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的印盒

(2025-09-25 12:39:53)
标签:

散文

父亲是抗战老兵。

他有一个长方形印盒,长12公分,宽、高各两公分,是用黄牛角雕刻的,精致、美观、古朴、结实。盒盖、盒身以公母榫紧密地连接为一体,盖上刻着抗战救国四个一厘米大的楷书字,其中为繁体字。里面分为两格,一格小的装印泥,一格大的装印章。正方形的印章上刻着四个小字:李生益印

说起这个印盒及父亲名字的来历,不得不提到70多年前那场改变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命运的抗日战争。

原来,父亲是贵州遵义人,世代务农。因为贫穷,双亲多病,父亲30多岁还未成家立业。然而苍天并未关照他,反而将厄运降临他头上。那天,因双亲病重,身无分文的父亲捉了一只鸡,翻山越岭走了20多里路到集市,准备卖鸡买药。正当他与顾客讨价还价时,忽然有人大叫:抓兵啦——快跑——”父亲便跟着乱哄哄的人群奔跑,没跑多远,就被几个国民党兵五花大绑抓走了。

新兵训练的日子是艰苦的,吃的是有老鼠屎、沙子做的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破屋。每天都是跑步、投弹、刺杀、训斥、打骂,若是逃跑,死路一条。

一天,当官的点名。

他点了一个逃兵的名字李生益,硬逼着父亲答应。

父亲就这样被冒名顶替了。由于国民党腐败,当官的冒领军饷,逃兵未被除名,被冒名顶替的岂止父亲一人!

19425月至19451月,在中国云南爆发了举世闻名的滇西抗战。父亲随国民革命军54198师开赴云南滇西。在攻打高黎贡山的战斗中,该师伤亡惨重,成班、成排的战友都倒在日寇的枪炮下,连父亲所在的594团的覃团长都阵亡了。据史料记载,在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中,远征军阵亡将士9168人,其中198师阵亡团长以下官兵1491人。当我70多年后在腾冲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目睹中国军民的巨大牺牲时,才知道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同时也为中国军人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感到骄傲自豪。

战后,父亲所在的部队撤离腾冲,父亲因老家没了亲人,便在永平安家。这时,父亲可恢复真名李春华了,但他仍对李生益情有独钟。父亲说,李生益是独子,他之所以当逃兵是为了替父母养老送终。父亲也是独子,在他被抓兵后,年迈的双亲就在饥寒交迫中去世了,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成了父亲永远的痛,从李生益这个名字上,父亲能获得些许心灵的慰籍。二是父亲能代李生益抗战救国。父亲知道,若不是日寇步步紧逼,企图灭亡中国,他也不会被抓兵。父亲读过私塾,看过《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书,深受传统文化忠孝仁义的熏陶,在民族危亡之时,父亲要代李生益保家卫国。盒盖上抗战救国四个遒劲有力的字,就是父亲精心刻成的,从中可看出父亲的手艺和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父亲去世后,埋在一个山岗上,四周衰草连天,杂树丛生,显得孤独荒凉。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是叶落归根,回归故里。那儿有他童年的伙伴,有他耕耘过的土地,有他栽下的翠竹果树,有他爷爷奶奶及双亲的坟墓。他曾说:我活着没能为父母尽孝,死后就埋在父母墓旁,为他们做伴吧。然而鲜有人知道父亲的心愿,也没人知道他的悲惨身世,只有清风明月知道这儿埋葬着一位远离故乡的抗战老兵。

为了让儿孙铭记父亲的真名及这段历史,我请人在墓碑上刻了几行小字:李生益,原名李春华,贵州省遵义市长征公社尚家坎人。抗战时被抓兵,参加过滇西会战。其后是我作的一首诗:半生漂零半生艰,一别难报养育恩。夜夜梦回桑梓地,到老终是异乡人。

 

此文2025922日发表于《春城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书三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