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浮山骆驼峰(六)

(2023-06-21 09:25:40)
标签:

户外

历史

情感

文化

财经

分类: 徒步天下

罗浮山骆驼峰(六)

不经常户外的人很不解,大热天的去爬山,不热吗?

老实说,热,相比于空调房,热上十倍不止。但不开空调,还是山里和山上凉快,温度也低一点。特别是风口,山上或山里往往有风口,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不过,有风口就有背风处,那就一丝风也没有,比家里和公园就更热了。尽管如此,不去尝试何以体验呢?

2023611日上午再次停车罗浮山中心学校。之所以不停车鸿泰山庄,为了省下停车费。下车后,过罗浮山制药厂,走在两边是军营的小公路上,又一次远远望见骆驼峰。原来,骆驼峰上有两座岩石山峰,上次就是站在一座圆球似的山峰平台上对着酷似骆驼的山峰拍照,当时并不知站在哪里,方位如何。果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于天热,这次不探新路,自鸿泰山庄停车场入山口登山,走山脊线直达气象站,然后到索道上站,再走新修的从索道上站到紫云洞的绿道,再返回索道上站,然后走景区路至狮子峰下的驿站,再从驿站走野路下山,从蓬莱谷山庄到鸿泰山庄,正好是条小环线。

登山口的狗屎桃差不多掉光了,也不过一星期罢了,不得不感叹时光之悠悠。

自登山口翻到山脊线,路上一丝风都没有,果然热得怕人。心想,到了山脊线就好了,一定有风。谁知,翻过大土坡右转到山脊线还是一丝风也没有。这段山路大概两公里左右,一直沿山脊线陡坡直上,不带转弯,是此次爬山最艰难的一段。本来,刚刚一段路大汗淋漓,而现在更是汗如雨下,身上全湿透了。更难受的是,全身毛孔似乎都张开了,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火球,透不过气来。常识告诉我们,再热,只要出汗,出大汗,就不会中暑。坚持,前进,大不了休息次数多而时间少,多喝水,也就无所谓了。想一想八十年代的双抢,最热的天抢收抢种,负重抢活,那才是真正的热,那才是真正的磨人,相比现在爬山,不可类比。

还好,沿路树木繁多,遮荫蔽日。否则,头顶烈日,就更不好受了。沿路不但树多,各种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也多,正是休息的好地方。但凡出现塑料瓶子的地方,就是驴友休息的地方,也就往往打尖休息一下,喝口水,有时还抽根烟。出门户外尽量带垃圾,这是必须的。但是,户外野路留些人工痕迹也是好事,告诉后来的,这里有人经过,妹妹你胆地往前走。

约一个半小时,终于爬到山脊线顶上,再往前到气象站,是一段较平的路。这里也是驴友经常休息的地方,正好有个小小平台,还有一棵不大不小的树,可遮阴。站在树下,望着对面的骆驼峰,抚开脸上的汗水,正好一阵风吹,太爽了,太凉快了。没有经过极端的热,坚持不打退堂鼓那种极端的热,热到全身像是火球透不气来,此时就感觉不到凉爽到心里魂里及全身毛孔,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这里有风,空旷,遮阴,多休息会儿吧,把汗衫晾干。

想到做到,把双肩包放在地上,脱掉纯棉汗衫,一拧,全是水。今天也糊涂,咋就穿了一件纯棉汗衫呢,这种上衣又吸水又厚又难以速干啊。按理,这种大热天,穿冰丝速干的汗衫才合理。昨晚冲凉时家里开着空调,随便找了件汗衫套上,没想到影响到第二天的爬山。

大约休息十多分钟,身上的汗已干透,而晾在树上的汗衫还是半干不干。不能此地久留,无限风光不但在眼前,还在后面呢。于是,穿上汗衫,继续赶路。刚穿上汗衫那几分钟时间,霎时有一种冰凉的感觉。但过了十分钟后,又是大汗淋漓,刚刚晾汗衫等于做无用功。还好,一路平路,也不远,不到二十分钟,就出了野路,到了气象站,在石凳子上休息一会,再去索道上站,再去紫云洞。公允来说今天不算湿热,坐下休息时并没有隐隐出汗的感觉。在岭南待过的人都知道,最怕的是岭南潮湿的夏天,不在空调房里,全身就隐隐出汗,难受极了。

从气象站到索道上站是景区台阶路,两百米左右。这时,倒有三三俩俩的人,有上有下,大多是坐缆车上来,爬上鹰嘴岩就下了。而刚刚野路,没遇见一个人。可见,大热的天气爬山还真没几个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许在家中能做到,出门爬山能有几人?!

在索道上站驿站买了一罐啤酒喝,罐装最少的那种,十元。

而后,去紫云洞,从索道上站到紫云洞一千二百米路程。这大概是整座罗浮山最舒适的路了,路平,遮阴,风大,视野直达山脚和远处水库,而且沿路还有几处泉水。散步式的走着,边走边拍照,遇到泉水洗把手洗把脸,快哉莫不过如此。等到了紫云洞时,汗衫都干了,好不爽快。当年苏东坡谪到惠州时,常爬罗浮山,与道长谈经论道,也许经常走这条路吧。

原以为紫云洞也像其它所谓的洞一样,比如去骆驼峰路上的纱云洞,是某块大石头,再摩崖石刻。这次想错了,紫云洞却是座道观,几百年了。整座建筑就像岭南农村的曾通民居,青石碧瓦,前后两进,目测占地两百平左右。大门前是块宽敞的道场,正中是一口小小的池塘,右侧边一排简易房子。四周绿树掩映,茂林修竹,泉水叮咚,好一处洞天福地。但奇怪的是,那一排简易房子屋顶破破烂烂,有的还被风掀开,说明荒废多时,早就没有人住。

真是奇了怪了!路好交通好,在此种种菜,清风明月,多好,咋就没人来修行呢。

在索道上站广场观光平台处,有一长长廊亭,两排长凳,下缆车的,还有在鹰嘴岩观光下来的,都爱在此视野极佳的地方观光拍照,然后坐在廊亭下长凳上吹风休息聊天。这里风更大,简直爽得不要不要的。从紫云洞回来,也在此坐了好一会儿,都有点舍不得下山。

没有对比,就没有体验。也许,坐缆车上来在此处吹风乘凉,也就是感觉凉快一点,但绝对没有凉爽到心里魂里骨髓里的感觉,没有全身几亿个毛孔沐浴在泉水里的感觉。

返程走在景区观光车的路上,想起一句俗语: 当兵三年,老母猪赛貂蝉。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那个当兵三年的男人如果年年月月生活在一大群貂蝉一样的女儿国里,在他眼里心里,貂蝉会不会像老母猪一样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