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会计制度100问之31——35问

(2019-01-15 16:37:40)
分类: 政府会计

政府会计制度100问之31——35

31

处置以不同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财务会计账务处理有什么不同?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出售(转让)长期股权投资时,处置以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处置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不同。政府会计制度的这一规定,体现了政府会计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如《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8495号)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的出售、出让、转让收入,应当区分利用现金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和利用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进行不同处理。

因此,结合事业单位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管理规定和实践,《政府会计制度》规定:

1.处置以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将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以及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财务会计具体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价款]

投资收益[借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银行存款等[支付的相关税费]

    投资收益[贷差]

例:2019年,某事业单位对外转让一项股权投资(该投资系2016年以银行存款出资取得),实际收到价款100万元,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60万元,尚未领取现金股利1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应收股利              10

        银行存款                3

       投资收益               27

2. 处置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实行收支两条线,一方面将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计入资产处置费用;另一方面需要区分将处置净收入上缴财政或将投资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两种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处置净收入上缴财政的,将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计入资产处置费用,并将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以及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净收入确认为应缴财政款,财务会计具体分录如下:

   借:资产处置费用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价款]

     贷: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银行存款等[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缴财政款[贷差]

  例:2019年,某事业单位对外转让一项股权投资(该投资系2016年以设备出资取得),实际收到价款100万元,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60万元,尚未领取现金股利1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按照规定,该股权投资的处置净收入应上缴财政。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处置费用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               10

     银行存款                  3

     应缴财政款                87

2)投资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将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计入资产处置费用,并将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以及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差额确认为单位的投资收益,分录贷差(即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确认为应缴财政款,财务会计具体分录如下:

借:资产处置费用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价款]

  贷:应收股利[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银行存款等[支付的相关税费]

        投资收益[取得价款扣减投资账面余额、应收股利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

        应缴财政款[贷差]

  例:2019年,某事业单位对外转让一项股权投资(该投资系2016年以设备出资取得),实际收到价款100万元,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60万元,尚未领取现金股利1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按照规定,该单位将投资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管理。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处置费用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股利                    10

     银行存款                      3

     投资收益                     27

     应缴财政款                 60

 

32

单位无偿调入或调出非现金资产业务如何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无偿调入、调出非现金资产(如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时,财务会计中,对无偿调入或调出非现金资产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金额通过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核算;预算会计中,对单位无偿调入、调出非现金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支出通过其他支出科目核算。

一、无偿调入非现金资产业务

1.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单位按照规定取得无偿调入的非现金资产时,调入资产的入账成本应按照其在调出方的账面价值加上调入过程中发生的归属于调入方的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借记相关资产类科目;同时,按照调入过程中发生的归属于单位的相关费用,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调入单位的净资产增加金额即为调入资产在调出方的账面价值。

2.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在调入过程中发生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归属于单位的相关支出,按照实际支付金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等科目。

二、无偿调出非现金资产业务

1.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单位按照规定取得无偿调出非现金资产时,单位应根据调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按调出资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金额(调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时),借记相应的折旧或摊销科目,按照调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相应资产类科目;同时,按照调出过程中发生的归属于单位的相关费用,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调出单位的净资产减少金额即为调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2.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在预算会计中,在调出过程中发生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归属于调出方的相关支出,按照实际支付金额,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等科目。 

12X19年,甲事业单位接受其他事业单位无偿调入物资一批,根据调出单位提供的相关凭证,该批物资在调出方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甲单位承担调入过程中运输费1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借:库存物品                 210

 贷:无偿调拨净资产         200

    银行存款                    10

   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借:其他支出                         1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10

 22X19年,甲事业单位无偿调出一项固定资产,甲单位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为3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甲单位承担调出过程中运输费10万元,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支付。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

   借:无偿调拨净资产        28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

     贷:固定资产                 300

   借:资产处置费用              1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

      预算会计账务处理:

      借:其他支出                  10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

 

33

单位如何对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盘盈进行核算?

单位应当定期对库存物品、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发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盘盈时,在财务会计下,应先按照确定的成本将盘盈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再及时进行后续账务处理。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盘盈,一般不发生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预算会计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一、将盘盈库存物品、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的账务处理

发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盘盈时,将盘盈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按照确定的成本,借记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入账成本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但按照规定经过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评估价值确定;没有相关凭据、也未经过评估的,其成本按照重置成本确定。如无法采用上述方法确定盘盈库存物品或固定资产成本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

二、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对于盘盈的库存物品,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事业单位贷记单位管理费用科目,行政单位贷记业务活动费用科目;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如属于本年度取得的,按照当年新取得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如属于以前年度取得的,按照前期差错处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

例:某事业单位年底资产清查时,存货盘盈5万元,固定资产(系以前年度取得)盘盈10万元,其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1)盘盈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

  借:库存物品              5

    固定资产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5

2)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5

   贷:单位管理费用            5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10

由于未发生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预算会计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34
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盘亏或毁损、报废如何核算?

