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渊碎月:叙事:《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一之参观收租院(下)
2022-05-29 10:33:32
标签: 杂谈
题记:2022年5月29日。《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一之参观收租院,不得不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在新浪微博上推送出来。这已是幸运,亦是迫不得已。一是因为敏感词,在某博客推送不出;二是微博篇幅限制,无法一次完成推送,只得拆分。三是借机解释行文中的一处矛盾说辞。关于杜花花,记得前文曾说“我并不羞愧我只是处于蔼理士所说的异性泛爱期而已,现在已完全忘了她姓什么叫什么,是美是丑是优雅还是妖艳。”(参见天渊君博客之我的同学叫裘一之打乒乓球的故事)很简单,很多年以后,我已不记得当年的她叫什么,我深刻记得的是她的妹妹杜苗苗。杜花花的名字,是一次同学群聊天时打听到的。在接着天渊君的文字里,苗苗会以她的美艳和风情进入她自己的故事里,她和天渊君再次的交集,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一之参观收租院(下)
刘文彩切入天渊君蒙昧的性意识是一个荒唐的插曲。这样的插曲一定会来,不是刘文彩就是芦阿彩,也可能是别的人或事。重要的是插曲将你推向何方?关于刘文彩,那时我们知道的不是他在川康一带如何称雄一隅,作为军阀如何逞威恃霸,如何在国共两党之间纵横捭阖。而是当时一些GM的泥塑工作者创作出泥塑组合《收租院》,配合将无产阶级WHDGM进行到底,于是名噪一时。再后来永远搞不清的是,刘文彩还有一个同宗同姓的兄弟叫刘文辉的,作为国家领导人一直在广播里出现着。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怎会有这么大差别呢?
我们去接受教育。带队的领导就是芦阿彩,一个满脸疤痕的工宣队员。她依然很威猛很嘹亮很理直气壮。《收租院》展会门口人山人海,队伍排得很长很长。象一条焦躁不安的长龙。我们蹲在龙尾,吃着老街饲料场赠送的忆苦思甜饼。这种饼有点苦有点涩还有点发过酵的酸臭味。天有些阴,云簇拥着不肯散开。那带队芦阿彩脸上的疤开始莫名地泛红发光。佟似铁对灰不溜秋跟在后边的班主任王老师说:
“卢阿彩的天花要发作了!”
“别瞎说,芦工宣要忆苦思甜了。”
果然,当疤们红遍,她站起来,立在马路沿石边,说: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个疤,是哪来的?是日本纱厂的拿摩温用香烟屁股烫的。HWB小将们,为什么要烫?因为他们要欺负我们中国女人。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因为我们长得好看。为什么我们长得好看?因为他们长得难看!……
“……”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谁要我们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我们坚决不答应!”
“血债要用血来还!”
…… ……
当时精瘦的泼猴肃然起敬!卢阿彩的慷慨激昂义愤填膺,让泼猴想着平时里那面目可憎、俗不可耐的芦阿姨,竟能如此气宇轩昂,不觉十分气馁。她的女儿杜花花杜蕾蕾杜苗苗个个是美人坯子。看来她的话一点不假。但始终搞不懂日.本.人干吗要烫她的脸。这里一定有一个凄切动人的故事说不定有十分稀缺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队伍开始反方向移动,终于把卢阿彩围了个三三得九圈。参观者个个神情肃穆地听着,连我班的坏小孩斯文都很斯文地听着。收租院门口空无一人,以至于讲解员们以为发生了什么交通事故,或许有什么阶级敌人搞破坏,他们奋不顾身地拨开九层人群,没有发现什么贼头狗脑的,只有卢阿彩涕泪交流地讲着她在浜北纱厂里被日本拿摩温(大约是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简写:NO.1,“工头”之意吧)欺负的凄惨故事,胸前湿了一大片。讲解员们劝慰了好半天,芦阿彩才平静下来。队伍重新开始向收租院门口蜿蜒扭动。蹲在龙尾的我们,调整成龙头,先扭进了大门。
