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逆袭琅琊榜

标签:
娱乐杂谈 |
9月,我推荐了一片一剧。电影《夏洛特烦恼》已然翻红,《琅琊榜》的口碑也迅速发酵。
(1)《夏洛》逆袭之后
过去几年,中国电影通常都是劣币驱逐良币,越烂越有市场。但从今年暑期档开始,出现了好片逆袭烂片的变奏。
最近的例子是《大圣归来》干掉《栀子花开》和《小时代4》两部烂片,一方面是品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观众报复性消费,给那些蒙事儿的颜色看。
最新的例子是《夏洛特烦恼》,从10%的排片比起步,凭着口碑连续超车,票房比总是超越排片比,上映5天后以20%的排片坐稳了单日票房冠军的位子。一个档期容纳三个票房炸弹已是第二次,正在成为常态。
夏洛的下一个考验是,国庆长假结束后,票房走势是否急跌。往年的情况都是,国庆之后进入一年中的淡季,国片、外片都难以顶起大盘,影市进入蓄力期。不过规律都是用来打破的,观影习惯已经形成,所有电影都会抵达全部观众,我看好夏洛在长假后继续发威。
(2)《琅琊榜》遭遇什么
这是一个亚文化埋葬文化,腐基比腐败还凶残,文学不再是人学,感官引领感情的时代。一年前“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似乎扭转不了文宣系统的阵地意识和灌输惯性,也改变不了人民群众剑走偏锋的娱乐趣味。力比多源源不断,你不让它往真格地方去,它就在不恰当的地方安营扎寨,形成肿瘤。
传统上,创作者和观众相处的最高境界是互为知音,你埋深情与深喉,我发掘之,阐述之,迷醉之,间或也有“过渡阐释”,总能自成体系。如今,作品和观众最热烈的关系是你说你的,我玩我的,作品不是能源库,只是素材,段子、漫画、视频YY的起点。有些作品可以“买椟还珠”,歪打正着,没椟有珠的就惨了。
《琅琊榜》这方面有些吃亏。越往后看,戏剧的力道越强,可用来渲染的花边越少。好剧是挑观众的,有些能鱼龙互换,有些不能。这部剧的网络点击量极高,说明这种在正剧和传奇之间做文章的路线已获得一半成功。收视嘛,国庆期间也应该上来了,虽然还没有数据。就算收视没能翻红,剧的品质摆在那儿了,又飞不了。历史上骄奢淫逸的时代多了,一时的趣味偏移,不废江河万古流。
【文/李星文】
End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