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议论文:对照式与层进式结构(转载)

(2014-02-10 00:38:38)
标签:

365

六字联珠(对照式与层进式的综合)

本式是根据名家名篇和高考优秀作文的构思总结出来的一种议论文入门的结构样式。它的特点是:全文分为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这六个层次概括为六个字:点 正 反 深 联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             略写

(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正”——正面举例论述;                                较详

(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反”——反面举例论述;                                较略

(举例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最详

(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较略

(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略写

(4行;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

            

点                  深           联            

           

 

[例文1]修改

奇迹的背后

[点]竞技体育,特别是在奥运赛场,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去关注并付出难以理解的热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结果的不可预测。而当我们为那成功的一瞬间欢呼雀跃时,又有多少人可以明白它背后的那一份执著?

[正]闭上眼,就想起每个深夜,守候着,期待着,激动着,惋惜着。不论是女排姑娘上演绝地反击后开心的拥抱,刘翔自始至终自信的表情,抑或是在双人皮划艇胜利后冠军不止一次质疑的手势,他们不光让奇迹一次次上演,让耀眼的红一次次渲染赛场,更用不可思议的胜利,证明了自己多年努力的价值。奇迹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背后的坚持与付出。

[反]试想,假如刘翔没有三年密集的大赛经验,他怎能创造历史,自豪地“飞翔”?假如女排姑娘没有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她们怎能拥有处在“悬崖”边缘却仍然自信的笑容?我相信,奇迹站在实力的背后,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换来耀眼的光芒!

[深]之所以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它的不可能性。蜘蛛不会飞行,却把网结在空中;奇迹背后是执著的坚持。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奇迹的发生实际上是靠点滴的积累与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信念。每一秒钟的付出与其后收获的经验,为“不可能”的发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而拼搏到最后一刻的毅力与决心,便是描绘精彩的关键一笔。如果要追寻奇迹的价值,不在瞬时的闪光,而在闪光前黑暗中的执著。

[联]不仅是在体育中,身边也常有如此的例子。在关键时刻、在生死关头、甚至平淡中,都有可能突然爆发惊人的力量。称其为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吧。

[总]奇迹带给我们的是震撼和喜悦,那么奇迹背后带来的则是感动与深思。我为奥运冠军们创造的奇迹而欢呼,更为他们背后的执著坚持而自豪。

 [点评]

本文最有特征的是语言流畅生动,甚至具有抒情色彩,第二段“闭上眼,就想起每个深夜,守候着,期待着,激动着,惋惜着”,一下将读者带入热看奥运的那些日子,自然导入正面举例。行文中或排比、或反问,还有对比、借代、反复多种修辞,且各段之间流转自如,显示出较高的语言功力;尤其“深”段中更是方法多样,无论是蜘蛛作比,还是引入警句,顺手拈来,自然贴切。

修改建议:可引进哲理分析问题,说理求深;联系实际时要具体些,适当展开,以加强针对性。

附修改示例:

[深]之所以称之为奇迹,就是因为它的不可能性。蜘蛛不会飞行,却把网结在空中;奇迹背后是执著的坚持。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奇迹的发生实际上是靠点滴的积累与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信念。每一秒钟的付出与其后收获的经验,为“不可能”的发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而拼搏到最后一刻的毅力与决心,便是描绘精彩的关键一笔。如果要追寻奇迹的价值,不在一秒的闪光,而在闪光前黑暗中的执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量变的不断积累,不断积累,才能最后实现质变的飞跃,这正是奇迹出现的根本规律。

[联]不仅是在体育中,身边也常有如此的例子。在关键时刻、在生死关头、甚至平淡中,都有可能突然爆发惊人的力量。称其为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吧。我们即将面临高考,若想创造生命的奇迹,就要像奥运英雄一样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奋斗。

 

 

[例文2]

每一位英雄的背后,都有一片宽阔明朗的蓝天,蓝蓝的歌谣,蓝蓝的怅惘,衬出一种自由的潇洒。每一个奇迹的背后,都有一山郁郁葱葱的绿枝,绿绿的希望,绿绿的生机,衬出的是一种勤恳的豁达。每一段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的主角,诠释着雄鹰振翅的执着,暗夜潜行的孤寂,晨曦初升向往。

