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云端传媒是一家年轻的影视公司,创业团队都是风华正茂的85后,而且他们所做的内容非常年轻化。在IP还没有成为行业关键词的2013年,云端传媒就根据知名网络小说改编拍摄了青春校园题材网剧《STB超级教师》,上线后成为2014年网络自制领域的一匹黑马。在网络小说版权价格还没有飙高到今年这个地步的时候,他们就挑选储存了近20部适合改编的作品,其中《最美不过初相见》《女总裁的贴身高手》《帝凰之神医弃妃》等剧都在倾力打造中。目前中国的网络剧市场基本是年轻观众的市场,而最能敏锐把握到年轻人兴趣点的,无疑是年轻人。近日独舌专访了云端传媒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苒凌。深入了解这位美女老板的创业之路、项目运作和行业洞察。

1先知先觉,网络剧情剧是大方向
独舌:云端传媒是什么时候创办的?
陈苒凌:云端传媒是2011年成立的,创业的时候只有三个人,最开始公司是做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大概2012年初,我们感觉到电视总体趋势在下行,视频网站在上升,可能几年内视频网站的内容就会成为主流,我们就决定公司转型以做互联网视频为主。当时做了一个10集的系列微电影《大学那点事儿》,因为我们创业团队比较年轻,都是85年左右的,刚大学毕业没几年,所以还很有校园情怀,就做了这个系列。当时反响很不错,在大学生电影节上获了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鼓励。
独舌:最初创业做影视,为什么想要做纪录片呢?
陈苒凌:其实我的喜好只有两部分,一个是纯纪录片,另一个就是电影,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有一个电影梦,一直希望能走上跟电影相关的道路。我说的纪录片是那种特别纪实、新闻调查类的,去跟随、记录,反映社会问题。比如BBC有一个纪录片叫《56UP》,从英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家庭里选出14个孩子,从他们7岁跟踪记录到56岁,每七年记录一次,结果发现这一代人的社会阶级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出生在底层的人依旧在底层,很难变成中产,他记录的这些人中好像只有一个人做到了。我喜欢类似这种纪录片,可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做真正的新闻调查非常难。如果我们去做自己想做的那种,根本回收不了成本;而能做的又不是你最想追求的那个方向。所以就想,既然纪录片这条路走不通,就追求自己另外一个爱好吧,做影视的创意性内容。其实也是因为当时年轻,对未来不会感到惧怕,赌一赌试试吧,二十几岁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换成现在的我,面对一个大公司里稳定的环境,说辞职可能做不到了。
独舌:接着从做微电影到做网剧,这个转换是怎么完成的?
陈苒凌:2012年底,我们看到国外网络平台上的剧集已经播得非常好了,可以反向输出电视台,我们觉得中国也可以这样。而且觉得拍微电影、短视频,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快消,人看完就散了,很难形成粉丝聚集。即便是所谓段子剧,也要靠好几季、很多很多的段子才能积累起一批粉丝。我们觉得类似电视剧的网络剧情剧,肯定是未来的大方向。2我们就是年轻观众,做自己想看的东西
独舌:云端传媒很看好青春校园题材?
陈苒凌:对,《STB超级教师》之后我们又做了《我的美女老师》,也是青春校园的。因为我觉得一直以来中国电视剧挺缺这类的,是这两年才丰富起来。2013年以前,大多数电视剧都是不利于30岁以下的人看的。大多数电视台的购片机构都是中年人构成,普遍在40岁以上,他们挑剧的趣味跟年轻人的趣味是有隔阂的。湖南卫视之所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得力于很早就开始就做年轻化的内容,不只是他们播的剧,包括超女、快男,都在主打青春。把全中国的年轻观众都积累到这个卫视上,其实是被压抑太久,找到了一个出口。云端传媒一直在这方面布局,做适合年轻人看的东西。《我的美女老师》是发生在校园的科幻故事,是中国的第一部都市科幻。现在大家开始说看好科幻,当时我们就在做二次元和科幻,一半真人演绎加一半动漫,走得有点儿超前了。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都怕自己走得超前了。
独舌:思路超前,会不会很难说服合作者和平台?
陈苒凌:其实国内做文化的人要比真正的主流消费人群至少年长十岁,做影视的是在学习年轻观众喜欢什么,而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本身就是年轻观众,我们是在做自己想看的东西,起初我们经常要拿着策划案去努力说服平台方,当时大家可不像现在这么重视IP,我们要花很大的力气,给八到十个不同的题材,每个都做精美的PPT,挨个儿讲,让甲方挑选。现在想想,如今见得到的网剧题材类型,我们当时做的策划案里基本都有,还有关于星座的、用色彩区分性格的,等等。但是当时平台方能接受的其实就是青春校园。