单位应当定期对库存物品、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发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盘亏或毁损、报废时,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对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出的账务处理,以及对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收入、赔偿、费用等的账务处理;预算会计中,仅对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处理净支出进行账务处理。

一、对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出的账务处理

对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出的账务处理不涉及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因此,仅在财务会计中核算,预算会计中不进行核算。

(一)将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

1.库存物品盘亏或毁损、报废

将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转入待处理资产,按照待处理库存物品的账面余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物品科目。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单位,若因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库存物品盘亏或毁损、报废的,还应当将与该库存物品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按照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固定资产盘亏或毁损、报废

将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理资产,按照待处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照已计提折旧,借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将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当期资产处置费用,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二、对处置过程中相关收入、赔偿、费用等的账务处理

(一)发生相关收入、赔偿、费用等时的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中,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残值或残值变价收入、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等,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物品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发生的相关费用,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预算会计中不进行核算。

(二)处理收支结清时的账务处理

1.如果处理收入大于相关费用的,财务会计中,按照处理收入减去相关费用后的净收入,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应缴财政款等科目;预算会计中不进行核算。

2.如果处理收入小于相关费用的,财务会计中,按照相关费用减去处理收入后的净支出,借记资产处置费用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预算会计中,按照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处理净支出,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等科目。

1:某单位年底资产清查时,发现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盘亏,盘亏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已计提折旧15万元,盘亏库存物品账面余额1万元,其购进时增值税进项税额为0.17万元。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17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5

 贷:固定资产                  20

  库存物品                    1

 应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转出) 0.17

借:资产处置费用                  6.17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17

单位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2:某单位发生固定资产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已计提折旧10万元,以银行存款方式取得保险理赔5万元,发生相关处置费用1万元,用现金支付。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1)对报废资产账面价值的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                         20

借:资产处置费用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

2)对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赔偿、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

    贷:库存现金                         1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

    贷:应缴财政款                      4

单位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3:某单位发生固定资产毁损,毁损固定资产原值10万元,已计提折旧8万元,以银行存款方式取得残值变价收入1万元,以现金支付相关费用2万元。

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1)对毁损资产账面价值的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

    贷:固定资产                        10

借:资产处置费用                   2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

2)对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收入、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

    贷:库存现金                         2

借:资产处置费用                  1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

预算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支出                        1

    贷:资金结存                       1

 

35

如何识别附注中要求披露的引起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的事项(一)?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制度》)规定,单位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年度预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 为年度收入费用表中“本期盈余”的信息。《制度》按照重要性原则,对披露格式和内容也做了明确规定。

根据披露格式要求,单位需要识别四类形成“本年预算收支差额”和“本期盈余”差异的重要事项。这四类事项即为收入与预算收入、费用与预算支出确认不一致的事项,具体包括:当期确认为收入但没有确认为预算收入、当期确认为预算收入但没有确认为收入、当期确认为费用但没有确认为预算支出、当期确认为预算支出但没有确认为费用等四类事项。本问将分三期对四类事项举例说明。

一、当期确认为收入但没有确认为预算收入的事项

这一类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财务会计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入,因此,预算会计中并没有确认为预算收入。这一类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没有计入本年预算收支差额,但应计入本期盈余,因此,应当作为加项调节项。《制度》要求披露的这一类的重要事项包括:应收款项、预收账款确认的收入,以及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确认的收入。

1. 应收款项确认的收入事项示例

例:2019年,某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实现 收入10万元,年底款项尚未收到。单位在财务会计中确认收入时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10

贷:事业收入 10

预算会计不进行账务处理

本业务事项形成差异金额10万元,作为本年预算收 支差额的加项调节项。

2. 预收账款确认的收入事项示例

例:2019年,某事业单位根据完工进度确认事业 收入40万,按合同约定,之前已收委托方预付账款 100万。

单位在财务会计中根据完工进度确认事业收入时的 账务处理:

借:预收账款 40

贷:事业收入 40

预算会计不进行账务处理

本业务事项形成差异金额40万元,作为本年预算收 支差额的加项调节项。

3. 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确认的收入事项示例

例:2019年,某单位接受捐赠的设备一台,未发 生相关税费,该设备入账成本100万元,无需安装即可使用。

单位接受捐赠时在财务会计中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100

贷:捐赠收入 100

预算会计不进行账务处理

本业务事项形成差异金额100万元,作为本年预算 收支差额的加项调节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