英雄?何为英雄?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曹操;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英雄多愁,似乎所谓的英雄湮没在历史滚滚的风尘里,是英雄就难以无憾于今世,是缜密的思维和绝伦的妙笔成就了他们,潇洒只不过是孤寂的背景罢了。世界闻名的一首歌super man-it’s not easy中感叹道:做英雄何其容易,英雄看似光鲜的背景之下,埋藏的是一颗孤独的心,他们连普通人最平凡的快乐也没有。  

一个人的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边有人的那份孤独。英雄,遂成历史陈迹,独留一袖清风,挥于天地之间。

  奇迹,何为奇迹?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绿意,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迈,还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收获。奇迹多勤,所谓的奇迹,不过是那些普通人的蜕变,不过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所炼就的,并不是所有人从一出生就能拥有显赫的背景,有时候,决定我们人生的,是用勤奋和努力灌溉成功花朵的付出多少。曾经有一位十一岁的小男孩向泰勒牧师许下誓言,他一定将《马太福音》近十万字的字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结果,他做到了,并且,做到的全班只有他一个,他本来的名字并不亮眼,但因为他独一无二的人生成就,他“昆尔.盖茨”的称谓才影响了全世界,“微软帝国”是他的奇迹,是他无数的小奇迹而衍生的奇迹王国。

  一个人的背景有一面,一面是无法选择的出身,一面是可以靠我们自己去创造的蓝图,奇迹,逐逝时光岁月,独冢下一个灿烂花园,千姿百态,驰于光明之途。

我们是人生的主角,演绎着千回百转的别样的故事,让故事铭记我们的青春韶华,去编写我们的美好人生,不必向后,只因坚信,身后是一片熠熠生辉的背景。  

勇敢地追,勇敢地飞吧!

  得分点指要: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

 

 

[例文3]

奇迹的光环总是让人觉得光彩夺目,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然而在奇迹的背后蕴藏着真实所谓的厚积薄发。 韬光养晦的力量,犹如一股喷泉,给人以一种久旱逢甘霖的畅快,炎日里绿荫下一抹云彩的满足;奇迹背后的故事就像滴水穿石,更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回味。   

天才便是奇迹。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形成的”。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人们称之为“乐圣”,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其《第五命运交响曲》所谓耳熟能详。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尽情地描绘他在钢琴前自如地演奏着他的音符,如痴如醉……然而是什么赋予他如此杰出的才华呢?答案便是所谓的汗水。我们可以试着打开他的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晰得看到年少贝多芬所付出的努力。或许我们不能将它换位想象到中国古代“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我们很肯定地说:他有着水的魄力,滴水穿石便是他的精神。他一直在积涨着水的厚度。细水长流,坚持不懈正是他的一砖一石,于是便搭建成了他音乐历史上的金字塔。   

断臂的维纳斯也是一个奇迹。残缺也是一种美,美得如此自然,美得让人觉得如痴透彻。海伦凯勒便是这样的一个人。自幼双眼失明,双耳失聪,也许你会说,上帝对她关上了多道的门。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本应该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银铃欢笑的孩子,却生活在了一个悄无声息,四周充满黑暗的世界所带来的恐惧之中。但是坚强的她并没有被恐惧的恶魔所吓倒而蜷缩。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她成功得从阴霾中走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的,她也在努力,她也在积涨着她的厚度。她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用知觉去感知这个世界,一步一个脚印。或许沮丧和懊恼她也有过,或许埋怨她也产生过,但是她终究还是沉静下来,用思考和努力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感人肺腑的著作。我们感动着她的感动,不禁也惊叹她所给大家带来的奇迹,然而我们更折服于她那种奇迹背后不屈不挠的精神。她便是“维纳斯”,她也是苍茫夜色下的启明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和感动。   

奇迹是命运交响曲的抑扬顿挫,奇迹更是残缺所呈现的完美。奇迹的背后蕴藏着这样的一首歌:畅叙幽情,余音绕梁。它向人们讲述着关于厚积薄发,韬光养晦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话说:“台山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我们潜下心来,背上持之以恒的行囊,再大的铁杵也能磨成针;再大的舞台也能上演我们的奇迹。

 

[例文4]   