独舌:《最美不过初相见》这个IP开发到什么阶段了?当初怎么看中这个小说的?
陈苒凌:《最美不过初相见》处在剧本开发阶段,开拍应该是在年后。当初买这本小说,首先是所有人看到这个名字都特别喜欢,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第二我觉得它特别好的地方是不像大多数影视剧那样,让人感觉初恋都是悲剧,都是心里永远的遗憾,不会有结果;《最美不过初相见》则告诉你,当年你在初高中阶段、情窦初开时喜欢的那个人,经过了很多年后再相见,发现仍然是最对的那个人。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状态,但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们不是告诉人们现实有多么骨感,而是要让人心怀希望。爱不只可以告别,还可以重生;并且爱的重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独舌:会在哪里拍摄呢?
陈苒凌:我们不会选择在一线大都市,这是我们公司一贯的操作方式,把故事架空在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城市里。我们做的这几部青春题材的戏,都没有很鲜明的都市感,会选择去一些小城市拍摄。从《STB超级教师》开始就是这样,那部戏是在我的家乡威海拍的,是中国很美的一座城市,很多人看到剧里的海景、夕阳、沙滩、小洋房,以为是在日本拍的。
独舌:不选择在大都市拍摄的原因是?
陈苒凌:因为我们发现,没有特定城市代入感的设置,更容易被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的人喜欢,他们会更有代入感。网络是全民的,并不只属于一线城市。很多都市剧明显在讲北上广的故事,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的人看着可能就没有那么大感触,不觉得这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觉得格格不入。而一个模糊的小城市,这个空间是敞开的,他们会觉得它不仅属于一线城市的人,也属于我们。我们在具体的拍摄场景中都会注意,希望让所有人都有代入感。

独舌:明年的重点IP还有一部古装《帝凰之神医弃妃》,是穿越戏吗?
陈苒凌:不是,它原著小说是清穿的,但是我们不做成穿越。这个戏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花千骨》加《琅琊榜》的结合,女主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女神医,像花千骨一样有着神秘的身份,有点小玄幻色彩;她处在一个篡权谋位的环境里,权谋方面又跟《琅琊榜》有相似。现在在做剧本,大概明年五月开机。
独舌:《最美不过初相见》和《帝凰之神医弃妃》都是网络剧还是?
陈苒凌:《最美不过初相见》会走向部分的网台联动,《帝凰之神医弃妃》完全是网台联动。我们刚杀青了一个戏,《女总裁的贴身高手》,也是个大IP,也会有部分的网台联动,会有一个网络版,然后再剪一个电视剧版,因为毕竟在审查尺度上,广电审查和网络自审还是不同的。

独舌:《女总裁的贴身高手》听起来跟爱奇艺上线的一部《校花的贴身高手》有点像?
陈苒凌:在网文里“贴身高手”或“贴身保镖”是很热的一个系列,有很多类似标题的网络小说。《女总裁》和《校花》都是其中特别火的IP,但是侧重点不一样,《校花》贴近于青春校园,而《女总裁》贴近于都市悬疑,还有集团商战的成分。陈苒凌:我觉得一个是很多男生会YY女总裁,一个是现在流行腐女文化,里面各种男性角色比较多,腐女的关注点也就比较高。
390后看剧是为了愉悦自己

独舌:怎么将腐女文化、二次元文化引入到影视剧的创作中?
陈苒凌:纯粹的二次元就是动漫了,要让影视剧有二次元元素,不是说要在影视剧里做那么硬的二次元植入,而是说要让你的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和台词都符合二次元受众的喜好。比方说,二次元人群以腐女为主,所以现在很多剧都往腐女这个方向走。《伪装者》和《琅琊榜》这么火,也跟男男CP有很大关系,很多小女生其实是在看腐点的;现在播的《秦时明月》也是这样,B站上讨论特多的也是男男CP;包括现在大家爱看胡歌和霍建华互动,所谓“是胡不是霍,是霍躲不过”……腐女就是喜欢这种男男之间的小暧昧。
独舌:腐女为什么喜欢看两个男人搞暧昧?
陈苒凌:因为很多女生是自带情敌,腐女大部分不是外貌特别出挑的,或者叫“平凡的女孩”,如果看纯是俊男美女谈恋爱的戏,她把自己代入女主的位置,其实内心会有自卑,觉得自己不如那个女主漂亮,那个女主就成了她的情敌。腐女的共同特征就是都不会喜欢戏里的女主。而戏里的各种男性角色就相当于腐女的后宫。看两个男人小暧昧,她觉得可以接受,因为男神回到女人的世界,是可以爱她的。他就是她的本命,二次元世界里叫“本命”。
独舌:那么所谓的玛丽苏神剧呢?
陈苒凌:其实我觉得对于一些玛丽苏神剧,很多女生已经不那么推崇了,因为这些剧里的女主是白富美人见人爱,很多女生想那我肯定做不到,会觉得男神更加遥不可及了。

