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中国女排在里约勇夺奥运会冠军,将中国人从宝宝的家事和少女的洪荒之力中解救出来,回归了对体育和金牌的关注。
一时间,郎平是左中右都能接受的样板人物,中国女排是纯体育爱好者和小粉红共同的偶像。我们也跟着蹭个热点吧,为您盘点银幕和荧屏上的关于女排的作品。
中国女排崛起于80年代初,同时成为国内影视的热门题材。在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播出之前,国内有张暖忻、李陀编剧,张暖忻导演,常珊珊、卢君等主演的电影《沙鸥》(1981)。
http://p1.pstatp.com/large/c5f0003823e23e961d3
影片通过一位女排运动员沙鸥的拼搏人生,表现了青年人在新时代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提出了当时富有争议的观念:“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片中沙鸥不断遭受各种意外打击:腰伤、失利、未婚夫牺牲、瘫痪,仍然不屈不挠,这种个人化的奋斗精神,感动了亿万观众。
该片选用排球运动员担任主角,风格朴素、生动、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它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叙述形式,重意境,轻情节,重人物,轻事件,探索了新的电影语言,拓展了电影艺术表现生活的能力。
http://p1.pstatp.com/large/ca100034c16758c39c5
在《排球女将》之后,来了电视剧《中国姑娘》。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1981年第5期《当代》刊登了鲁光采写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一时洛阳纸贵。随后开始筹备电视剧《中国姑娘》,由蔡晓晴导演。1983年春,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陈汉元,与电视剧《蹉跎岁月》女导演蔡晓晴,找鲁光约写电视文学剧本。鲁光对写戏不熟悉,找了剧作家沙叶新合写,商定先由鲁光写初稿,沙叶新从技术上进行加工。
鲁光住进了工人体育场开始创作,他觉得很迷惑:“当时奥运会强调业余原则,不让职业选手参加。所以中国女排也不让提是专业球队,只能说是业余球队。剧中的每个队员,都得有一个职业,工人、医生、售货员、学生……明明是一支长年生活在一起、训练在一起的球队,公开宣传却只能说是一支从各地来集训的临时队伍”。这种人为的虚假,使鲁光深感编造谎言的别扭和痛苦,几乎失去写作的信心。
http://p3.pstatp.com/large/c5f0003823f7b660e27
在沙叶新的鼓励下,鲁光先写出了前10集。在沙改前10集时,鲁光赶写后7集。17集文学剧本出笼之后,蔡晓晴带领倪萍等演员投入拍摄。前7集播出后,反应平平,后10集就没有投拍。蔡晓晴觉得后10集比前7集精彩,老想再拍后10集,但未能如愿。这让鲁光很受挫:“报告文学叫响了《中国姑娘》,电视连续剧《中国姑娘》却打了一个哑炮。题材是叫座的,沙叶新是名编剧,蔡晓晴是名导演,倪萍是名角,但这次强强联合为什么打造不出叫座之作呢?”他责怪自己太缺“触电”才华,为拖累沙叶新和蔡导还有倪萍而深感内疚。
其实,鲁光心如明镜,失败的种子在创作的时候就已种下,当一部电视剧由于人为因素而必须撒谎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对艺术的真诚。可以说,是体育界的一些不良习气被带到影视创作中,破坏了电视剧的气场。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http://p1.pstatp.com/large/c5f00038240469c591a
时间过去二十年。网上有消息说,中国女排雅典奥运会夺冠后,世纪英雄层投拍过一部女排剧《阳光总在风雨后》,但我们没能查到更多的信息。
2007年,海润影视投资制作了于娜、连奕名、王珞丹等主演的电视剧《排球女将》。《排球女将》讲述了一群中国姑娘十来岁就离开家庭,练习排球,战胜种种困难和波折,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
http://p3.pstatp.com/large/c5e00066c8b444ca30d
《排球女将》由赵浚凯执导,娅子编剧。由于娜扮演的排球运动员盛小妹与王珞丹扮演的好朋友厉雪在训练过程中从朋友变为竞争对手,又再度成为合作伙伴,并一起为夺取失落了22年的奥运金牌而拼搏。导演赵浚凯称,《排球女将》是为2008年奥运年而拍摄的电视剧,是一部纪录中国女排成长过程的电视剧。
尽管应了北京奥运会的景,但这部剧的反响不及日本版《排球女将》,像一部寻常剧目一样过去了。这,也是迄今最后一部关于中国女排的电视剧。
【文/五指山】
http://p2.pstatp.com/large/ca200034c2923cfba8b
http://p1.pstatp.com/large/ca400007eebd6aeba42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