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年代悬疑宅门剧《碧血书香梦》已在深圳卫视、江西卫视落幕。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视率维持在0.79%,占市场份额的2.214%,排名名列卫视前茅。除了收视率成绩喜人,《碧血书香梦》的网络总点击量近10亿,微博热搜高达7万,跻身排行榜前十,如此,展现出了这部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年代剧的雄厚实力:高品质。无疑,《碧血书香梦》不仅在口碑与美誉度上达到了观众欣赏的艺术要求,还透过江南书香名门的历史责任与文化品位,传递了文化中国的精气神。
《碧血书香梦》收视和网播量数据
根据黄朝勇小说《藏书楼》改编,由香港资深导演蒋家骏执导,张檬、韩栋、巍子、吴倩、茅子俊、何中华等实力偶像明星主演的电视剧《碧血书香梦》,以跌宕诡谲的书楼兴衰、缠绵悱恻的爱情,讲述了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的民国初年到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前后,跨度长达近三十年里,一代代人的爱恋与家国情怀并存的热血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江南最大私家藏书楼”之称的宣家汇帙阁的兴衰命运是与时代相结合的,在东亚政治军事危局中江南、女子、图书都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年代剧《碧血书香梦》通过四少奶奶沈碧云(张檬饰)为开放书楼不断努力的事迹来做“镜像”,从而折射出那个特殊时代的千千万万个“小家”的悲情与争取自由、奋斗的历史,也折射出了在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抗争更具有传递积极思想的力量。
不同于以往常规年代剧的《碧血书香梦》,除了表现了巴金、林语堂等前辈作家所定义的现代文学与年代剧本身所具有的心怀家国、保家卫国的英雄符号之外,还通过环环相扣的悬疑元素与时尚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呈现了一场具有内涵的视觉盛宴。同时,该剧还透过女性角色沈碧云凸显出了热血青年奋斗史的精神向往与自由追求。由张檬饰演的沈碧云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传奇才女,她有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并且有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爱情的忠贞,以及家国的崇高信仰让观众们大为佩服。苦命的沈碧云不惜以终生幸福为赌注,两度嫁入宣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风云跌宕的历史与人性纠葛的斗争中,完成“小爱”与“大爱”的彼此共振的使命。
具体来说,电视剧《碧血书香梦》中的沈碧云这一女性角色,不仅传承了中国家庭这种传统的持家观念,同时还凸显出了时代的精神追求与民族力量。民国时代的女性,面对的不仅是三座大山,性别意识的建立和对权利的自发追问,理想之光的自我实现必然要对来自权力的压抑而反抗。沈碧云在那个动荡的民国时期,凭借着不屈的人格追求灵魂的自由,诠释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使命,完成一代传奇才女的写照。沈碧云面对西村佑田(冢越博隆饰)试图将宣家藏书楼占为己有、处处使坏时,异常的沉着冷静,与西村佑田斗智斗勇,并成功的保护了书楼。然而,在为所有学子争取读书的权益上,沈碧云遭到了宣家之主宣泽恩(巍子饰)的反对,在宣泽恩看来书楼只能在阅书会上对有学识的男子开放,女子进书楼是违背祖训的行为。面对着这一切,沈碧云选择慢慢地践行自己的理想,最终她不仅以执着、坚毅、善良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保护了宣家藏书楼,还唤醒了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与审视之情。
《碧血书香梦》是通过沈碧云与四少爷宣孝季(韩栋饰)历经矛盾、欢喜、猜疑、和解之后走向幸福的过程,来展现男性主导的时代下的女性英雄形象的逆袭。在电视剧《碧血书香梦》中,宣家媳妇沈碧云本应是男性主导的家族中依附丈夫的女性符号,却凭借个人的果断和睿智完成了一次女性英雄“常规化”的蜕变。也正是这一蜕变,使得沈碧云这一人物身上的符号意义发生了改变,成为了“主导者”。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宣家家族中沈碧云成为核心人物,她不仅承担着保护家族的职责,还在乱世中传承了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除此之外,沈碧云不仅要调和宣家众人的情感关系,特别是兄嫂之间复杂的关系,还要面对家族与国民党、日寇等多重外在的压力。所以说,这一精神领域的转变是突破性的,是破釜沉舟式的。
的确,作为新格局的年代剧,《碧血书香梦》的崛起存在着多种元素的融合。就观众而言,这种贴合时代、传递正能量的关于特殊时代女性的成长,是极具深刻内涵的,它会将观众带入新的空间,感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这对时代风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