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电视剧越来越长,拖沓严重,十分钟能讲完的故事好几集内容都播不完。为什么会这样?一线平台谋发展,迎接资本进场;地面频道结合当地特色,也是一片形势不错;中间的二、三线卫视却在夹缝中求生存,艰难异常。同样的现象也适用于制作公司的现状,大制作公司正被资本绑定,中小制作公司处境艰难,导致整个电视剧市场的创造力下降。这又是为什么?国产电视剧创作又有哪些问题?行业观察者绝对敏捷为诸位一一答疑。
故事核的建立并不意味着鸿篇巨制,虚假的大数据不值得迎合
有人说简单的人设、单纯点的故事核无法满足越来越长的集数,这话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你要按照当下咱的叙事方式和方法确实不行,不对是你看看韩剧曾经长不长,简单不简单,但是你就是能被吸引。其实跟创作功力以及讲故事的方式有关,也跟我们日益浮躁的环境、跟艺术追求与艺术理论缺失都有关系。
有多少电视剧本来是拥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故事核儿,但是为了追求篇幅的需要,不断增加人物,增加辅线,节外生枝再生枝,没有几部是使得原本的故事更加精彩了、人物更加饱满了,基本上都是兑水之举,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说国产剧真的没法看了,看几分钟就放弃了,那种精益求精刀砍斧凿的精品追求基本消失。
故事核的建立离不开剧本,剧本创作非常忌讳给得太直接。人物的特性给得太直接容易被忽略,情节发展给得太直接没有了味道和末端刺激则导致极度苍白,人物关系给得太直接就会出现断裂没了张力损失粘性,台词更是不能给得太直接,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外有音儿,抓住观众直接与间接双重感受,最最不能容忍悬念给得太直接,否则不能称之为戏!
另外,电视剧必须要把故事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万不能桥段性。失去了故事性就如同假酒,再贵也是用酒精勾兑的,都没有用纯正粮食烧出来的二锅头好喝。现在太多的电视剧已经完全桥段化了,即便还保有一定的人物特性,也缺少作为优秀电视剧的基础要素。
最后,绝对不赞成拍摄现场改台词,也不赞成演员现场自行对词改词。即便你们为了当下桥段和场景需要,做了看起来不错的改动,使这一场戏有了极致和完整性,但也恰恰破坏了全剧的整体性,抛弃了整体人设和故事的内在驱动,使得人物丢失了惯性、故事失去了韧性,剧情就散了。没有内在连贯性的电视剧,收视粘性自然降低。
迎合观众永远是文艺作品创作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现在在真真假假的各种大数据中,如何知道你的真实受众群像图到底如何?我不知道影视作品先进发达国家的创作到底是观众引领还是创作者本身引领,但是我们许多作品被所谓的观众喜好给毁了是不争的事实。
现实题材剧不可缺少,感悟生活非常重要
有的剧就是灵光乍现夺人耳目,会瞬间吸引你打动你。它具备很多新奇特的要素也具备作为商品的潮流性,非常容易成功。但是同时也该有另一类型的电视剧,它有生活的积淀、生活的厚重与岁月成熟的质感,把某段生活、某种类型的人、某个社会的现象与话题讲述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我们不能总飘在空中不落地吧!
当下就是缺少了我刚刚说的第二种电视剧。因为这种写法实在是费时费力劳心劳力也需要非常深入的生活,以及对于生活的观察甚至体验还有更多的思考。没有这些,你根本就不可能依靠天赋一蹴而就。这么浮躁的电视剧圈想做到这点真的已经很难了,但是不妨碍我们呼唤这种电视剧,夸美剧和韩剧的时候请自我内省!
都市情感类型是一个需要生活积淀才能创作出好作品的题材。在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或是体验后,一定要有立地生根的价值取向。再有慎重的人物选取和圈层设定,以及台词的高级使用,悲喜交加的故事脉络。矛盾要密集,情感要真诚,体验要丰富。打破平衡的设定也非常关键,不要太沉重,生活需要阳光和美,即便是苦也该是暂时的,伦理必须正常。
我还想说一点,正确价值观和导向一点不虚幻,是非常真实非常直接地影响着受众思维。面对灾难、邪恶、人类公敌,通过正面的努力改变自己、改变现状、改变周边的人直至改变社团城市国家的命运,使用的是信念、坚持、智慧、合作等武器,而不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腹黑斗宠、泯灭良心和良知。如果用了这些,还谈啥正向正能量!
不过,我们在抨击作品的苍白时,也不要忘记我们的灵魂已经多么的荒芜;我们在呼唤作品厚重时,必须看到我们的思想已经多么的轻浮;我们在创造假嗨时,应该看到真相不是被掩盖了而是我们视而不见的虚伪;我们在惋惜信仰时,怎么抵挡现实与理想巨大无比的落差;我们的成功,或许就是将来被世界遗弃的最后理由!
一线平台与资本绑定,中小型公司陷入困境,市场的创造力将衰竭!
当一线平台逐渐被一些上市公司和巨无霸公司垄断的时候,当一线平台播出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从项目前期就跟制作公司利益捆绑的时候,尊重创作基本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单纯理想,本来是中国电视市场化最高的部分,正在逐渐演变成资本和利益交媾最激烈的部分。我真的非常心疼那些制作和创作能力强的中小公司。
中国电视剧市场最辉煌最活跃好作品出现最多的那几年,正是无数中小公司奉献了优质的作品,也是无数有艺术追求、有创作激情与理想的个体发挥最好的几年。艺术作品的生产工业化始终解决不了作品灵魂的问题,没有灵魂的艺术只能称作工艺品罢了。今天一批曾经的艺术家放弃了创作,看着资本狂欢独自悠然落寞。
但与这种落寞截然相反的是,总局的电视剧立项审批名单多得让人有种寒风扑面的感觉。我们哪里有这么多的编剧能够创作生产出这么多影视剧作品啊?难道真的到了写个或者凑个提纲就可以骗钱的境地了吗?这个行业一定属于具有专业判断力、清醒的方向认知者,他理性地坚持与执着,有多年的作品经验和市场经验,以及足够而不夸张的资本能力。
当然,虽然我总是对当下的电视剧市场和电视剧给予诸多的批评和劝说,但不是想跟谁或者什么公司过不去,而是真心希望咱们这个赖以生存的事业能够健康发展。不光是有面子还有里子,既能够产生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又能有稳定的逐渐提升的经济收入,并且具有良好的社会观感和口碑!
最后,假如我也人云亦云你好我好为各种电视剧唱赞歌,为各种流行添赞美,为各种现象找借口,为各种编剧导演制作人发行人站台,为同行为平台特别是业内大咖大佬大腕儿写写礼赞的文章,为资本狂欢,为走在邪路上的人们吹吹牛,是不是能比现在混得好、更加有人待见?
【文/绝对敏捷】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