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网红桥记

标签:
观光旅游教育历史文化财经 |
分类: 徒步天下 |
若论深圳的景点,改开初期最有名的当属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但是,新世纪后国人的眼界和见识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休闲健身才是现代人的最爱。也不知什么时候,光明区的网红三桥进入了你的视野。2020年上半年,你曾专程开车去打卡。可是,由于疫情原因,大顶岭山林公园不开放,所以英雄跑白路,败兴而归。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到了2021年11月,接连去了两次大鹏半岛后,你又想起了网红三桥,因此于11月20日晚开房车到光明大观园停车场,在房车上睡一晚,第二天徒步大顶岭绿道,顺便打卡心心念念的网红三桥。
第二天早上,早餐在房车上煮面条吃,一大碗牛肉丸面,简简单单,但又必须吃饱。
九点左右,一切准备就绪,背上小背包,就出发了。
走出大观园停车场,你惊讶地发现,大观园、滑草场和大顶岭绿道,其实起点就在一个地方。来之前,你查看了地图,发现大顶岭绿道没有停车场,才导航到大观园停车场的。
绿道环半山腰而建,穿行于山林间,蜿蜒曲折,坡度不大,海拔不高,全长6.1km左右,属于轻松级徒步,更适合老年人打卡。一路上都有导游图,以及距三桥的距离,清清楚楚,不得不敬佩深圳人做事的认直和贴心。虽然绿道和山林都没什么特色,但一想到网红三桥,你就一路兴致高涨,大踏步向前。也就不到二十分钟,就走到了距入口一公里左右的浮桥。
正走着,你突然发现绿道下一大片山林里,有条长长的红桥,宛若游龙,时隐时见,不见尽头。停下脚步站在绿道栏杆边,你不免失声说:“哇,悬桥,好长的悬桥。”
“不是悬桥,是虹桥!”
是一个六十左右的男人接你的话,你更加惊讶,问:“不是三桥吗?怎么有四桥呀!”
这人又黑又高又瘦,话音带着白话口音,他说:“你是第一次来吧,是有四座桥,绿道上三座桥,再加上这座连着绿道和虹桥公园长达四公里的虹桥,就是四桥了。”
你说:“四公里长,那可是标志性建筑了,我怎么在电脑地图上没看到呢?”
“哈哈哈……那就不清楚了,我又不会用电脑。” 黑高瘦爽朗地笑了。
你说:“老哥你也是来打卡网红桥的吧,走,我们看虹桥去。”
黑高瘦说:“我是本地的,天天都来走一走,看看我年轻时劳动的地方,顺便健身。”
路上,你跟黑高瘦聊了起来。黑高瘦很健谈,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这并不影响你们的聊兴。这一聊,令你大吃一惊,黑高瘦不但是本地人,还是个越南侨民,已在光明生活四十多年了。同时,此前的光明农场现在的光明区你一无所知,现在前世今生都了如指掌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本着利用香港促进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为香港供应农副产品的考虑,规划在内地的广州至九龙铁路沿线建设一批农场。那时筹备组选定了公明区境内位于东莞、惠阳交界处一块被称为宝安西伯利亚的地方。这里人少地多,大片荒山野岭,杂草丛生,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是鲜为人知的穷山僻壤,占地达54.6平方千米,后来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光明农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光明农场又迎来一波又一波新生力量,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979年,4000多名越南华侨被迫回国来到光明,安置在当时的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是黑高瘦少年时记忆中光明的模样。因归侨的到来,1979年1月,“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更名为“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此后十多年里,这些归侨种水稻、种荔枝、养鸡、养奶牛,为新生活打拼,并且开办了现代化的养猪场、养鸽场等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外向型综合性畜牧场,是深圳最大的农业类企业。
黑高瘦他们家是太公那一辈从广西迁到越南去的,算下来已四代人了。十七岁那年,跟随父亲回到中国,全家人都安置在光明农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黑高瘦毕业后到深圳打了几份工,如售票员、工人、销售……渐渐发现自己的文化、技术水平都不够,和其他人有差距,便回到了光明,在晨光牛奶厂的车间从事普工工作。从普通工人到车间主管,黑高瘦和晨光牛奶一起成长。直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黑高瘦一直没有离开晨光,直到退体。
黑高瘦笑着说:“当年车间一小时只能做四千多瓶饮料,现在可以做到九千多瓶了。”
你竖起大拇指说:“我也经常喝晨光牛奶,原来是你们生产的,我还以为是内蒙生产的。”
黑高瘦忽然说:“一看你就是个读书人,我告诉你,我父亲也算是文化人。”
你说:“你爷爷在越南肯定是有钱人!”
黑高瘦说:“不是,我们家以前很穷。我父亲爱学习,特别喜欢学中文。我告诉你,我家有个“传家宝”,但不是什么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而是几本破本子。你知道吗?里面都是我父亲手写的中文字、越南字,记录了我家在越南四代人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是我父亲自写的家谱。所以我要一直好好地保存下去。我一直视这些破本子为无价之宝。”
“真的啊!有时间我想看看老哥你的传家宝,可以吗?”你兴奋地说。
“当然可以,欢迎光临,家谱就是要给读书人看的嘛!” 黑高瘦开心地说。
喝了一口水,黑高瘦又说:“我父亲十分重视教育,在越南并不富裕的生活条件下,他想办法坚持念书、学习,更严格要求我们,一定要多读书。所以,我十六、七岁回国时,我父亲还要求我们要从一年级开始上学,接受中文教育,我读到二十多岁才初中毕业呢。”
你又是大吃一惊,说:“真没想到你父亲如此重视教育,眼光看得远!”
黑高瘦说:“是啊,感谢祖国,感谢我父亲,我们家现在已经过上小康日子了。前几年我回越南拜祭爷爷奶奶,见到了当时没有回国选择留在越南的华人,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好上一百倍都不止。我真的很珍惜也很知足,是祖国的强大才有了我们侨民的今天!”
说着,就到了虹桥连接绿道的起点,一座几十米高的桥塔,像是把巨大的四方形火炬。
你和黑高瘦相跟着爬上桥塔最高层,黑高瘦指着桥下山林间的虹桥说:“怎么样?!”
看着虹桥从塔下自高向低盘旋于山林间,像一条大红色的巨龙,又似乎是根大红的红飘带,盘旋蜿蜒,千回百绕,直至天边一片摩天大楼,你对黑高瘦说:“太壮观了!曾经深圳的西伯利亚,鸟不拉屎之地,于今成了最时尚的大都市,人间奇迹啊!你我幸生无事之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