国产老剧较新剧往往有压倒性优势。《红楼梦》《西游记》《大宅门》《潜伏》《亮剑》等经典之作自不必说,以总体数量粗略估计,五年乃至于十年、二十年以前的作品往往更多地获得好评;而近年新剧,尤其是偶像、仙侠等题材,则明显垫底,成了鄙视链的最末端。

自媒体上的评论亦是如此,不知自何时起,老剧成了衡量当下影视剧的标尺。评历史剧,必要搬出《大明王朝1566》作范本,翻来覆去地夸如何用心,如何大胆;评古装剧,必讲87版《红楼梦》如何沉得下性子闭关培训;就连鲜有好评的仙侠剧,也能拉出早年的《东游记》《天地传说之宝莲灯》等撑台面,说是当年的戏里有亲情爱情还有人间大义……写作套路也很好总结,先对老剧一通赞美,再调转枪头批评今天作品问题多多,不是小生花旦演技“捉急”惨遭吊打,就是题材单一热衷玛丽苏,实在难当大任。

平心而论,许多新剧之所以被群嘲、被置于鄙视链的最末端,是部分影视公司“作”出来的。一类题材火了,便群起而上,还总爱把粗制滥造说成诚意之作,演员演技和剧情设置全都上不了台面。

http://p3.pstatp.com/large/18b00000563776b957c4


但,永远沉醉在老剧的“时代滤镜”里,粗暴地批评新剧或是某类题材,真的好吗?观众在成长,题材在变化,非要勉强将许多并不算上乘的老戏捧为经典,同样是矫枉过正,流于轻率。比如不时被拿出来大赞“经典”的《仙剑奇侠传》系列,第一部开播时批评声不绝于耳,该剧也的确存在人物性格设计不合理、部分副线画蛇添足等硬伤。而最近口碑分化的部分仙侠剧,固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倒也引得一批年轻人回头研究《山海经》与《搜神记》,算是传统文化的趣味传播。

国产影视剧的鄙视链上,还渐渐生出了“名演员滤镜”“名导演滤镜”。看到某些导演、编剧的名字就必称良心,看到某类题材必穷夸精品,这哪是爱,分明是捧杀。

或者说,对正在起步的国产剧而言,鄙视链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悲哀。是好戏,观众自然会用遥控器投票。带着偏见点评,则夸赞易变为阿谀,批评也难逃武断,无论对老剧、新剧,这都算不上是尊重吧。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http://p3.pstatp.com/large/18ad0000567e3f63bb26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