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5月6日,由爱奇艺主办的“2016爱奇艺世界大会—中国网络剧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爱奇艺副总裁、版权管理中心总经理张语芯,正午阳光总裁侯鸿亮,双羯影业创始人、著名畅销书作家编剧匪我思存,高格影视总裁汪远,骨朵传媒CEO王蓓蓓等出席论坛,并对未来中国网络剧发展的趋势和机遇进行了交流探讨。
1题材内容:有意思 有意义的新定位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网剧本身内容的定位和定向问题确实是一个被大家诟病置疑,甚至被政府处罚的方面。新的技术虽一直在不断涌现,但如果倒退至一个市场野蛮生长的混乱阶段,你会发现这些最基本的规格和题材内容终将会影响着我们发展的速度,影响着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由此可见,题材内容的创新绝不等于大尺度、重口味和短期收益下的一锤子买卖,而应从长远角度观之,把“有意思”与“有意义”进行完美兼容。不仅要让大家笑,还应让大家了解笑容背后的真实生活;不仅要让大家哭,还应在赚取大家的眼泪之余引发思考。仅仅依靠“炫技”来吸引眼球,依靠卖弄视听奇观来博取快感的作品既无多少含金量,也并不值得推崇。制作方看似聪明的短暂“娱乐”甚至是“愚乐”观众的背后,最后真正被愚弄、被欺骗的其实也只有他自己。因此“有意思”唯有建立在对观众智商最起码的尊重之上,方能达到“有意义”的长远。
2制播模式:集数少而精、多季排播的新融合
网络的发展是迅速的,同时也是灵活的。对于爱奇艺未来的网剧制播安排,爱奇艺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表示:“我们主要会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量。第一点,规格。我们希望单集时长45分钟或者说60分钟的剧集,12集为一季的播出单位。第二点,制作层面,我们希望制作电影品质的内容,每一集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
对于一部可以被时代铭记的作品而言,精良的制作与紧扣时代命脉的敏锐嗅觉必不可少。网剧按季播出,一季12集,既可以在有限的资金内,用较少的集数为内容品质提供制作保障;又可在第2季、第3季……间的制作空档及时吸收观众的反馈意见,更紧密地结合时代精神、吸引更多受众。然后凭借前期收获的对于剧情的肯定之誉,降低投资方投资的危险系数,让更多的投资方吃下定心丸并吸引他们加入进来。最后再在较少的集数内用更多的拍片资金,制作出更为精品的内容,赢得更多的关注并培养出特定的粉丝群。如此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值得推崇。
3IP:分众化、窄播化的再尝试
细思网络与电视的欣赏方式:电视是一种以家庭为接收单位的“后仰式”体验,而网络则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更为个性化的“前倾式”体验。因此“分众化、窄播化”的制播模式,电视台虽喊了好多年,但却由于多方面的限制,至今仍然收效甚微。因此拥有年轻生命力的网剧,在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对玄幻剧、灵异剧、重生剧、同人剧等“分众化、窄播化”的再探索,就目前的收效来看,却令人欣喜。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细分下差异化的IP内容也只不过是网剧最初吸引受众关注的一个切口,它们虽可达到短期的爆炸点,但如是差异化却绝非是一劳永逸的。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多的差异化也终会流于同质化。正如早几年兴盛一时的清宫穿越剧一样。因此,热门IP是否一定能够收获同名IP改编剧的高点击量和良好口碑?文学语言在向视听语言甚至是未来的VR语言转化时,如何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如何真正实现网剧题材上的百花齐放?这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值得探讨。
4先进技术:互动体验的新探索
一个多月前,《太阳的后裔》热播时,宋仲基剧中的同款鞋子在广大受众边看剧边吐槽的弹幕过程中卖出去了很多双。而这种“即点即卖”的尝试,仅仅是一个开始,日后网剧利用新技术的创新探索将会更多。
爱奇艺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同时指出:“电视剧和网剧的区别在于网络剧本身更强的互动性体验。网络可以通过实时的互动,产生一种剧中人物的‘强关系’。观众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剧中的人物在游戏里闯关,可以购买剧中人物的衣服,未来我们甚至可以通过VR技术所打造的真实感来体验剧中人物经历的所有情节。”但高格影视总裁汪远也表示出一些担忧:“网络直播和VR的技术未来都有可能会成为改变影视剧生态的内容,但是暂时改变不了影视剧本身的内容和创作,剧就是剧,我觉得剧还有很多的规律不能随便的被技术打破。”
因此,网剧的“互动”是否会一直停留于借IP之力,对周边产业链的延伸方面?当“受众用户”与“玩家用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不可区分之时,网剧与游戏又能否真的可以概一而论?这些问题值得继续思考。
总之,题材内容的新定位、制播模式的新融合也好,不同IP的再尝试、先进技术的新探索也罢。网络剧的创新,将会一直在路上。但话又说回来,无论网剧在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融合进什么新元素,坚守初心的热情背后,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允许试错的包容心态总是要有的。
【文/韩天棋】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