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影视界有些人,是声名大于作品,像精于炒作和抄袭的那几位“风云人物”。也有一些人,是作品大于声名,参与和主导创作的好东西一串,但是并不拥有大众知名度。摄影师、导演陈昆晖就属于后者。
出生在台湾的陈昆晖,1991年以来已经拍摄了30多部电视剧。1998年进入内地,从《还珠格格2》到《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再到《大工匠》、《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咱们结婚吧》、《爱情最美丽》、《爱的追踪》等剧,他从摄影师到执行导演到导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
http://p3.pstatp.com/large/96c00026570803a642e
陈昆晖
这位最初的摄影师,被同行戏称为“白手套”。正如音乐才子李健每次弹吉他之前必须洗手,摸摄影机之前的陈昆晖也必须经历清洁、戴白手套、开工这样的程序。几十年如一日,外号由此而来。 “镜头于我就像枪于士兵,用镜头语言来架构和讲述观众喜爱的现实故事,是我的追求”,陈昆晖如是说。
从摄影师到导演,哪些人和事儿陪伴和成就了今天的陈昆晖?电视剧拍摄经验丰富,却为何拍起了网剧?一贯低调的陈昆晖,在新作《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下称《陈白露》)网络热播之际,接受了影视独舌的专访。
http://p2.pstatp.com/large/96f0000e34ffaf132af
从张国立到刘江,一路繁花相送
从台湾到大陆发展,陈昆晖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因缘际会。90年代后期,台湾的影视剧已经越来越极致化,洒狗血的东西越来越多。年纪尚轻但业内经验老到的陈昆晖,对现状越来越不满足,“要拍出真正好看的电视剧,该怎么拍?”
陈昆晖遇到了孙树培导演,合作中彼此感觉良好,孙树培向陈昆晖抛出了橄榄枝: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大陆拍电视剧?”“只要项目好,在哪里拍都没问题”,两人一拍即合。
来到大陆,陈昆晖掌机的是《还珠格格》第二部,而当时的大陆合作方则是以欧阳常林为首的“湖南帮”。“当时的‘湖南帮’非常棒,特别团结,效率非常高,配合度非常好,我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你知道,人通常到一个地方的第一印象往往特别深刻,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好得不得了”。
http://p1.pstatp.com/large/96c00026571d955a51d
父母分别为浙江籍和山东籍的陈昆晖,在情感上也对大陆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以前在台湾读书的时候,对老家大陆只有一个模糊的书本印象,自己也很好奇,真到内地以后,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像是回到了姥姥家一样。而且,在台湾逢年过节的时候,整个家族聚在一起也不超过10个人,但是回到内陆以后才知道我的家族这么庞大”。再加上内地的锦绣山河和愉悦的合作体验,他从此开始了内地的从业生涯。
真正让他扎根在大陆,是和张国立的合作。“张家班的专业性非常强,有一次,我跟国立老师还在研究布景,说可能需要搭一个5节高台,商讨还没结束,那边就已经搭好了”。他们的合作从《康熙微服私访记3》开始,一直到今天。
“《康4》的时候我任摄影指导兼执行导演,后面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一直跟国立哥合作得很愉快,到《爱情最美丽》、《半路父子》、《爱的追踪》,他又委以我导演的重任,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国立哥对我非常照顾,亦师亦友,我非常感恩。”
陈昆晖和张国立至今保持着融洽的合作关系,但中间有一段他决定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尝尝百家菜”。
http://p2.pstatp.com/large/96e0003de33188133c1
2006年,一直致力于古装戏拍摄的陈昆晖,接到了陈国星导演的邀请,掌镜孙红雷、陈小艺、刘佩琦领衔主演的《大工匠》。面对这样一个工人题材的戏,影调创新是陈昆晖思考的重点。“《大工匠》主要讲的是五十年代的中国嘛,那个时候我们跟前苏联的关系很好,受他们的影响很大,所以我就跟国星导演商量,这个影片的影像风格得贴近史实,洋气一些。那就意味着,跟国内现有的工人题材影片风格有很大不同,当时的内部批评也很激烈,但播出以后效果很好”。
拍摄完《大工匠》后的陈昆晖跟编剧高满堂成为了好朋友,在高满堂的牵线下,又与导演刘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两人初次见面时,刘江问:“你会拍现代戏吗?”靠机器吃饭的陈昆晖并没有夸下海口,而是谦虚的说:“导演,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试试。”
http://p3.pstatp.com/large/96f0000e3512c33a50c
