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说】开心麻花在电影领域是小IP,我们是一群高龄影视新人

标签:
娱乐杂谈 |
9月28号深夜,因为疯狂路演而忙到没有时间采访的沈腾,终于在早已约定好的微信群里开嗓了。因为劳累,沈腾的嗓子已经哑了,然而好脾气的他还是尽职地回答了我们所有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路演好累,为了麻花第一部电影,拼了!
关于路演,沈腾笑称非常后悔。一开始发行方跟他商量要跑60个城市的时候,沈腾没想那么多,一口答应下来,“毕竟是麻花的第一部电影,也为了我自己,就拼了,说完这句话现在感觉到非常后悔,但后悔莫及(笑)”,沈腾有点无奈地说。60个城市,什么概念呢?外行人可能不知道,但换个说法,就是——北京三天27站,27个影城,就这么跑。沈腾自己的感受是:“见着不同的观众说着同样的话,也确实像他们感受到的一样,每天醒来不知道星期几,不知道几号,不知道在哪。”
这个“他们”,说的是吴京和大鹏,这两位执行疯狂路演战术的“前辈”,说到大鹏,他也是今年喜剧类电影赚得盆满钵满的先行者之一,面对此情此景,沈腾不是没有压力的。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拍电影?就是因为他也敏锐地感知到,“现在电影市场也比较好,喜剧类的电影也是各种纪录的保持者,所以说麻花团队不拍喜剧电影的话也挺可惜的。”
但是沈腾自己心里也没底。他在微博上特别认真地跟质疑他天天打广告的某个网友说:“开心麻花12年来的第一部电影,口碑爆棚,但排片量却很低,因为在电影的领域,麻花是小IP,我们也都是高龄影视新人,我除了为我们自己打打广告,还能做些什么呢?”这话听着着实心酸。因为——《夏洛特烦恼》是改了一次档期了的,原定是8月28号,当时正好是文艺片三弹齐发,三个文艺片占据了绝大多数排片,最重要的是,当时也不像国庆档期一样,是一个很明确的全民休憩、全民happy的日子,对主打喜剧和放松的《夏洛特烦恼》,不利于造势。所以片方把档期改到了9月30号,全国人民喜迎的国庆档。然而好的档期,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人想到呢?
(2)《港囧》不是竞争者,我们都是引导观众提升喜剧品位的引导者
劲敌《港囧》是另一个想吃国庆档这碗饭的。近几天来有无数的媒体、观众问沈腾,你看《港囧》了吗?这个片子和《港囧》,孰优孰劣?沈腾很无奈。天天跑路演,别说看《港囧》了,自己的片子都没来得及多瞅一眼。但他知道这个问题又是避不过的。所以他只能说,好片子不止一部,作为喜剧工作者,应该多提供优质的作品,提高观众的审美情趣,这份职责不止专属于他和麻花团队,喜剧应该是大家的。
但是有些问题仍然避不开。比如,沈腾,你们的《夏洛特烦恼》,跟其他喜剧相比,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沈腾很憨厚地回答:“我们跟其它喜剧不一样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开心麻花已经做了12年,12年只是专心研究喜剧。我记得网友的一句话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全程爆笑、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
这么憨厚的回答,在一众喜欢虚与委蛇、喜欢跟媒体打太极的明星里真是与众不同。沈腾也自嘲,自己不是天生当明星、甚至当演员的料,因为性格不太像,他不是一个天生外向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沈腾是军艺表演系科班毕业的学生,那段经历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说:“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对职业生涯帮助最大的就是从不敢到敢,一开始我是不敢去演的,我的性格不太像一个演员,从敢到逐渐喜欢表演都是在军艺培养出来的。”
很惊讶吧,如今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舞台剧大明星,居然一开始是不敢去表演的。那么沈腾现在是开窍了吗?作为观众,我们的观感是他越来越自在了,场子是真真正正属于他了,他的灵光、他的敏思……他对舞台的掌控力,都是越来越如臻化境。然而他仍然是清醒的。他说到现在他都没觉得自己开窍了。所以为什么都那么有才华了还没有去做导演去拍电影?因为他觉得自己在演员这条路上还有路要走。