我认为,奇迹的出现是指那些出乎意料的但却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这种事情在人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两件,我们有时会感到惊奇,有时也会感到疑惑,但是,仔细一想便能明白,在奇迹出现的背后总会有不可否认的心血。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战国时期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是世界公认的最富奇迹色彩的建筑之一,但其奇迹出现的原因却也在情理之中。
     长城的奇迹在于它西至新疆,东到黑龙江,南至湖南共16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民共同建造并连接起来的。如果只依靠步行的话,需要行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完,而如果是由人建造的话又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呢?但是建造长城是有意义的,长城是古代阻挡和警示外敌入侵的重要“武器”之一,古代的君王为了保护国家的领土和人民,因而发动人民建造了这座“永垂不朽”的防线。而人民也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拼命的建设长城。这样,长城这座“奇迹”便出现了。不得不说奇迹是伟大的,但在兵马俑、埃及金字塔这些伟大的背后,确是无数人民辛劳的汗血。
     在我们生活中,奇迹并不是没有原因而突然发生的。有些学习不好的人在临近高考的时候忽然感悟到自己不能再继续混日子了,便奋发图强,经过他考试前的拼命学习,成绩便有可能奇迹般的突飞猛进。许多不知情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奇迹的表现,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为这个奇迹花费了多少心血?所以,在奇迹是努力的伪装色,它掩饰了本该暴露在外面的事实。反观长城、金字塔,人们欣赏的都是其宏伟雄壮的那一面,而这一面后又掩盖了多少人的心血和生命呢?因此,我们关注事情应该探寻其不可否认的阴暗面,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
     奇迹的出现并不是可能的事情,但在创造出奇迹之前你必须付出几十倍的心血。

[例文5]

人生难得几精彩

陈鲁民

     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地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会轻易达到,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精彩过。但你要真的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也一定会真心钦佩,并发出由衷的赞叹:精彩!

    [第一部分表达看法,点题。]

     精彩,就是优美、出色。大千世界,分工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要付出心血和努力,也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精彩一把。明星可以奉献给观众精彩节目,歌声绕梁三日,表演出神入化;运动员可以奉献大家精彩比赛,龙争虎斗,惊心动魄;老师有精彩一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作家写精彩文章,字字珠玑,洛阳纸贵;科学家有精彩科研成果,厨师有精彩烹调技巧,官员有精彩领导艺术等等,不一而足。倘若再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精彩,就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演讲;精彩,就是刘翔在奥运会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那美丽的弧线……

     精彩的反意词是平庸。一个得过且过、没有创意的商人,一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人,一个无心向学、“60分万岁”的学生,一个满足于跑龙套当配角糊弄观众的演员,一个只会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作家,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一个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科研人员,虽然也能混得不错,也可养家糊口,甚至也能侥幸成名,但永远与精彩无缘。

    [第二部分正反阐述“精彩”的内涵。]

     [正面阐述“精彩”的含义。分三层:释义,总说,分说。在分说也就是举例论证这个层次里,又有概括说和具体说,内容显得简洁而又丰厚。]

     [反面论证。与第二节形成了对比,把“精彩”的含义阐述得十分透彻。]

     精彩与付出成正比。演员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这是一曲决绝的歌,它将曲终而命竭。

    精彩与年龄无关。青年人的精彩,大红大紫,锋芒毕露,像“小乔初嫁了”的周郎,赤壁之畔,“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刚及弱冠之年的王勃,滕王阁前,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老年人的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像庾信“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如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不过,还得讲句实话,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精彩也要趁早,因为精彩更需要强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利。

    [阐述“精彩”与“付出”的关系,“精彩”与“年龄”的关系。]

    放眼古今中外,遍阅芸芸众生,有的人一生精彩,有的人一世平庸;一生精彩,固然可羡然不易学,一世平庸,也千万别成了我们的人生记录。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

     人生难得几精彩,此时不精彩,更待何时?

     [小结全文,提出人生“总得精彩他几回”。]

                                                  (原载《文汇报》2007年4月3日《笔会》)

     [总评]

     第一,作者的思路彰显清楚。点出“精彩”——阐述内涵——正反阐述——“精彩”的条件——“精彩”的年龄——“人生难得几精彩”。紧扣“精彩”,层层深入,首尾照应。

     第二,用例虽然广博但非常简洁。广博显得作者的知识面很宽,在写作技巧上,作者用“精彩与付出成正比”统领一组,又用“精彩与年龄无关”统领一组。

     第三,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或生动,或有力。用比喻:“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用排比:“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引用:有直接引用,有简洁引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