与刘江导演合作《媳妇的美好时代》被陈昆晖称为一场“考试”,这部戏的拍摄也是刘导的一次“实验”。每次开拍之前都至少花费半小时跟演员聊戏,全部说通了以后再开拍,最大可能地丰富角色的血肉和灵魂。“导演跟我说,阿晖,我之前没试过,但这次我想尽量保住演员的表演,让他一气呵成。”这对摄影而言难度特别大,因为演员如何表演是不可预知的,既不能虚焦,还要把演员的面部表情全部抓到,着实是挑战。
http://p2.pstatp.com/large/9700002672cbb62f8c1
《媳妇》成功后,接下来的谍战戏《黎明之前》,陈昆晖成了刘江的不二选择。当时的谍战戏已经进入模式化发展的窠臼,陈昆晖开始做功课,试图开发新的影像模式。事实上,《黎明之前》也打开了谍战戏拍摄的新局面,生动的群戏,美剧的节奏,兔起鹘落的影像风格,为之后出现的许多作品提供了借鉴。
“刘江是一个特别用功的导演,在戏上的时候能够全身心投入创作,收工的时候也永远拿着剧本在琢磨。”让陈昆晖更为感动的是,刘江不仅充分信任他在影像中的创新实践,更是鼓励他转型做导演,在《乱世三义》、《咱们结婚吧》、《咱们相爱吧》等多部大剧中,都让他承担起分组导演和B组导演的工作责任。相互欣赏,彼此成全,合作过程相当融洽。
http://p3.pstatp.com/large/96c0002657517579f39
成立工作室,网剧、电视剧两路进击
从最初的摄影到现在的导演,从一个技术活到现在掌握全局的管理层,这是两个差别很大的领域,后者面临的挑战更大。
执导网剧《陈白露》,陈昆晖可谓“临危受命”。拍摄《咱们相爱吧》结束仅仅两天就进入《陈白露》剧组,一个半月的制作周期,期间还要转场澳门、泰国,四位主创中除了“太子妃”张天爱外都是新人,制作方给导演的宽慰是:“陈导,你可以超,但不能多于2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http://p3.pstatp.com/large/96e0003de37c725822f
谈及与张天爱的合作,陈昆晖对其赞不绝口,“她跟高圆圆很相似,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没有技巧的表演很真实,而且红了仍然肯吃苦,一个演员能火一定有她先天过人之处。其他几位新人如陈娅安和屈楚萧分别作为上戏和中戏的优秀学生,在第一部作品里就展现天赋,非常有潜力。”
他坦言,“《陈白露》是我喜欢的作品,它主要讲的就是中国的现状,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很多‘new money’,这些人得到很多利益,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其实是匮乏的,陈白露心理其实是不健全的。这个缺陷代表了部分当下年轻人,小说聚焦于这部分人,主要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
陈昆晖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谈他对整个偶像剧行业发展的感受。“我在大陆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真切体会他的变化和发展。我要拍一部国内的偶像剧,我不能抄台湾的。你仔细看大陆的偶像剧,大部分都在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拍的偶像剧打不开海外市场的原因。而且一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国内的生活,抄还没抄像,吸引力就很弱。”
http://p2.pstatp.com/large/9700002672d53bb1f06
不同于唯收视率论者,陈昆晖说,“如果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那我只需要把男女演员拍漂亮,粉饰成洋娃娃,变成童话故事里的人,市场是没问题的。如果只是追求点击率的话,强情节就可以了。 但恰恰细腻的情感是最难拍的,强情节却最好拍”。
他认为,像李安这样的大导演都是着重表现情感的,这也是最难得的。“几年以后,新一代的导演、编剧、演员出来,就会有扎实的表达和表演,就会有真切反映国内的制作出来,发展中会出现泡沫,泡沫破灭以后就会有沉淀,这时候的东西往往是深刻、可靠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讲述好这个故事。”
陈昆晖说,“悬浮感太强的东西终究只能流行一时,真正记录现实的作品才能长久。若干年后,你要看谍战戏,你一定会看《黎明之前》;如果你要拍清装戏,你一定会打开《还珠格格》和《康熙微服私访记》。它跟当下流行的东西会有区别,但是它很实在。”
而被问到还会不会继续拍网剧,陈昆晖则一如当初决定来大陆时那般果断,“不管网剧还是电视剧,只要题材和本子好,我都拍。我还得下苦功夫努力学习,就像拍《陈白露》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加强自己的网感一样。”
http://p2.pstatp.com/large/96c000265775b6b2f75
18年扎根大陆,陈昆晖磨炼出了自己的创作团队。近来,他成立了工作室,吸纳一些年轻的专业人才,用心做更好的作品。比如,加入其工作室的年轻音乐人李根,年纪虽小,但已经为多部影视作品作曲。这种合作,有利于导演将影像表达与音乐表达在一个作品里达到和谐、准确。陈昆晖说,“工作室也在孵化好的项目,与国内优秀的平台和公司合作,以创作更多精品回馈观众。”
【文/郑姗姗】
http://p1.pstatp.com/large/96e0003de36e1a8b8d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