(3)带领开心麻花团队,走出“新新东北风”
其实沈腾真的已经很红了。已经有不少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愿意给他投钱拍电影,然而他都婉拒了。“我说我刚有个想法,还没有成形的故事,他们说要不催着你永远出不来。”沈腾自己都笑了。他本来也更喜欢做导演的工作,但是做喜剧,尤其是麻花的舞台剧这样,包袱、笑料太多了,工作量确实非常大,非常辛苦。公司的同事就劝他先当演员吧,先演几年戏。演几年戏之后把身体调整调整,完了再做导演也不迟。未来他会当电影导演的,但前提一定是把剧本弄好才去拍。
话里话外,沈腾都带着一股东北人的憨厚和实在。虽然同是东北人,但是他以及马丽,还有整个开心麻花团队,都走出了一股“新新东北风”。和我们熟悉的本山大叔不一样,沈腾的喜剧被现在的年轻观众认为是一种更高级的喜剧形式,尤其是今年摘下《欢乐喜剧人》的桂冠后,坊间”改朝换代“的呼声更响了。面对这么大顶帽子,沈腾坦言不敢当。他认为,他们最大的不同,只是科班出身,”东北笑星组,按本山大叔的话说就是他们很接地气,搞笑的天赋和功力都非常了不得,他们更厉害的可能是个人能力,但是我们这个是一个集体的力量。”沈腾如是说。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KpNBlcfQub4gEWr7PgQu6Op93GQ7mOqZr0Piae3RicJfVfq1uXibh9iaDBtsWgD9tEa1iboJjqicknaZw/0?wx_fmt=jpeg
《夏洛特烦恼》的另一主演,是沈腾多年好搭档马丽
还是来说回《夏洛特烦恼》吧,毕竟这是开心麻花团队第一部电影,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很多观众在之前已经看过同名的舞台剧了,这个舞台剧目前是整个北方地区最火爆的舞台剧之一,加场又加场,仍然卖到断市。那么舞台剧和电影有哪些具体的差别呢?沈腾说,舞台剧和电影大体上是一样的,但是话剧有更多的讽刺的东西,电影因为尺度原因,收敛了很多。至于是哪些“讽刺的东西”,还没看舞台剧的朋友,现在可以着手买票了。
(4)舞台剧是一生挚爱,然而“面子里子”都要挣
说到舞台剧,沈腾的语调显然高昂了许多。他承认,舞台剧是他一生挚爱,但人到而立,话剧赚钱太少,沈腾说自己不可能再任性了。所以我们看到他似乎接活儿接得有点频繁,一会儿在《心花路放》里客串一个放荡不羁的客栈老板,调戏女主角袁泉;一会儿在《滚蛋吧,肿瘤君!》里饰演女主角白百何的“渣男前任”,那个有才华的沈腾,似乎更商业化了。
沈腾对电影的野心,早就不是什么藏着掖着的事了。他在《心花路放》客串时,跟黄渤对戏学会了一些演戏技巧,他大赞导演宁浩调教演员的功力,“好多演员在他的片子里表现得非常惊人,在其他导演的片子里可能就没那么好。”他毫不遮掩对宁浩的欣赏。
电影相对于“曲高和寡“的话剧来说,的确是一个更加大众化的艺术品。然而大众化并不就直接等同于low,至少《夏洛特烦恼》,我们仍然鉴定为——一部以高级的喜剧形式来吸引人的喜剧电影。剧情里有错位设计,有各种其他的包袱,配乐也用得颇有心思,特别是那首老歌新唱的《一剪梅》,在剧中是表达”好学生“袁华与”校花“秋雅之间那类似琼瑶戏的片段,这配乐用得既轻巧也奇妙,影片上映前几天,由左小祖咒和黄渤合唱的版本,在微博上都被转翻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KpNBlcfQub4gEWr7PgQu6qhM1eDyvMOaQL9QTcmLpD09dQhmtEqLEZfarVBeYlibAnrutGzgSCYw/0?wx_fmt=jpeg
片方甚至还制作了一版“一剪梅”海报
沈腾其实是很聪明的。聪明的他却喜欢以一副低调、诚恳的电影新人模样面对观众,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褒义)的态度真是讨人喜欢。当很多观众只是偶尔买到了《夏洛特烦恼》的票而走进电影院,看完电影出来后,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成为这部电影的“自来水“,努力地向周边的朋友扩散。
