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2016-11-13 11:51:41)分类: 教学反思 |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感恩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话题。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大部分不知父母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父母的希望和期待,从来不懂从父母的角度,去为父母想想,体谅父母生活的忙碌与劳累,于是他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和朋友的帮助都是理所当然的,有些甚至对父母老师的爱熟视无睹。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主要是通过诵读古诗、体验孕妈妈的活动、表演小品和歌曲、看动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为自己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双亲,养成孝敬父母的高尚品德。
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主持课堂教学环节,首先是诵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使学生明白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接着,学生观看了课前做的体验孕妈妈的辛苦的活动视频,然后由学生自己谈参加后的感受,通过切身体会感悟母亲的伟大。然后由学生表演小品《请吃一碗面》,通过这个故事进一步懂得母爱的平凡和伟大。紧接着由学生讲述《天亮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学生都被感动了,有的还留下了感动的泪花,在生与死的一瞬间,父母总是把希望留给孩子,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通过做手语操《感恩的心》和看动画《妈妈》,学生对父母的爱的感悟更深入了。最后,讨论自己怎么做才是孝顺父母,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从我做起,学会感恩。
当然,这节课也还有许多地方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首先,整节课都是围绕着别人父母对孩子的爱在展开活动,如果能在古诗《游子吟》诵读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些什么事,从而启发学生从自己做起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体会会更加深入,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其次,在班会课中,应该多采用学生自己的故事,更加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比如,让学生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感恩之情,这比老师说教或者讨论的效果要好。
凡事重在过程,同学们全面积极参与,本身就是出色的感恩教育。如果从这一点来讲,就是最大的成功和收获。这节班会课是学生学会感恩的开始,不能忽视班会课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所以,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还需创设更多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去感动,去体验,进而去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开展真实有效的主题班会活动,才不会让主题班会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