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舌月报】9月,我们刺破真相

(2015-10-12 17:39:02)
标签:

杂谈

导言:

       由于十一长假,上个月的独舌月报稍微来得晚了一些。但月报可以晚,好稿总会留影。在上个月独舌继续紧跟行业脚步,对新上映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思维发散,两位90后记者也针对其中几部电影进行新一轮、新形式的“798”,证明了独舌有自我创新的愿景和能力。在行业的一些艰难时刻,独舌也从不缺席,以捍卫弱小、刺破真相的姿态袒露立场。下个月独舌打算继续开拓思路,您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继续在文后告知我们。


(1) 四大阵地,流量三甲


微信公号上,9月流量前三名分别是《束焕:老婆和初恋同时有难,先救哪一个?<港囧>想明白了这事》、《<夏洛特烦恼>:80后话剧人逆袭,喜剧电影第四流派诞生》以及《抗战剧再多,我们仍在等待<东方战场>》。前两篇文章都是热映电影相关的稿件,而且《港囧》编剧束焕的专访还是在上映前五天,解读的时机算是恰到好处。第二篇是独舌自创号以来第二次做专号,即当天推送的四篇稿件全是和《夏洛特烦恼》相关的,而这篇打头炮的文章夹叙夹议,颇有成效,《夏洛特烦恼》票房逆势走高便说明了独舌的先见之明,在上映当天(9月30号)就不遗余力鼓与呼,设置了议题,引导了风向。第三篇文章是表达我们对这部“难产”的《东方战场》的期许,这同时也是行业内许多同行的声音,虽然关注独舌的许多读者也许是圈外人,但相信对好剧的期待是不分圈内圈外的。


【独舌月报】9月,我们刺破真相 

新浪博客上,9月流量前三名分别是《花千骨“秒收”让观众瞬间凌乱,“画面→颜值→演技→剧本”写续篇》、《好声音赛制一周三变,只为保住“半壁”江山?》、《为个<聂隐娘>,70后和90后打起来了》,三篇稿件都属于实时类的文章,都顺应了当时的潮流,对舆论风向做了独舌自身的评论和考究。比如第一篇稿件,就是在暑期热剧《花千骨》收官当日即时的发声,属于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独舌两位记者分工合作,一个负责集纳观众即时的意见,一个负责整合现有采访以及评论,组合发布。第二篇属于纯评论文章,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出现的一些争议,我们本着廓清是非的理念为观众点明了在这纷纷云云的争议背后包藏的真相。第三篇针对当时舆论两极分化严重的热映电影《聂隐娘》,独舌主编和小记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和对谈,持有各种意见的读者都可在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一二共鸣。总而言之,在博客这一类互动性较强的平台,摘得三甲的都是互动性较强的稿件。


【独舌月报】9月,我们刺破真相 

新浪微博上,互动性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前三甲文章都是和9月热剧《伪装者》、《琅琊榜》相关的,分别是《胡歌:<伪装者>还有进步空间,<琅琊榜>比我想象的更古朴》、《<伪装者>观众分化,编剧张勇称不知男男CP为何物》以及《我也不能守口如瓶——<琅琊榜>先导评论》,三篇稿件中第一篇是专访稿,由于采访对象和采访人都比较专业,才成就了一篇高质素、高点击、高互动的稿件;第二篇是对《伪装者》编剧张勇女士的长篇深度专访,一击即中、一针见血地探讨了如今盛行的“男男CP”问题,当天在网络上引发了非常热烈的反响,这是好事,说明现在舆论环境开放,谁都有权利捍卫一己之见,这是独舌乐见的。第三篇文章发表在《琅琊榜》正式播出前一个星期,但仍然获得了超高点击,这说明好剧在前期就已经不断有“自来水”进行发酵,将话题炒高,也因为独舌一直坚持独立客观有深度的评论方向,所以在读者心中建立了较为高的信誉,读者愿意信任独舌对该剧的前期评论。


【独舌月报】9月,我们刺破真相 

今日头条上,独舌9月的三篇流量大稿的分布很有意思,第一名和第三名属于同个类型,即“十大男主角”系列,第一名是《中国电视剧史上令人难忘的十大男主角》,第三名是《一个90后心中的国剧史十大男主角》,说明这一类怀旧型的、盘点型的稿件在大众心中是很受欢迎的。第二名的稿件是《港囧》编剧束焕的专访,这说明不管在任何平台、任何阵地,热度高的电影受欢迎、受关注的程度是一样的。


【独舌月报】9月,我们刺破真相 

(2) 内部评比,三大好稿


内部评比是独舌每月例行的事,以下为9月内部评比三大好稿。


一等奖:束焕:老婆和初恋同时有难,先救哪一个?《港囧》想明白了这事


这篇稿件在发稿的时间上抢得先机,我们提前观影后与主力编剧有一次深入的专访,束焕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港囧》之前的故事走向、之后的修改,甚至很大一部分的情节都提前透露给了我们,观众对这部电影也是抱有极大期待的,这篇稿件的“剧透”就恰好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可以说是——“剧透就是生产力,只要不做透个底儿掉就是诱惑”。


二等奖:【大作业】中美谍战片:技术上差30年,理念上差300年


作者本人有着宏阔的电影视野,把好莱坞谍战片按三大类概括,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把国内还不错的一些谍战剧和谍战电影做印证和比较,在好莱坞这一面镜子前,我们的谍战片的缺点异常清晰。但是历史总是滚滚向前的,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差距在哪,才有迎头赶上的可能。虽然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总结这些道理,但正因为问题没有解决,才要不断地说,不断地争。


三等奖:胡歌:《伪装者》还有进步空间,《琅琊榜》比我想象的更古朴


这既是一次关于作品和表演专业的探讨,也饱含着执笔者对采访对象满满的欣赏。虽然独舌一向以“理性、客观、中立”为常规姿态,但是遇到一些合适的采访对象,我们也不吝投入自己的热情和赞美。遇到遵循创作规律、不断推出好作品的制片机构,遇到心态平和、总是能集中精力于事业的创作者,我们都愿意为他们鼓劲呐喊。


【文/水兵月】

End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