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秘文学第一人”张海帆复出写网文,以2.5次元破解IP癫狂症

(2016-07-10 11:29:02)
标签:

杂谈

提起张海帆,业内人熟悉他大多因为他是中国IP风潮的先行者:他写过《大魔术师》,改过《青盲》,也买过《花千骨》《华胥引》等大IP。不过,在混天涯看网文的网友那里,更多人熟知的是他另一个名字——老夜。这个写过《冒死记录》《青盲》《大魔术师》《五大贼王》的神秘人物不仅文风悬疑,真人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其实,我真没想要搞神秘,只是不想在创作之外花费太多精力。”张海帆笑着说:“原来在写《冒死记录》时,叫过第三宇宙的沉思,后来写《五大贼王》的时候叫老夜,《大魔术师》是用的真名张海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都是我一个人写的。甚至还有人猜测‘第三宇宙的沉思’失踪了。”为了解开这位“IP大神”的神秘面纱,我们来到了张海帆的完美海岸工作室一探究竟。

正值烈日炎炎,窗外大片的绿地带来丝丝清凉,也映得整个工作室生气盎然。张海帆端着陶瓷茶杯一身休闲打扮走过来,神秘气息没见得有,倒是满脸笑意,儒雅随性。

http://p2.pstatp.com/large/a790000021a184318a7

张海帆

在当年天涯第一批网络写手中,张海帆是独特的一个。他的作品,既不是仙气飘飘的玄幻风,也不是一惊一悚的盗墓流,更不是甜软的言情派,而是结构严谨、世界观庞大、故事曲折、悬念丛生的神秘文学。在《冒死记录》横空出世的2006年就有曾有媒体惊叹:“中国神秘文学终于出了开山第一人!”

IT出身的张海帆思维与大多数影视人不同,带着浓重的理性色彩。曾在处女作《冒死记录》风靡天涯时,媒体就曾评价他的小说重在“智慧美学”。玄关密布,逻辑严密是他作品的一贯风格。正是这种高智商的耐嚼性,让他的《冒死记录》在完结七年后仍能在天涯莲蓬鬼话版块名列前三十,而2012年完结的《五大贼王》更是长期雄踞榜首。同样也是这种偏重理性的思维习惯,让张海帆在转型影视创作的这四年如鱼得水。因为对IP有极强的甄判能力,他在业内获得了“行走的IP”之称。

然而,就是在这股IP潮热度不退,各种改编依然风生水起之时,早已是完美环球子公司完美海岸总负责人的张海帆,却宣布要捡回老本行,开始孵化自己的原创网络小说。创作者的冷静回归能否打破IP行业市场的虚假繁荣?中国影视“全能制片人”时代是否即将到来?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行业领跑者张海帆进行了专访。

http://p1.pstatp.com/large/9e100092bcd8d2e9f13

从IT人到网文作家:IP改编,张海帆是吃螃蟹的第一批

独舌:您是当年天涯论坛上第一代网络作家,也是中国网文实现影视改编的第一人,能简单谈谈您的创作经历吗?

张海帆:熟悉我的人都是知道我是做IT出身的。在写小说之前还做过游戏,像《反恐精英》《魔兽争霸》这些中国当时最顶级的游戏作品,我都参与过。

2006年,我开始在天涯的莲蓬鬼话版块连载我的第一本小说《冒死记录》。当时我在IT事业上遇到了一些瓶颈,事业上的低沉反而让我产生了文学创作的冲动,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消遣解压的事。没想到的是,用来减压的文字居然能被这么多的读者关注,我经常会一边看着网友的评论,一边写作,这种边更文边互动的模式当时给了我们这批网络作家很大的鼓励。《冒死记录》当年得了新浪原创大赛的最具人气奖,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http://p3.pstatp.com/large/9df0008cc7d85a5d599

独舌:您的《大魔术师》和《青盲》在2012年就已经成功改编搬上银幕荧屏了,而且均是被大导演大公司看中,上映后都创造了当时收视和票房奇迹,这在当时的网文界是极少见的,您是怎么做到的能跟我们分享下吗?

张海帆:当时是我的《青盲之越狱》拿了新浪的原创大赛金奖,之后马中骏关注到了我的这部作品,说要改编成电视剧。我当时有一种年少梦想马上要实现了的感觉,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青盲》是景旭枫和我一起编剧,我那时候一边创作,一边改编《青盲》,同时还要上班。也是一下子从小说作者的角色被迫提到了编剧的角色,这其中经历了各种阵痛磨合,以至于现在在跟一些小说作者合作剧本的时候都特别能够体会他们的那种感受。

《大魔术师》其实不算是一部网络小说,而是传统小说。是我在等《青盲》审稿的时候插缝写的一个作品,所以根本没想过会被尔冬升导演看中。导演把小说给了梁朝伟,梁朝伟花了一周时间看完小说决定接演,之后又定了周迅的女一号。因为演员阵容确实很不错,所以《大魔术师》比《青盲》上得还快,在2012年春节档就上映了。

http://p1.pstatp.com/large/a79000002190e07b40c

独舌:您的《冒死记录》是首开中国神秘文学之风的作品,后续的《五大贼王》《青盲》等也是严丝合缝地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观,请您聊聊这方面的创作体会吧。

