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独舌第三十三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标签:
娱乐 |
分类: 影视独舌 |
5月12——14日,在广西南宁参加电视剧导演创作年会。围绕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各路神仙妙语迭出,令独舌君深受启发。
特撷取精华如下:
1,搜狐视频总编辑尚娜说:《互联网平台将绽放中国最好的故事》:网民人数已达六亿,这基本上就能代表全国人民了——受众已就位。互联网永远是你想像不到的创新的平台,想不到后天,就会死于明天——创新为王。新媒体收购价已达100-150万/集——资本已就位。2014可谓网剧元年。
2,编剧李潇谈生活剧与情节剧的融合:强调情节也要遵循戏剧规律,直给、硬过就变成洒狗血了。严谨的逻辑是观众对号入座的保障。故事打动人心的本质从来没变过。人物关系必须要有严格合理的逻辑。重视人物的立场以及人物关系之间的矛盾关系。
3,编剧高璇谈如何讲好青春故事:一切的缘起都是一个“惑”字。青春时代的感受是一个“疼”字。自我实现才是青春题材的最高主题。青春剧三元素:纯粹美好的爱情、讨人喜欢的人物、积极励志的主题。比别人削自己更难受的是自己削自己。中国式的成长:从自我实现高于一切,到与现实达成妥协。
4,编剧王宛平谈“如何讲好当代生活故事”:无论写多少,写的都是自己。要写自己有感而发的人和事,要重视内心,这是塑造人物的动力。当你不再痛苦不再抑郁,你就写不出来了。要对世界充满好奇。人可以老,精神永远要年轻。时尚会过时,人性永远不会过时。最重要的是人性的丰满。
5,编剧朱苏进谈如何讲好军旅题材中国故事:聪明是智慧的天敌,太聪明的结果会直接杀伤你的忠诚。你能给人物命运编三种结局,给现实找三种摆脱办法,给事件找出不同的价值标准,但会因此丧失最宝贵的东西。编剧不光提供故事,还应该是定海神针、命运的光彩、文化品格与价值观。
6,制片人侯鸿亮说,我的创作动力是寻找新鲜感。复制成功之作,商业上有保障,但把创作变成了生产。电视台选片总是基于以往的经验,我的作品无法套用现有经验,经常是播过才知道,发行上不是那么顺。但我不后悔,事实证明这样抓项目是可行的。
7,编剧刘和平说,中国电视剧可以直接放到网上收费点播。这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首先你得看得起自己。把品质抓好了,像梅兰芳一样一票难求,不能都是县级剧团,甚至公社宣传队的水平。看一场电影七八十块,两小时就没了,这笔钱点播电视剧,每周都有期待,可以享受很长时间。除了完成手头任务(孝文大帝),此生最大的愿望是打造一部超级网剧。什么题材能够开创网络付费点击的新时代?我觉得惟有曾国藩。器道之间,器在道先。因为与太平天国为敌,曾国藩在电视上播不了,没有器。现在互联网时代来了,器有了。
文/李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