然而光靠这些随机性很强的观众来带动电影的推广和售票,显然还是不够的。现在的问题就是,许多电影院负责排片的影院经理,他们并不认识沈腾、马丽,也没有去看过开心麻花的话剧。这一现象在二、三线城市的小影院尤为严重。看着仅仅零点几的排片量(点映),真是让人着急。好人缘的沈腾在圈中也获得了贾玲、何炅等明星的转发支持,甚至前两天,他还转了一个安徽阜阳万达国际影城影院经理的微博,感谢他的支持。每一位观众,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的鼓励,他都记在心里。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KpNBlcfQub4gEWr7PgQu60RiclPLGXpKez2CNI2qia4lkkcYfQCeTurQoY4u454Ev3NFRpqiaxcrEg/0?wx_fmt=jpeg
沈腾、马丽以及开心麻花团队,还有何老师
(5)未来我要做电影导演的,但是舞台剧,绝不会扔掉
不同于一些从舞台剧走到电影的演员,心中总有一些“洁癖”,沈腾对这件事是想得特别清楚的。他说:“将来影视为主、话剧为辅吧,话剧其实是我一辈子不想扔掉的,但是也没办法,现在也到了一个作为一个男人该支撑整个家庭的时候。”联想起《欢乐喜剧人》总决赛的时候他在舞台上泪拥相守多年的女朋友的情景,我们不仅要八卦一下,沈腾呀,你是不是好事近了呀?(坏笑状)
前段时间大鹏的《煎饼侠》遇到了一个“窄众”的质疑,有不明就里的观众认为只有北方人才能get得到个中笑点,而如今《夏洛特烦恼》似乎也遭遇了这种尴尬。资料显示,这部片的观众年龄层在22岁左右,然而细究到片中的真意,反而又是讲一个人到中年的男人回到过去幡然醒悟的故事,那么,沈腾自己会担心这些年轻人,因为还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而get不到剧中深层次的“反省”吗?沈腾又一次爽朗地笑了:“据说平均年龄可能比22岁还要稍微低一点,也没有这个担心,因为我们在现场的见面会跟很多年轻人谈过,他们感同身受的地方也很多,即使他们没有年龄大的人感悟深,但只要他们觉得好笑也够了。”的确,喜剧嘛,优秀的喜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全年龄向的喜剧不是没有,只是很难做,而《夏洛特烦恼》做到了。
此时的沈腾,似乎离我们最初认识他的时候那个挤眉弄眼的“郝建”已经越来越远了。做演员,最幸运的是遇到一个标杆性角色,最怕的事也是遇到一个标杆性角色,因为怕被定型,怕再也无法超越。然而那是平庸的演员才会担心的问题,沈腾不会。“‘郝建’这个角色确实是给我带来了光环,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但是作为一个演员来讲,我还是不满足把一个角色演到底,让‘郝建’陪我到老。”
https://mmbiz.qlogo.cn/mmbiz/vLxh2Fac8OxKpNBlcfQub4gEWr7PgQu6KEOhSt4VKaGlaoyN3trKJJ2XjnXGuZ1Yst588BTBzmKo3c0pByYN0Q/0?wx_fmt=jpeg
演“郝建”的时候,沈腾似乎还有点小胖呢
既然沈腾自己目前还没有想着当导演,那《夏洛特烦恼》作为开心麻花第一部正儿八经的大电影,两位导演“闫非、彭大魔”是何方神圣?为何愿意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说到他们,沈腾笑翻了,原来两位不是什么何方神圣,就是麻花团队的人,沈腾使坏地说:“一开始麻花的话剧都是我导,他俩都是我招进来的,之后就抢我饭碗,之后就再也没导过戏,被他俩打败了(笑)。我做话剧一般是喜欢大开大合的,但是他俩导的戏,尤其是一些情感的表达,很细腻,我自愧不如。”
这就是沈腾,那个在舞台上自在又陶醉的“戏剧疯子”,那个在台下清醒又冷静的成熟男人。都说做喜剧的人往往是内敛的、文静的、善于深思熟虑的,沈腾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至于《夏洛特烦恼》有多好看呢?在此不涉及剧透,只是看了以后,特别是看了我们这篇访谈以后,你会更加期待沈腾及开心麻花团队的下一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各种“怪力乱神”大行其道、不断挑战人下限的时候,所幸还有开心麻花,有沈腾和马丽,守住观众的最后一条底线。
【文/水兵月】
End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