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2016-05-14 11:02:30)
标签:

杂谈


影鉴按:

  前日,电影人方励在某视频直播中下跪,请求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量,引起电影界内外的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议。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好惨烈!第二反应是:这种姿态,符合吴天明倔强的精神吗?老爷子的在天之灵,会支持下跪吗?第三反应则是:这样做,真的能提升票房吗?


  影鉴的专家委员们在微信群也讨论到深夜。支持者认为方励作为纯义务的出品人之一,没有个人利益诉求,一片爱心值得尊重;反对者则认为下跪带来了道德绑架,同时也让逝者难安。


  男儿膝下有黄金。中国人对下跪这种姿态有着天然的敏感。所以,更多人在这种强烈的情感攻势下,对方励的做法表示了支持。昨天,包括百老汇、华谊兄弟影院、UME、潇湘院线等院线,都对外发布了支持《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的消息。


  不过,下跪这样惨烈的营销方式,肯定不是文艺片生存的常态。而这些年来,文艺片“惨烈营销”却成了常态,包括王小帅冲冠一怒为《闯入者》,反复提示了文艺片发行在商业片逻辑下的艰难现状。今天下跪,明天怎么办?“比惨烈”只会让文艺片营销走入恶性循环。


  影鉴在此呼吁,电影需要更多元的价值存在,文艺片生存尊严理应得到顶层设计关注。特别是在文艺片发行上,政府支持不应长期缺位。如何学习慕尼黑、里昂、纽约、台湾等地的经验,让艺术电影通过专门艺术影院、小厅长期放映等方式,锁定小众族群,获得长期稳定票房,才是文艺片避免惨烈营销的根本。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支持者说

这一跪,权当药引子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韩浩月

文艺评论家

方励跪的不只是院线经理



对方励下跪持批评态度的人,各有各的出发点,批评点也都有成立的基础……任何时候,感动与柔软,同情与怜惜,都是感性的产物,同样,批评永远是理性的产物——如果不经过谨慎周密的思考就进行批评,那么很容易带进个人的好恶,当批评发出、传播、被人听到或看到,批评的就要经得起揣摩。单单是对下跪这件事情反感,或者是对方励这个人反感,抑或对艺术电影与下跪牵扯到一起反感,都构不成理性的批评,而是感性的情绪外露。所以,归根结底,理解方励与不理解方励的人,其实是同一个战壕里的,都是情绪动物。


《百鸟朝凤》每多一位观众观看,就是方励的得偿所愿,这是无奈之下,电影人强行撬动市场(换成强行宣传的说法也成立)的一种做法。但不要把方励和院线经理们对立起来,千万别认为方励跪的只是院线经理,电影业界本身的混乱,浮躁,逐利,也给人想要跪了的感觉。团结起来,拍好电影,树立标准,引领市场,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这是为好电影博得市场份额的正确做法。方励这一跪,权当药引子吧。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李星文

影视独舌主编

绑架不成立


方励的“惊天一跪”取得了效果。昨天,很多人进了影厅,把上座率顶到36%,超过昨天所有影片。但院线经理们不为所动,拍片比仍为1.1%,持续下降中。


郎心如铁啊。还有人说这是“道德绑架”。如果跪在首都影院门前,不排片不起来,那叫道德绑架。可他不点名地呼唤“院线经理”,等于对空气说话,绑架谁呀?事实证明,人家该吃吃、该喝喝、该咋排片咋排片。


那位说了,今天的排片不是涨到3%以上了吗?对不起,那是上座率在发挥作用,并非“绑架”之功。


这一跪,多少风凉多少泪。说到底,方励太爱这部电影,而批评者们太在乎自己那点儿核心价值观(下跪=丧失尊严)了。你觉得跪比天大,他觉得实在没法。不通感,奈何。


钭江明

新光影业CEO

文艺电影的访民来到了衙门口



如果没有这一跪,《百鸟朝凤》只有泯然于众人矣的份儿。现在不是上了热门话题嘛,方励对电影的赤诚一跪或许赢来《百鸟朝凤》的起死回生。也许可以有更不引起争议的作法,但谁会在意?谁会理睬?方励这一跪就像是文艺电影的访民来到了衙门口,旁观者指指戳戳议论纷纷什么尊严不尊严的,相信他不是不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形。牺牲自己,成全电影。想起《百鸟朝凤》的结尾艺人吹唢呐乞讨的情形,这就是中国文艺电影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一切对方励之跪的指摘都毫无意义。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张冠仁

作家、编剧

在热爱面前,跪or不跪,究竟是不是一个问题?



《百鸟朝凤》也许未必是他最好的作品。电影拍完没多久,吴导就心梗与世长辞,于是便成了他导演绝唱。63岁的电影制片人方励被吴天明导演多年为人以及电影中唢呐匠人传承精神所感动。义务出山不取分文担当义工志愿者。和大部分文艺片命运相同,5月6日首日上映排片只有2%,而且节节败退。


5月12日晚间,性情中人的方励按耐不住,在直播平台里含泪下跪,力求院线经理多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量,给更多观众能选择的权力。此举迅速发酵,老方用他个体下跪把这部片子托到了社会舆论层面,把电影传承,截止到周五中午,据不完全统计,5.14,15日周末预排片从原先的零星几场增加到两千多场。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但老方这位之跪举也引起一些“清醒侠们”的不同意见。


其实“清醒侠们”分了三种:


1. 跪或者不跪的问题,跪只对天地,跪只对父母,老方冲天一跪实在丢人。

跪的意义因个人标准而异,男儿膝下有黄金自然不错,可在老方眼里,膝下黄金抵不上电影千金。


 2. “跪”到底算不算道德绑架?


