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2016-02-06 10:44:42)
标签:

杂谈

编者按

前两天,独舌谈了关于动画电影《小门神》与《功夫熊猫3》在故事上的差距,但其实这部片子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它的票房只有7000多万,但是视觉效果却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NO.I。为什么这么说?知乎上的一位技术控是这么论证的。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作为专业人士说两句,《小门神》技术好过包括《大圣归来》在内的所有国产动画,和好莱坞一线动画也有一拼。

国内想做动画电影的公司不少,真正做出来的却不多,大家对“跳票”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常常是拖到最后,实在做不出来了,外包扔到各个“小工坊”最后拼拼凑凑起来勉强上映。捞回本的是幸运,捞不回本是常态。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不太敢往里投钱了。

但受朋友之邀看了《小门神》后,出来的感觉就是我ca,还真是NB。客观说来,《小门神》的制作确实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甩超《大圣》好几个《熊出没》的距离。故事我不说,但《小门神》的动画水准、技术功力已经非常接近好莱坞水准,个人觉得可以达到《功夫熊猫2》的七、八成。不管票房表现如何,这部片子做出来已经是中国动画里程碑式的突破。《大圣归来》的成功,是“现象级”,在短时间内不可持续。它的制作团队是分散的,无法实现全流程可控,虽然现在大佬们看好《大圣》的成功,赶着IP潮也纷纷开始砸钱,但动画电影和实拍片不一样,不是今天开机半年后就能大荧幕见的。皮克斯梦工厂做一部动画平均时间4-5年,《小门神》用了3年。要等下一步同等甚至更高水平的国内动画电影,最靠谱的,也许还是《小门神》的制作团队。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本人作为一名技术控,既然被《小门神》的画面细节吸引了,自然就去挖掘了影片中的很多细节,又把梦工厂前些年的几部片子翻出来比较了一下。先说说这片子NB的几个地方:

1环境细节

《小门神》之前的国产动画在环境的刻画上没有余力或者心思营造细节,拿《大圣归来》来说,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想表现的是带绿草和苔藓的地面,但细看会发现是使用一大块模型加上绿色贴图制作而成,经常会暴露大面积无细节的地表,或者有草叶但和地面生硬的穿插在了一起。下图的树干和石头也是。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小门神》的制作团队做到了随心所欲地控制地表细节,比如下图中我们能看到地表的草地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毛绒绒的草皮,图片是从网络预告片中截取还不是特别清楚,在影院看的时候,草叶根根可辨!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再如画面中露出的这截虬曲的树根,其细节也明显比《大圣》有所进步。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另外《小门神》中出现了大量复杂度惊人的环境,比如模型和光环境复杂的小镇club: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以及之前画得出来却做不出来的千层凌霄宝殿,和天界缓缓流淌的巨大瀑布: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第一封印处,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会被花哨的水流特效所吸引,但我注意到背景的树林里,每棵树都是随风而动的!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还有被草地覆盖的度朔山。在《小门神》里,随着剧情推进,这个庞大的空中浮岛产生了各种季节变化和破坏损毁!在CG制作中每个镜头互不关联,要让镜头与镜头之间产生渐进的变化效果,需要在流程上保持数据资产的清晰,说起来简单,其实依赖于绝对严谨的流程管理。如果没有清晰的流程,这带增量环境的镜头制作会是个巨大的灾难。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以上规模的镜头在《小门神》里随处可见,有意无意地这秀一把光场复杂的夜景,那来一个带增量高细节的浮岛,仿佛一名其貌不扬的武僧,随手施展出几招对内力要求极高的功夫,还满是一副“这算个什么事儿”的表情。

2运动模糊处理

《小门神》还有一点NB的是对于Motionblur(即“运动模糊”)的处理。Motionblur存在于几乎所有摄影摄像设备的拍摄结果,比如用手机在弱光下拍摄时极其容易“拍虚”,实际上就是拍出了motionblur。但motionblur不总是一种瑕疵,因为人眼本身就自带而且适应motionblur,所以想要让影片画面看起来更加连贯平滑,motionblur需要保留(不怕暴露年龄的可以回忆下早期的定格动画,是不是有种卡顿的感觉?定格动画之所以卡顿,就是因为省略了motionblur)。

动画电影多个环节环环相扣的复杂流程下,motionblur并不是开一个开关那么简单,在此不赘述,但在CG制作中,技术NB不NB,motionblur是一个侧面又综合的体现视角。

《大圣》含有大量的打戏,已经尝试加入Motionblur,对有些运动过快的镜头起到了弥补作用,但《大圣》在制作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水准在镜头之间不统一,比较明显的是首尾和中间镜头是不一样精细的,而如果你注意一下,会发现有些运动过快的镜头没有motionblur,或者前后景运动差别很大的镜头因为motionblur而产生不正确的模糊。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大圣归来》 部分运动快的镜头没有motionblur,眼睛在立体下容易产生难以跟随的情况

而到了《小门神》,可以看到的是其水准在镜头之间很少有起伏,基本维持在高标准,在motionblur上也可见一斑。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小门神》中的motionblur轨迹平滑而且正确,后景不受前景模糊影响 

