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争鸣|网络影评只有“逗比”一条路吗

(2016-04-27 11:45:12)
标签:

杂谈

4月25日,一场题为“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春天对话”的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副教授唐宏峰,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沙丹,《影视独舌》主编李星文,影评人赛人、梅雪风、图宾根木匠、曾念群等参与研讨。


争鸣|网络影评只有“逗比”一条路吗


张卫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影评的崇高地位:张艺谋、陈凯歌拍完片子,都是急于得到评论界的评论。“我记得当时评《红高粱》的时候,我们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影评人坐在沙发上,张艺谋蹲在地上很谦恭地举着话筒。陈凯歌《边走边唱》上映时,有些观众要求退票,陈凯歌跟我说了八个小时,天都暗下来了他还在那儿说,他已经沮丧到极点,他希望评论界给他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但是,时移势易,到新世纪以来就变了,“冯小刚拍了《非诚勿扰》,会上坐了一帮网络评论家,宣传总监殷勤地给所有网络影评人敬酒,这个局面完全就变了。那个时候华谊老板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哪个大V一共有多少粉丝。”


争鸣|网络影评只有“逗比”一条路吗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中国影评的生态。影评人李星文将网络影评的发展总结为四个阶段:2000年到2004年的论坛时代,主要是一些草根聚集在网易论坛的电影版块交流,同好砥砺,自娱自乐。2005年到2009年的博客时代,掀起全民写作的大浪,都市报大发展,评论版很热闹,写影评开始成为一种能养活自己的职业。这个时期,火不火要看网站编辑推不推位置。2009年到2013年的微博时代,影评开始短平快、碎片化,段子手、营销号大规模出现,影评人自占山头,自带粉丝,形成各种大V。第四个阶段是从2014年到今天,算是微信时代,细节挖掘、表情包、截图成为一种潮流,视觉冲击成为第一要素。公众号是博客的延续,朋友圈是微博的变种,一个微信涵盖了以往新媒体的全部功能。


争鸣|网络影评只有“逗比”一条路吗


在沙丹看来,如今的互联网影评,想发展好,得有几个要素:


(1)首先,要“有趣”:观众对于一篇影评的注意力,短则十秒钟,多则三五分钟,所以吸引力是第一要素。为什么要有标题党、表情包、动图,都和这个有关。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绝大多数受众只能取关。


(2)其次,才是“有料”。标题党决定点击率,内容决定转发率。没有内容的深度和洞悉力,光有标题党,只能被骂“坑爹”。网络影评人能否拥有大量具有粘性的受众,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


(3)人格化。很多影评人,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既有趣又有料,但还是不红,那可能还是和“人格化”的缺失有关。影评人格化的形成,不光基于大量的专业写作,以及个人平常形象的建设,也包括接地气的言论,亲切平易近人的姿态、持续不断的与受众互动以及恰当的自黑卖萌等等。什么时候,大家在影评界一说起“葛格”“桃姐”“云舅舅”,就想到了某个特定的人,就是人格化塑造的效果。


唐宏峰肯定了网络影评的意义,也提出当下网络影评三个比较有危险的倾向:(1)网络影评的“小微短评”模式成为主流,深度缺失;(2)网络影评的“图像化”,缺乏文字、思想和理论的凝练;(3)为建构“虚拟人格”而形成的油腔滑调的公号写作文风。


李星文认为,网络影评有三大功绩:解放了表达尺度,不需要像平媒影评一样吞吞吐吐,缩手缩脚;丰富了表达形式,打破八股文体,文图视频均可入文;拓宽了表达维度,官方民间、权威草根都能写作,艺术技术、创作生产、观点故事都可入文。


争鸣|网络影评只有“逗比”一条路吗


对于网络影评的写法,会上也有一些小小的争议。沙丹认为,新时代的网络影评人不会用表情包写文章,不会用视频写文章,是没法混的。但李星文认为重趣味轻内涵已经把某些影评人的文风带偏了,表情包和趣味截图会对语意的表达、接收形成干扰,影评功能万万千,哪能时时以“逗比”的面目示人。


【文/五指山】


争鸣|网络影评只有“逗比”一条路吗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争鸣|网络影评只有“逗比”一条路吗


扫一扫又不会怀孕!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