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6年,是新媒体行业市场持续蓬勃发展的一年,随着视频网站会员数纷纷突破千万,网络电影点击付费盈利模式成熟化,付费观看原创内容的用户习惯正在广泛养成,新媒体影视正在朝着一个百亿市场迈进。
本次论坛包括网络大电影和PGC内容两大主题。网络大电影主题由新片场CEO尹兴良做开场演讲,邀请湖畔山南资本投资副总裁牟雪、华策集团北京子公司电视剧事业部总经理张娜、腾讯视频V+影视组主编刘荣、乐视微电影网络大片主编王涵、网络系列电影《僵尸来了》导演项秋良和文化行业自媒体《三声》合伙人王卓共同探讨网络大电影发展问题。PGC内容主题由合一集团生活时尚中心副总裁葛威的精彩演讲拉开序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曹曦、合一集团高级运营总监皮力、沃森映画创始人程长林、新浪微博战略发展部副总监张浩、网络系列栏目《造物集》创作人玉头等作为嘉宾参与主题讨论。
接下来请跟独舌一起看看各环节专业人士对新媒体影视内容的精彩观点。
炒的火热的网络电影,究竟该何去何从?
新片场CEO尹兴良:
一个内容是否可以很好地完成从观众到粉丝到用户三点的转化很重要。同时,当你在未来持续不断的推出其它内容产品的时候,有多少粉丝能够为你买单,成为你的用户,这是我们对一个内容是否真正具备IP性的一些判断。目前,新片场的众投项目已经开始上线,并已经促成了《大风水师》、《白雾谜岸》等优质内容的融资。
湖畔山南资本投资副总裁牟雪:
投资人喜欢什么样的CP?一是早期项目;二是创作人本身的历史业绩;三是整合资源的能力。
华策集团北京子公司电视剧事业部总经理张娜:
网络电影收看人群愈加年轻化,大概在19到24岁之间。对于华策来说,人群非常的关键,他们想看什么,喜欢什么,作为制作公司是非常需要的,所以一定会去关注的。
腾讯视频V+影视组主编刘荣:
腾讯视频希望推荐给普通网友看的内容是有故事性的,这个故事能不能让大家在看的时候有分享的欲望,是自己评判一部作品在网生的情况下好与坏的很重要的标准。
乐视微电影网络大片主编王涵:
今年乐视需要喜剧类的,科幻类的,以及感情类的影片,让观众有一个正方向的引导和内容情感上的共鸣。
网络系列电影《僵尸来了》导演项秋良:
呼吁大家要静下心来做东西,至少把剧本写的扎实一点,把制作做的好一点。
文化行业自媒体《三声》合伙人王卓:
曾经的网络电影有三个核心的词汇,片名,海报, 6分钟。这样的相对比较低级和恶性的循环是不是在今年得到改变,这就是行业内容方面能否得到提升的关键。
网红经济爆发,PGC内容应该如何站在风口
合一集团生活时尚中心副总裁葛威:
优酷自频道战略未来的变化趋势,第一个是垂直化的内容将会越来越受欢迎,第二是全民网红化,第三是电商化,第四是直播化,另外一个是VR化。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曹曦:
一个网红相关的公司,想象空间能做到60至100亿人民币,投资公司才能有更好的回报。如果能做到那样的体量,这是我们愿意投标的。
合一集团高级运营总监皮力:
判断一个团队到底有没有更好的上升空间,已经不太看重内容了,或者说不是最主要看重内容,最主要看重的是团队。
沃森映画创始人程长林:
很多观众都愿意看广告,但愿意看的广告是有内容的广告,而我们作为PGC,创造的就是内容,做不出IP就好好做内容,去跟电商结合,跟那些会做电商的人,会做产品的人结合,这是目前最佳的盈利模式。
新浪微博战略发展部副总监张浩:
现在是一个可以完全通过自己生产的内容走红的时代,这需要更多专业的团队帮自己发现这些人,需要新片场这样的专业新媒体PGC发行机构帮助大家去培养、发现这些新的网红。
网络系列栏目《造物集》创作人玉头:
《造物集》做到现在,能够实现从PGC到电商的变现方式,是因为栏目有着自己固定的喜欢人群,他们喜欢手作,喜欢手工护肤品,而且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新片场“新媒体影视内容的现在与未来”的火爆,不仅意味着新媒体影视内容已经成为中国影视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意味着年轻创作人的春天真正到来,无论是资本方、平台方,还是发行方和媒体,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都在不遗余力的帮助和扶持年轻创作人的发展。
【文/苏丹】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