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体育教学培养男生的阳刚之气

(2014-06-30 11:01:46)
标签:

育儿

分类: 过程性资料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子女学校  李群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部分小学男生“阴柔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正确引导和锻炼学生,促进其性格的完善,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阳刚之气  体育运动   积极作用

1.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几年来,我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出现“阴柔化”现象,普遍表现为:敏感、任性、自私、易激惹、感情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男子汉应具备的性格和品质——果断敢为、宽容豁达、顽强进取、自信乐观等“阳刚之气”。 这种现状令人担忧,长期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2、出现男生“阴柔化” 趋向的因素分析

那么小学男生为什么会出现“阴柔化”趋向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是造成不少男孩出现“阴柔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家庭中,独生子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的过呵护溺爱和“包办”。同时,孩子又常常处于以女性为核心的家庭环境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女性柔顺的性别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男孩子,这些使男孩子失去了通过冒险和动手来认识世界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的性别认同会渐渐定型,会变得文静柔弱、敏感细腻,优柔寡断、循规蹈矩,缺乏独立意识和冒险精神,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极其不利。

(2)学校因素

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学校因素不容忽视。

在我国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远远高于男性。校园生活中女性氛围突出,缺乏阳刚教育,久而久之对男孩子性格也将产生了不利影响。

而当前不少学校往往追求教学质量,忽视素质教育加之学校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对于激烈、对抗性的活动比赛“敬而远之”,正是由于缺乏这种“野蛮其体魄”,“磨练其意志”的过程,学生勇敢果断、顽强进取、刚毅威猛的男子汉气质难以得到培养和提升。

(3)社会环境因素

目前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男孩子缺乏阳刚气的原因之一。

战争频发,英雄辈出、阳刚之气滋育的时代已经远去,英雄梦被明星梦所取代时下又是花样美男”走俏影视圈,这种性别错位的审美观无形中对男孩“阴柔化”性格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科学研究表明,由于环境污染、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干扰,造成了人类雄性激素减少,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男性由昔日粗犷变成了今日的阴柔。

3、措施方法。

我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堂的教育教学引导和锻炼学生,以达到完善孩子性格的目的。

 第一、注重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

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进行科学的性别意识教育强调身份认同,加深性别观念,使学生进入性别角色。教育男女生在性格、意志品质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不同。正确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性别自豪感。时刻强调“阳刚之气”是作为一个男子汉具备的性格和品质,教育男孩子要果断敢为、宽容豁达、勇于承担,坚定顽强、自信乐观。这样有利于使男孩形成稳定持久的性别认同

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综合能力。

对于那些胆怯、内向、敏感的男孩子,我给予格外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和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展示自己,从队形的整理、准备活动的组织、动作技术的探究,个别示范、比赛的分组、人员的安排等一系列活动交给这些学生完成,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克服自卑和胆怯,培养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增强独立感自信心以及合作意识。

值得提到的是,我在整个教学与训练中始终贯穿着激励性教学,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的细微进步,对于孩子在活动中表现的怯懦要给予理解和尊重,不苛求孩子每次都要必须完成接受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第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阶段,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的习得来自模仿,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好胜心强、乐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对此,我对于那些在课堂中能积极合作、包容豁达、乐于助人、勇敢顽强的“阳刚男孩子时刻予以表扬,使其他同学心生羡慕,成为模仿学习的榜样。而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表现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故意“视而不见”,不予强化评价,进行冷处理,让他们先自行反思解决,逐步认识不足,自己解决冲突。而对于其偶尔所表现出的包容、豁达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并时刻告诫这是作为一个男子汉应具备的品质。通过这些措施,这些男孩子逐步变得包容,能与同学友善相处。

第四、通过体育运动完善性格。

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激烈的对抗和竞争,是培养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的过程,也是培养男孩子阳刚之气的有效手段。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富有挑战性、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我通过组织学生练习跨栏、跳山羊、跳高、跳远等运动,使学生不断地克服自身的胆怯心理,勇敢、顽强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培养学生果断敢为、雷厉风行的性格。同时还通过开展类、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让孩子经历更多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学会理解与尊重,学会宽容和忍耐、学会协作,从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挫折和挑战,更好地适应社会。

通过以上措施, 这些“阴柔化男孩子性格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改善,他们由内敛变得直率;由自卑变得自信;由内向变得开朗;由怯懦变得勇敢;由自私变得包容……

针对当前男孩子阴柔化”日趋严重的这种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使每个孩子将来能很好地适应和立足社会,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让“阴柔”的男孩变得“阳刚”起来。

 

 

 

参考文献:

1、 丁红 《试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h] 日期:2008-06-10] 

2、 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 2002.3[2]

3、 谢佩娜,张健忠《体育教学中妨碍学生心理健康现象的探析》[J] 中国学校体育 200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