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鸿:中国电影不能自外于现代文明常识

(2016-09-12 12:51:56)
标签:

杂谈

编者按 日前举行的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电影产业化发展论坛上,探讨了中国电影如何“从数字走向诗”的议题。电影既要以票房数据作为衡量标准,同时也要以电影的艺术水准与文化品格作为衡量标准,电影的商业属性与艺术诗性表达是一部优秀影片的一体两面。在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中国电影的文化表达、文化传播与文化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发言颇能给人启发。

http://p3.pstatp.com/large/e4e000247b5513f2ce5

尹鸿(右)

今天讲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在影视产业,数字是诗的前提,或者是它的基础,没有数字就没有诗。

去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批很有诗意的电影,如《狼图腾》、《刺客聂隐娘》,创作的多样性跟过去相比也不同,这很正常。如果要走出快钱驱动和快速增长的状态,要注意两个方面:

在制作上要追求工匠精神,在创作上要讲究诗意。更具体来讲,第一,去年快钱驱动中,我们透支了某些行业红利,伤了观众的胃口。如果观众看到不能满足他需求的电影,就会丧失对电影的信心。现在随便拍个电影,票房都七个亿、八个亿、十个亿,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市场手段获得票房,但是会伤害到观众和电影业。

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短板,我们就要有工匠精神,踏踏实实的,让观众不仅今年走进电影院,明年也能走进电影院。票房来得太容易,就会使观众丧失对电影趋势的判断。任何一个偶然因素加进去,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尊重这些因素,很快就会失去目前已经非常好的形势。

坚持工匠精神会恢复对观众的尊重,把这个行业做成一个可持续化的行业。包括环境、舆论,各个方面都要帮助电影业认知自己,做老店、久店。

http://p1.pstatp.com/large/e490002484c91ff489b

第二,电影的诗意表达就是要让电影自觉地参与到当代中国文明建设中去。电影是娱乐产品,要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娱乐,一定是参与到文化建设中的。

好莱坞电影也是在构建社会主流文化,娱乐不是好莱坞电影唯一的属性,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要讲高大上的道理,但在娱乐中要有价值观,这是现代文明常识的建构。

不能只是专家学者天天在课堂上讲,更主要的是大众文化产品在娱乐当中来建构现代文明常识,这涉及到千千万万的百姓,涉及到我们的审美常识、伦理常识、社会常识、文化常识,甚至也包括我们的人生常识。

我们不能去表达金钱至上、成功至上、权威至上,我们要自觉地把电影作为文化建构中的组成部分,这不是一个剥离电影娱乐的东西。比如说正确处理好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关系、公平和正义之间的关系、爱和牺牲的关系,我认为这三大关系是建构文艺常识的基础。

所有的自由都是建立在你对别人的尊重基础上;所有的公平都需要通过正义的方式获得;牺牲是在对自己的生命和爱有认知的情况下所作的选择。

如果能处理好这些关系,诗意表达这些精神,我们不但能够创作影视作品,还能参与现代文明常识的建构,将来不仅是中国电影高票房的进步,还会对中国文明的进步、公民的进步起到一点作用。这才是我们应该追逐和强化的方向。

依我的理解,电影有三个属性:商品属性、生产层面的产品属性、创作层面的作品属性,即商品、产品到作品。

但是现在中国的电影创作情况,大多数电影处在商品向产品过渡阶段,距离合格、优秀的产品还需要打磨,只有很少的电影,能够达到产品向作品的过渡,我觉得这是现阶段的状况。

从正常的电影产业来看,应该是大部分电影都应该是一个合格的产品,少量的电影是优秀的作品,再有更少量的电影是精品。大部分是成熟的、合格的产品,最优秀的是在头上,最差的也在头上,呈橄榄型。现在中国电影行业,大量影片甚至连商品都达不到,基座没有打好,中间不够饱满,而优秀的作品太少了,是金字塔形。

如果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把这个金字塔变成一个橄榄型,中国电影就走向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文/尹鸿】

http://p7.pstatp.com/large/e490002484aec4a9878

http://p2.pstatp.com/large/e490002484bfafe81e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