首先诉求对象并不是观众,而是排片经理们或者舆论社会。一种“行为艺术”引起社会资源的关注。而不是用膝盖绑着观众去电影院买票,在市场化发展畸形的中国电影市场,没有什么观众会被一个63岁老头的膝盖绑着去电影院的,这是截然不同的诉求点。如果真有绑架,那也应该由那些买了票看完电影觉得受骗的观众来发声更合适。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3. 还有清醒侠们发表“作秀论”,认为此举作秀营销大过于实质意义。个人目的大于电影目的。如果吴天明泉下有知,自己作品需要下跪来求观众会有一种羞辱感。


这种看法比较书生意气,素衣莫起风尘叹,有些内情无人知:其实早在电影拍完之后,吴天明女儿就开始寻找发行合作方,但是前后三年多历经坎坷,始终找不到愿意接盘的发行公司。方励去年10月受她之托仗义出手,终于在1月份左右影联讲武生接手。最终方励、吴天明基金会、影联三家结义一起平分捐款垫资300万发行,这些钱只是为了能让电影成功上映,并不占据投资份额。此外,方励还个人出资40多万买电影票。如果未来一旦《百鸟朝凤》产生盈利,所有收入都归吴天明专项青年基金,扶持青年导演。


可能真的只有在具体电影拍摄发型第一线才会明白,目前中国文艺电影市场化运作很艰难。相对而言,文艺电影都是弱势群体本是同根生。其实当年娄烨《推拿》众筹排片,王小帅对《闯入者》排片不利的冲冠一怒也是相同逆境之下无奈之举。


在强敌压境之下,只有一种“清醒侠”就是:文艺片统一阵线争取对外利益最大化,齐心协力把文艺院线这块蛋糕做大。如果老方一跪能换来长期以来对文艺院线重视甚至改观,那真是善莫大焉。也真正把吴天明导演生前精神传承下去。


色色猴

新媒体内容制片人

跪出来的一地鸡毛



1.支持作秀,炒作非罪。

但是,如果你强调情怀出发点,就不能怪别人质疑你的情怀出发点。


2.“跪”出来的一地鸡毛。

本来,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炒作话题,但是因为“跪”,对一个长期跪惯了的民族来说,不免让敏感的人反感,也不免带出来种种问题。因为,我们缺乏基本共识,讨论问题,不免隔山打牛。


3.建议:政府在艺术电影有巨大缺位,全世界很多重视“软实力”的国家和地区,在艺术片上都有国家补贴,而我们讨论了很多年,一直推进缓慢。只有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志强先生的当代MOMA。所以,呼吁政府加强对艺术片的补贴。


反对者说:

勿把审美评价变成道德控诉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文白

影画志主编

《简单粗暴地下跪,就能解决电影的问题?》


摘自:影画志(yhzmovie)

把审美层面的东西变成道德层面的控诉,这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也许《百鸟朝凤》最终成绩喜人,但《千鸟朝凤》呢?《万鸟朝凤》呢?也指望着制片人一个个地下跪吗?

难道不是说,这一跪,会让更多有意于拍摄文艺片的人望而却步吗?

我不希望见到文艺片需要乞讨着才能生存的那一天。

不希望,也坚信不可能出现!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杨时旸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如果吴天明还健在,你们会如此赞誉《百鸟朝凤》吗?


摘自:腾讯“娱乐观”


从作品本体上讲,《百鸟朝凤》绝非佳作,甚至都够不上中等水准。从故事上看,这是一个无比陈旧的题材,如果把它放置于1990年代初的社会转型期当口,这或许会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对于人心精准的把握。但是在2016年的当下去审视这部作品,它不具备穿透历史、打败时间的实力,甚至经不起推敲。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有人喟叹,《百鸟朝凤》被《美国队长3》等大片碾压,票房不该如此惨淡云云,但实际上,即便没有竞争对手的碾压,它同样不会有人去看。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证明人们已经不再认可那样扭曲的价值观,也不再追忆逝去的农村生活,人们在城市化的路径上已经找到了得当的位置。那些暴躁的父权,下跪的仪式和对于是否要离开乡土的挣扎,人们再无感同身受,也无猎奇之心。那是一段过渡期,早就被遗忘。


吴天明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开拓者,曾经做出了很多勇敢之举。遗憾的是,他的思维模式、美学认识和价值观系统也不可避免的滞留于一个早被封存的时代中。他曾经拍摄的《变脸》获奖无数,也承认自己拍摄过非常失败的商业片。而如今,抛开对他本人的纪念与缅怀,单独评价这部《百鸟朝凤》——它配不上最近这如潮的赞誉。更多的时候人们是为了表达对一个人的追思,进而放松了对作品的评价,但是,为逝者讳这件事不应该出现在电影评论的系统中。以吴天明生前的性格来看,真实客观地评价他的作品,或许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影鉴】这一次,下跪不等于丧失尊严,更不是道德绑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