独舌:对于演员的颜值您怎么看,网剧一定要高颜值吗?
陈苒凌:高颜值真的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一个真正审美的时代已经来了。你会发现以前的戏里,往往是女主颜值很高,男主不强求,戏好就行。现在是男女都要给到高颜值。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多数不是在非常苦逼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不是说要看一个逆境奋斗的故事找共鸣,而是觉得我生来就挺好,尤其是90后,他们做很多事情的想法都是愉悦自己。颜值低的剧基本就不看,看着不愉快,何必自残呢。
独舌:现在很多网剧也开始用大卡司演员阵容了,您怎么看?
陈苒凌:打个比方,我们最开始看美剧,其实你也不知道那些演员都是谁,可还是会因为剧情去看。现在大家开始看网剧,也不一定非得用大牌明星,这跟我们看美剧的心理是一样的。只是说现在网络内容的竞争越来越大,在这个期间,可能请一些人气更高的、自带粉丝的明星来演可以增加竞争力。但不是说要请一线演员,有些一线演员演技是被人认可的,但不是自带粉丝的。反而是比如选秀出身的人、歌唱组合出身的人,演技可能没有那么成熟,但粉丝基础强大,这样的人特别适合网剧的市场。
4选IP不盲目贪大;看好网络平台未来

独舌:经过这两年的抢购,会不会网络小说IP都被瓜分殆尽了?云端有在持续关注网络小说领域吗?
陈苒凌:我们买IP比较早,所以储存的IP还是不少的,将近20部。是在网络小说版权还没这么火的时候拿的,走在了前面。我们也在持续关注新的作品,不过我们选择IP的标准一直是不选超一线的网络小说,而选故事好、做剧能被提升到一线的。因为我们发现超一线的作品往往有很多地方是改编不了的。比如有些是在现在中国环境下不太好开发的,有些是时空观念太宏大了,影视转化的难度太大,这种题材更适合转化游戏。
独舌:云端传媒会在各个项目上做全产业链开发吗?
陈苒凌:都有,现在都是泛娱乐布局。比如古装剧《帝凰之神医弃妃》会开发游戏,都市剧《女总裁的贴身高手》也会有轻量的游戏配合上线。包括衍生品,我们也都会做。

独舌:您怎么看网络平台和传统电视平台的未来?
陈苒凌:我觉得网络会越来越强。其实网络剧这个名词很奇怪,很多电视剧虽然在电视上播,但网络平台的播出成绩比电视上好得多,其实是在网上播火的,比如《何以笙箫默》,你说它是电视剧还是网络剧?网络剧和传统电视剧除了审查尺度之外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受审查限制,台里也展不开手脚做事情;而且虽然他们现在也开始看重IP,但能接受的IP大都还是能改成大体量电视剧的那种级别;明年可能会好一点。
独舌:去年和今年,网剧成长非常迅猛,您觉得是出于什么原因?
陈苒凌:我觉得是这两年电影市场发展积累起来的一个结果,小镇青年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电影,有了看电影的习惯。但因为版权,很多电影只能上映期间在电影院里看到,可能他通过社交途径知道有部电影挺火的,去网上搜索,我们都经过下载盗版的年代,几年前搜索的结果都是下载链接和种子,而这两年视频网站让大多数电影大概上院线15天左右就能登陆网络平台观看,搜索的首选推荐不再是下载链接,而是视频网站。小镇青年是因为看电影需求的带动,知道了去这些视频网站上看内容。而这些视频网站并没有在主页上力推电影,而是在首页首屏力推它的自制节目、微电影、网络剧等等。大家看完电影就来浏览一下这些自制内容。
【文/掌花案】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