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和你唱》:与网络直播一代的音乐消费心理吻合

(2016-06-05 10:22:40)
标签:

杂谈

音乐综艺节目还会有高潮出现吗?从整体的娱乐环境看,音乐综艺由《超级女声》开始,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到达一个顶峰,这类节目开始走下坡路,关注度的下降,其中原因来自于节目创意的乏力和观众的审美疲劳。

《我想和你唱》:与网络直播一代的音乐消费心理吻合

湖南卫视最近播出的《我想和你唱》,有了鲜明的变化。节目不再追求环节,不再在意严谨的节奏感,现场充满了插科打诨,紧张的气息消失了。当比赛所需求的种种元素被淡化后,《我想和你唱》完全放松了下来,它似乎回到了音乐综艺节目的本意,在玩中体会音乐,让音乐成为生活里的一件小事。

《我想和你唱》:与网络直播一代的音乐消费心理吻合

当然,明星当道还是音乐综艺的主打牌。每一期都更换明星嘉宾,也解放了明星歌手的压力,在上一期节目中,小沈阳以喜剧演员的身份参与,也暗合了节目的定性,不以唱得多好为评价标准,而是以玩得多开心为节目指向。主持人韩红与另一主持人汪涵组成的“涵韩”组合,在主持时也不再专注于对音乐的解读,而是用《越策越开心》、《快乐大本营》式的风格,来为明星嘉宾与歌唱爱好者减压。

《我想和你唱》:与网络直播一代的音乐消费心理吻合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有素人以惊艳的歌唱或表演震惊四座。以明星嘉宾为由头,把舞台真正交给素人,让《我想和你唱》完成了舞台主控由主持人到嘉宾再到素人的交接。于是观众对节目会拥有两层观感,第一层自然是消费明星;第二层是真正去体会民间歌唱高手的魅力。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人们拥有了门槛非常低的展示才华的机会,甚至不乏有人成为网络红人,每月靠唱歌能获得几十万元甚至更多的收入。音乐舞台表演的平民化,把以前普通歌手与明星歌手的距离,由非常远拉到了比较远的距离。假以时日,衡量一个人歌唱水平,参考标准将不会是单看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是要真的凭声音说话。在这点上,《我想和你唱》走在了电视荧屏和网络潮流的前面。

《我想和你唱》:与网络直播一代的音乐消费心理吻合

有趣的是,《我想和你唱》颠覆了以前选秀的流程。以前选择素人歌手,多是节目组到各地城市招募,选手报名,评委多次遴选,选手需要闯过数道关才能真正走到直播比赛,有机会有明星同台。现在不然,只要登录具有同时在线演唱功能的网络平台,十几人甚至数十人都可以与明星在一个网络直播间K歌较量。《我想和你唱》的明星与素人同台,只不过是把网络直播间平移到了录影棚,因此,这档节目的气质,是属于当下的,是与网络直播一代消费音乐的心理相吻合的。

《我想和你唱》:与网络直播一代的音乐消费心理吻合

节目名称中的“我想和你唱”五个字,点明了演唱者的主次关系,“我”特意是指素人歌唱爱好者,“你”则是明星歌手,在这五个字所组成的语境当中,素人是和明星站在平等位置上的,甚至稍带有点主导意味。节目向平民化倾斜,不再强调歌唱的专业属性,以及隐藏在明星歌手背后的精英调性,是电视台对潮流的一次敏锐捕捉,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走,说不定还能创意出更别具一格的音乐综艺节目。

目前《我想和你唱》虽然五期都蝉联收视冠军,但还缺乏一条真正能够燃爆社交媒体的视频节目,但由于这个节目参与素人也是和明星嘉宾一样每期更换,这意味着接下来还会有众多素人登台,说不定会有惊喜出现。

【文/韩浩月】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