张海帆:现在的中国影视市场IP改编,玄幻风、盗墓流过盛,这其实是不健康的。良好的影视创作生态,必须要百花齐放,而神秘文学必然是其中很重要的门类。

其实,神秘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大类,包括悬疑、惊悚、探案、动作冒险等很多元素。在美国能称得上神秘文学第一号人物的就是斯蒂芬·金。

神秘文学讲究悬疑性,比如像美剧的《越狱》《迷失》之类,都多少有一些重建世界的意思。当然,媒体给我“中国神秘文学第一人”的称谓肯定是一种盛誉,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国内的“神秘文学”领域留有一席之地。我的作品每一部都会创建一个新世界出来,如果说张海帆的标志,那一定是“次元化”。我十几年前就是中国第一批动漫迷,高中的时候就集齐了《七龙珠》的漫画书。跟爱好有关,所以我也自带次元属性。在创作小说时,我会有强烈的再造一个新世界的冲动,所以说才有了《冒死记录》这样一个软科幻的小说。

至于说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认为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是一个理科生,从小数学特别好。在写小说的时候我的逻辑记忆力很强,头脑中会有一张很大的拓扑图,所有的情节人物都归好了象限,点与点的关系如何,前面挖的坑后面怎么填,新冒出的想法如何加入到这个大的架构中,就会非常清楚。

http://p2.pstatp.com/large/a7800000221e91f6b0a

从作家转型编剧:会选能改,低调蜕变为“行走的IP”

独舌:从2012年搁笔至今,您跨界做编剧,后来又着手改编、开发了大量IP剧。从网络作家投身影视行业,您有什么不同体验?

张海帆:网络作家转型编剧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因为要扭转观念、改变思想,甚至创作方式都有所不同。写小说是个耍个性的事,但写电视剧剧本是以市场为原则的,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则更偏匠人;一个随心所欲,一个则必须遵守很多规矩。

我从一个网络作家,到现在能做编剧,能指导别人如何改IP,也是经历了两、三年非常痛苦的转变历程,这放到任何一个网络作家身上都是一样。比如说果果,她改《花千骨》的时候也是非常迷茫。因为《花千骨》是我力主买下,主张改编的,所以我就从头和她沟通,包括人物该怎么写,情节该怎么编织,人物关系该怎么处理,什么是主线,什么是次要的,什么要藏什么要露……一点点扭转很不容易。我个人觉得,写小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且写得好耐心去写,收入也不错,改行做编剧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至于说做IP的开发,当时大家都还盯着传统小说,行业里买网文的其实不多。因为自己写过小说,所以对网络小说比较熟悉,对热点也比较敏感。

http://p1.pstatp.com/large/9df0008cc7e421b4645

独舌:您认为什么样的网络小说才是一个真正的影视IP?

张海帆:IP的意思是知识产权,它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词。但影视IP是一个很大的词,不是所有的网文都能变成影视IP的。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IP,故事都已经是嚼干了的老东西了,就靠着数据漂亮圈钱,这种IP我觉得改的价值真的很小。

一个文学作品是不是可以改编成影视,不应该只看数据,我们要看他的故事好不好、选题行不行、人物是不是出彩,而不应该全是神、鬼、怪,全是玛丽苏、杰克苏、修仙、打怪,先是狗见狗欺,后来人见人爱,这种东西是低级的,并不是好的东西,也不值得转变成影视作品。具体说,真正要称得上影视IP,有几点特征还是要具备的。

首先,是看小说里有没有完整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有没有吸引力。

过去现实题材的作品在中国一直是主流,这两年,玄幻、魔幻、科幻、悬疑、冒险、探险各种题材开始百花齐放。这些新类型的题材,其实跟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有相通之处的——金庸的小说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武侠的世界观,这些新题材同样也只有建立了一个有吸引力的世界观后,才能有生命力。

不过,小说里的世界观跟游戏里的还不同,不仅仅要有道具的功能,升级打怪的规则,还要设定世界里的人伦道德、发展规律以及人物行为的准则和动机,这样的世界才能持续生长下去。现在国内的玄幻、奇幻小说同质化的很大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世界还是金庸武侠体系的一种变形,没有真正跳出创造一种新的,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2.5次元世界,这是很可惜的。

其次,是看故事性。很多小说要么故事性不强,要么叙事太散,是不适合影视化改编的。以目前呈现改编成功的小说为例,适合影视改编的作品在创作中就具有影视思维,场景非常明确,语言是视觉化的,主要矛盾一以贯之,主要人物一贯到底。但目前更多网络小说是个性的、自由的,它的精髓甚至是用影视画面表现不出来的,那么就不适合拿来做。

现在所谓的IP、数据已经成了影视项目对投资人对电视台的的一块敲门砖了,但真正成功的有几个,大家心里都有数。文学只是提供一个好底子,不能把它放大到一切,更不能说打倒原创,这是不可能的。

http://p2.pstatp.com/large/9e000092e41d0d5335b

逆势全新复出:拾笔再创2.5次元世界,做写、编、制一体的全能选手

独舌:时隔多年,您为什么要重新复出开始写网络小说呢?