看《小门神》时,观众对画面的3D立体效果全程没有不适感,也证明了它对motionblur处理的高水准贯彻全片。

3立体效果

接下来来说说立体。

纵观市面上动不动就冒出的3D甚至4D,立体技术的实现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事实上,立体是一个特别容易被玩坏的技术。《阿凡达》立体的成功让急功近利的国产电影片方纷纷推出3D版本,毕竟同一部影片做成3D规格票价就能高出不少。但结果恕我直言,国产电影的立体,无论是实拍还是动画,基本就是把观众往瞎里调。

实拍电影通常的情况是,即便拍摄正确,可一旦加上后期特效,因为特效层和实拍层脱节常常出现立体错误,观众的直观感觉就是“怪怪的”。还有一些片方,简单粗暴地估量一下深度,就直接把非立体素材强行调成3D的了,即所谓的“2转3”。

到了CG电影,立体效果的实现远非多渲染一个相机那么简单。实拍时的立体(除非“2转3”),否则通常会用双机拍摄,但CG电影,生产的流程通常是先渲染单眼,画面效果通过后再渲染另一只眼的画面。在两只眼渲染的时间差内,相机和镜头内成千上万的资产以及无数的参数设置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发生改变,任何一项改变,都会导致左右眼不一致。在动画电影生产流程中,灯光作为3D数据的终点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所有上游环节的问题都会在灯光环节暴露出来。以之前国产动画的流程,渲染单眼时往往已经错误百出东拼西凑,要保证双眼渲染对应相机都正确,且两只眼睛的相机相互匹配,就要了命了。

然而,《小门神》是我看过的国产动画里第一部,自始至终,没有立体错误的立体电影。

另外,CG电影做立体可以发挥的空间太大,让观众觉得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都非常容易。普通观众可能会以为看3D立体电影有种伸手即来的效果就是棒的,其实不然。好的3D效果不是靠“出屏”来表现的。两小时的电影,过分夸张的3D效果极容易让观众产生眩晕感,所以部分场次镜头可以有夸张,但整片一定要平和,尤其是在镜头与镜头衔接时,想让观众看的眼睛舒服,需要讲究镜头之间的连贯,稍微不慎观众在切镜时就会难以适应。想体验的可以试下把手放在距离眼睛很近的地方眼睛聚焦并看上10秒钟,然后突然抽掉手强制眼睛看手后面的天空,这样的跳跃感如果不注意,在3D电影近远景切换时将比比皆是。

但是,《小门神》是我看过的国产动画里第一部,自始至终,眼睛没有不适的立体电影。

说完了NB的地方,再说说我看到的《小门神》和好莱坞大片相比仍然存在的差距。

近几年随着CG制作软件越来越民用化,硬件性能也越来越强,国产特效突飞猛进,5毛钱特效已不多见。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这些福利好莱坞也是享有的,他们同样进步神速,整体来看很难说特效上国产和好莱坞的差距在缩小还是拉大。单看《小门神》的特效似乎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但拿梦工厂2013年的《疯狂原始人》比,差距还是显而易见。

就拿特效中常见的破碎来说明。细看比较,2013年的《疯狂原始人》在尘土和大的破碎块之间有体积居中的大量碎土和石子,而《小门神》没有。《原始人》中,动态翻滚的尘土细节令人震撼,你能观察到尘土被坠落的土块绕动形成漩涡,以及尘土本身的虚虚实实的丰富层次。而《小门神》与《疯狂原始人》相比,碎石的形态和色彩与都缺乏层次。

并且,在破碎过程中为了营造混乱的氛围和增强代入感,相机通常会模拟手持拍摄时的抖动,但《小门神》中的破碎场景里,很少看到这样的相机运动处理。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疯狂原始人》破碎烟尘图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小门神》中的破碎场景

让我们再来对比一个炸土场景。相信看过《疯狂原始人》的观众会对这段白色云海中炸起灰黑色土灰的情节留有印象。和崩塌不一样,爆炸形成的冲击力会形成更细碎的碎块,《疯狂原始人》中的炸土特效不但有着比《小门神》更高的精度和更自然的动态,而且碎块和尘土混合为一体难以区分。且云海不是死的,可以被角色和炸起的土灰扰动。而《小门神》中破碎留下的尘土细节凌乱,不够真实,光影也不够清晰。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疯狂原始人》破碎图1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疯狂原始人》破碎图2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小门神》破碎图

在我看来,《小门神》的另一点不足, 是画面色彩的处理过于真实。

虽然看的时候不注意,但多数影片看完回想,都可以感受到影片的“主题色”,比如《黑客帝国》绿油油的,《Her》黄橙橙的,这里甚至有一个Matrix67使用程序统计的不同影片的色彩切片:

【技术贴】虽然票房不佳,但《小门神》无愧于国产动画视效NO.1

在这几张图中,横轴是影片时间,每个时间的颜色就是指定时间的帧的平均色。

把图横着看会发现同一部电影的色调和明暗不但统一而且有强烈倾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整个影片都通过后期调色经过处理,这个过程中影片的情感表现力得到了极大增强。

然而,《小门神》的色调比较中立,虽然几个主要场景有一定的色彩倾向(比如开篇的青蓝色,第一个封印的蓝绿色,第二封印的红白相间和第三封印的土褐色),但从整片来看色彩没有统一倾向。《小门神》的画面更像是原片直出,色彩比较现实,不知道是追求这个效果还是缺乏这方面考虑。

比较场景来看,同样是中国的城镇,《功夫熊猫》中有体量巨大的城市场景镜头,而《小门神》的场景设计相对柔美一些,大的场景较少,不够震撼。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