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2015-10-26 11:42:44)
标签:

杂谈

来源:影艺独舌

微信号:yingyidushe

中国广电大数据联盟23日在京成立。该联盟将以全国超过4000万双向数字电视用户的收视数据为基础,搭建全国广电大数据平台并建设收视数据调查分析机构,实现数据共享、联合发布。这一联盟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全国30余家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共同成立,旨在联手缔造一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业内人士认为,成立数据联盟、消除数据孤岛,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流动、共享,对广电行业意义重大。还有的评家说,收视率调查迎来变革,“收视作假”将成历史!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如果仅仅看前面的官方消息,其实这条新闻没有太多新意。但后头“业内人士”一解析,这件事就意味深长了。“成立数据联盟”是要干什么?目的是“消除数据孤岛”。谁是数据孤岛?不言而喻,说的是在收视调查领域一家独大的央视索福瑞。不管是全国网,还是城市网(不管是34城,还是50城),无论以哪种口径给出的收视数据,目前都是这一家机构来提供。广告投放和资金交割以此为依据,各家电视台买片和付费以此为依据,生产的、创作的、研究的、咨询的做分析和决策,基本上都是以此为依据。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垄断之下,议论就多。每次出现反常的收视,索福瑞总是被怀疑对象。而“收视污染”在媒体和从业者的一片指责声中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你说你的,我“做”我的,骂又骂不死人。于是,大多数电视人对当下的收视统计体系心存不满,又苦于无法改变现状。就谋求另起炉灶,替代这套不被信任的系统。这次的广电大数据联盟的成立之所以引人瞩目,便是业界这种谋求变革的心态在起作用。

那么,这套新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能否起到澄清玉宇,还水为清的效果,影艺独舌采访了编剧、导演、制片人、投资人、电视台工作人员等诸多业内人士。看法并不统一,甚至还有些对立。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编剧王丽萍说:“如果要实施这个新系统,要取得电视台的认可。收视率好不好,编剧压力也很大。播剧的时候,每天中午收到收视率,心惊胆战。当然希望不要拿收视率来卡脖子,我们可以安心创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希望越快越好,不要再传谎信儿。每年大台开年会,都要奖励年度收视前几名,这也是一种导向,都应该联动,要换一起换。”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导演郭靖宇说,“我不知道这个数据体系什么时候能运用到实践中。如果能得到推行,所有用户都在统计当中,相对就好多了。就不至于出现一个大城市只有300个样本户,‘搞定’其中150个,收视率就扭曲得不成样子。想把所有的用户都‘搞定’,难度就大了。”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晟喜华视董事长周伟成说,“当然有用,太好的事情。早就能做到,一些电视网络一联合,海量收视是对抗污染的好办法。只是没人做,可能是因为某些利益关系牵连。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个大数据,有些电视台内部考核从来不按索福瑞的数据,只按当地的海量收视统计结果。只是,电视台的真实收视率确实很差。就一般来说,电视剧的数据是1点几,栏目也就0点几,少数好节目除外(《中国好声音》《跑男》),一般的综艺节目上不了1点。这么一来,虚假收视率就治了。虚假收视不止害了电视剧,而且害了栏目,都不创新做好节目,都把心思花在收视造假上了。越快实施越好,技术层面很容易解决,酷云互动就是利用这个数据来提供信息。”

影视基金投资人朱志涛说,“我总觉得这是在避重就轻,收视率作假应该法办,作假公司从重处理,当事人负刑事责任,只有引进司法,才能对保障数据真实起到决定性作用。不知道这个大数据联盟数据是不是就滴水不漏,不能作假。”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说,能不能起作用,关键是要跟广告客户接轨,他们的数据得到市场的认可。他们的的数据体系的构成,符合国际同类数据统计的基本要求,得到整个市场体系的广泛认可,确立其权威性,有人用才谈得到作用和效果。现在嘛,广告主只认索福瑞数据。”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山东卫视总监闫爱华说,这事得辩证来看,各家卫视对此看法也不统一。“双向机顶盒回传数据用于收视调查,问题有两个:一是机顶盒无法反映这个家庭的成员谁在看电视,是全家都看,还是只有一人在看?机顶盒不知道。说得极端点儿,你开着电视机到楼下遛狗了,机顶盒还会记录你在看。你晚上睡觉关了电视机,但忘关机顶盒了,它仍然认为你在看。二是家里有双向机顶盒和智能电视、能够实现数据回传的家庭大多集中在大都市,属于高端家庭,但它们在全国4亿多电视用户中占比例很小,大约占10%,能反映全国真实的收看状态吗?不能,偏差会非常大。”

闫爱华说,“据我所知,全国居民看电视,主要有双向机顶盒、普通机顶盒(这两者合称有线用户)、无线、直播星天线(小耳朵)等四种情况。收视率统计并非采样越多越准确,关键是要符合概率统计学规律,要符合全国真实的人口构成。当然,高端机顶盒也在快速发展,北京、上海、深圳,乃至整个广东,双向机顶盒在这些发达地区的普及率高,大数据的统计较准。”

他还指出,“大数据统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无法做受众分析,比如观众的年龄、收入、兴趣爱好,等等,这个大数据统计的实际上只是开机率,而没有进一步的针对性信息,这就不便于广告投放者采用。传统的收视率统计精确到人,家庭成员人手一个遥控器,谁开机,谁换台,谁关机,一清二楚。只要数据不失真,与广告客户的需求更为吻合。”

【尖锋话题】新生的大数据联盟能否革了索福瑞的命

制片人高金玺的说法某种程度上回应了闫爱华的问题:“机顶盒的数据库的建立还需要很长时间,要摸清家庭结构,成员多少,干什么的,看电视习惯,都搞清楚了,才对商家的采用有意义。当然这涉及到国民的隐私,需要妥善处理。一旦是深入开发了以后,会给中国电视评测带来一次质的革命。新的标准诞生,就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走向,引导制作。”

一位有着将近20年投资、制片经验的制作人说,大数据联盟能否取代收视率,取决于广告定价系统。如果真的取代了,一方面抑制了收视率的弄虚做假,也抑制了电视台的表象繁荣。“广告商看见了收视率的真相,对电视的广告投放将减低,转移到别的媒体。买收视率是苟延残喘不假,但如果不买了电视媒体会加速衰落。当然,数据真了对内容提供者的公平竞争有利,他们会把更多精力用在创作上。”

结语:早在十多年前,广电总局就提过要搞替代收视率的评价体系,后来没做起来。以后每隔几年,便会有人提出类似的构想。现在来看,机顶盒的不断普及,给海量数据的采集提供了技术基础,不过因为各地区发展不均衡,高端机顶盒的普及率差异很大,给统计结果的代表性带来挑战。就算未来它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普及,仍然有很多服务于广告商的指标需要纳入统计之中,才有可能彻底取代现行的收视率调查体系。事实上,样板户数量越有限,越容易做到精确掌控、分析,但也就容易被操纵和污染。样本户数量越多,就越不容易被操纵、污染,达到海量级别,就不用在担心数据污染的事儿。可是精确了解和分析也就难了,需要更大的工作量和更高的技术来解决。这在目前,是个两难的事。所以,我们的主张是:发达地区率先试用,并不断完善各项指标;欠发达地区加紧发展,成熟一家上马一家。当务之急是司法介入,清查收视污染的黑幕,斩断极有可能导致电视行业崩盘的利益链条。

文/五指山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