张海帆:一个原因是,从原创小说作者到职业编剧再到制片人的这段从业经历,让我有能力驾驭自己的作品。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目前IP市场的泡沫来看,回归创作源头无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全能型的制片人。其实在影视市场更加成熟的欧美、日韩,能写能编能运营的制片人是一种常态,像卡梅隆、斯皮尔伯格这些导演都属于这一类。但是在中国,全能型制片人还很少。我一直坚持自己是写过一千万字小说、一千万字剧本实打实走过来的内容人,现在我有能力自己运营,更愿意消耗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保证出来的作品是原汁原味。

前面也说了,现在的IP改编都已经成了两张皮了。IP的名气、数据被当敲门砖,在改成影视剧后往往面目全非,这对网络文学无疑为一种消耗,对电视剧产业也是如此。

目前的IP改编,玄幻当道,宫斗和古言居多。一方面,新媒体对古装类接受度比较高;另一方面制作规模较大,能请来好演员;再一个就是古装玄幻电视剧能跨行到游戏,这也是个重要推力。所以大家看到,横店四五十个古装组,人人都是古装大IP、大魔幻、大玄幻。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状况,明年说不定就会哀鸿遍野。

所以,我要回过头来坚持做原创,因为在文学创作是没有时代影响的。我可以做我觉得有价值、有意思的小说,至于拍可以根据市场要求,找到合适的点再推出。

独舌:您要推出什么类型的原创作品?会采用怎样的运营方法呢?

张海帆:现在的影视剧创造,越来越重视世界观的搭建。这样的市场行情,其实正合我意。因为我的创作无论是软科幻的《冒死记录》,还是讲贼术传奇的《五大贼王》,在以前都还属于小众题材,但放到现在的市场上,它其实可以是大众的了。

所以,我现在的创作方向,还是基于我自己“二次元”老粉丝的强烈爱好,去打造新的世界。我的作品会还会集中在2.5次元上,不过不会是小白文,会是严肃专业,有人物、有故事、有思考的2.5次元作品。

我最近要推出两个原创小说,一个叫《次元高校》一个叫《超智纪元》。前一个是现代都市题材的奇幻史诗作品,以次元高校这个地方为中心,描述一个虚构大陆的接近一百年的沉浮史。《超智纪元》是我向漫威致敬,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品系列。我想打造的一个超智能的纪元时代,那里生活的人在科技运用水平、社会观、价值观以及和宇宙的关系跟我们都是不一样的,但又跟我们处于相似的时代背景。

我的这两部小说还是会以网络连载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会与纵横中文网合作。也可能在小说写作过程中就跟着推剧本了,然后边写边拍。在这方面自由度很大,因为是自己运营自己的作品,会跟以往不太一样。

http://p2.pstatp.com/large/a7800000223e7af6270

独舌:您刚才提到2.5次元,能具体解释一个这个概念吗? 

张海帆:在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如果跟现实世界没有关系的话就会失去很多趣味,也有理解的风险。所谓2.5次元,不存在形式上限定,但讲的新世界中的情感、行为以及生活方式,还是我们可以理解认同的。

比如说《哈利·波特》中,哈利的父母被伏地魔杀害、学院之间的竞争,都是我们可以理解,可以映射到现实生活中的,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生活元素的放大。再拿我写的《五大贼王》来说,他讲的是贼王的世界、盗术的天下,里面讲的专业术语、各行各道的规矩、级别家族这些都是我编的,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但是那里面家族的纠葛、父子的情感、火小邪那种一股劲儿到底的执着,这是大家都能理解。

其实软科幻一般都是2.5次元,相对于拼科幻逻辑的硬科幻、太空史诗,我觉的软科幻更难写。比如说《冒死记录》里面我没有描绘一个宇宙升级变化的规律,而只是借助了四个平凡的小人物之间奇妙的命运关联,讲述在现实世界中人对自己的质疑、对生活的思考。我通过科幻的东西把它描绘出来,其实这就很较劲、很烧脑。软科幻、2.5次元更多的是嚼人性,人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要把这个嚼出味道来,才能写出好的软科幻作品。这次的回归只是想要踏实呈现有味道、有价值、有延伸空间的好IP,实实在在地改编有内容、有高度的作品,不要两相消耗。

【文/铁皮小鼓】

http://p3.pstatp.com/large/9e100092bcf73b7effc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http://p2.pstatp.com/large/9e000092e425684f41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