展会设在一个小型公园的主殿里。这里原本也是一个地主庄园,叫黄家花园。一个眉清目秀的女讲解员发给我们每人一本小册子,题目叫《刘文彩罪恶的一生》。然后我们绕着昏暗的大厅回廊,走了一遭,就回家了。殿堂中央摆设着几组黄褐色的泥塑群雕,大约都是描摹刘文彩怎样盘剥农民的情形,如大斗进小斗出的,佃户交不出新粮被狗腿子鞭打什么的。我记不清了。记忆犹新的是很压抑的氛围:灰灰蒙蒙的,有点冷,那些泥塑的人物不管佃农还是刘文彩,看上去都没有眼珠子的,像瞎子一般,很毛骨悚然。当晚我没睡好,于是坐起来,借着窗外的摇曳路灯和轰隆隆的卡车前置车灯的光,翻了翻那本小册子。我已不记得小册子的内容,里面隐约讲到刘文彩在什么逍遥楼的什么逍遥阁里W女人,不是一般地玩。荒淫无耻罪恶滔天。我特别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我那蒙昧无知的脑瓜子像是被雷劈了一般,一道闪电划过。这时,我隐隐地听到,新街隶属于WHW任总司令的工人ZF总司令部东方红铁血师,满载十几辆东风牌大卡车的铁血文攻武卫们,轰隆隆的驶向市区,准备踏平柴油机厂工人ZF司令部。车灯无情的划破夜空,像一道道长长的探照灯光,威武地行进着。工房靠近小河浜的地方蹲踞着一座座黑乎乎的简易防空洞,像一个个蹲着小便的女人。青蛙嘈杂的鸣叫声,让人联想起欢乐或绝望或痛苦的呻吟。夜,黑色的颗粒充塞着整个天空和大地,正在慢慢地收干我身上的水分,汹涌的黑暗淹没了我的心灵和抽搐不安的身体。雨,丝线般连接了天与地,潮湿的黑暗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咕噜咕噜地不断漫溢开来,然后慢慢填满黑暗的每一个角落。我突然什么都懂了。
芦阿彩的收租院事件,是不是一个政治事件我不清楚。那是大人们的事。不久她突然调回厂里,也不再来学校作什么忆苦思甜报告。大概她报告时总要出一些纰漏,无非是那个日本工头和主管同时看上她了,打起来了;脸上的麻子也不是天花而是毁容的什么化学水;特别让工宣队张队长不满的是,有一次芦工宣还把他儿子张卫国从二楼的教室里拽到走廊里,一屁股踹下去,幸亏卫国同学机灵一把抓住旗杆上那根飘荡着的绳子,双手抓着从二楼滑溜到了底楼,让芦工宣气得涨红了满脸的疤。张卫国抬头做了个鬼脸,一溜烟跑了。晚上张队长看到儿子两手满掌心的水泡,心疼得要死要活。不久,芦阿彩回到了厂里,后来杜花花出事了。再后来,芦阿彩的厂子部分业务和职工要搬迁到重庆去,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尽管芦阿彩死活不愿去,出榜的名单,她的名字还是排在最前面。她和她杜什么的老公一起,带了杜蕾蕾,溯流而上,坐了很久很久时间的船,去了很远很远的重庆生活和工作。杜苗苗一个未成年女子留在新街的家里,芦阿彩不放心,只得把苏北农村的外婆接到新街,和苗苗一起生活。
除了杜苗苗,杜花花和她的家人们还有花花的风流韵事,都离开了我们的视线,离开了新街。
天渊碎月:叙事:《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一之参观收租院(下)
题记:2022年5月29日。《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一之参观收租院,不得不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在新浪微博上推送出来。这已是幸运,亦是迫不得已。一是因为敏感词,在某博客推送不出;二是微博篇幅限制,无法一次完成推送,只得拆分。三是借机解释行文中的一处矛盾说辞。关于杜花花,记得前文曾说“我并不羞愧我只是处于蔼理士所说的异性泛爱期而已,现在已完全忘了她姓什么叫什么,是美是丑是优雅还是妖艳。”(参见天渊君博客之我的同学叫裘一之打乒乓球的故事)很简单,很多年以后,我已不记得当年的她叫什么,我深刻记得的是她的妹妹杜苗苗。杜花花的名字,是一次同学群聊天时打听到的。在接着天渊君的文字里,苗苗会以她的美艳和风情进入她自己的故事里,她和天渊君再次的交集,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邻居杜花花的家人们》之一之参观收租院(下)
刘文彩切入天渊君蒙昧的性意识是一个荒唐的插曲。这样的插曲一定会来,不是刘文彩就是芦阿彩,也可能是别的人或事。重要的是插曲将你推向何方?关于刘文彩,那时我们知道的不是他在川康一带如何称雄一隅,作为军阀如何逞威恃霸,如何在国共两党之间纵横捭阖。而是当时一些GM的泥塑工作者创作出泥塑组合《收租院》,配合将无产阶级WHDGM进行到底,于是名噪一时。再后来永远搞不清的是,刘文彩还有一个同宗同姓的兄弟叫刘文辉的,作为国家领导人一直在广播里出现着。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怎会有这么大差别呢?
我们去接受教育。带队的领导就是芦阿彩,一个满脸疤痕的工宣队员。她依然很威猛很嘹亮很理直气壮。《收租院》展会门口人山人海,队伍排得很长很长。象一条焦躁不安的长龙。我们蹲在龙尾,吃着老街饲料场赠送的忆苦思甜饼。这种饼有点苦有点涩还有点发过酵的酸臭味。天有些阴,云簇拥着不肯散开。那带队芦阿彩脸上的疤开始莫名地泛红发光。佟似铁对灰不溜秋跟在后边的班主任王老师说:
“卢阿彩的天花要发作了!”
“别瞎说,芦工宣要忆苦思甜了。”
果然,当疤们红遍,她站起来,立在马路沿石边,说: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个疤,是哪来的?是日本纱厂的拿摩温用香烟屁股烫的。HWB小将们,为什么要烫?因为他们要欺负我们中国女人。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因为我们长得好看。为什么我们长得好看?因为他们长得难看!……
“……”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谁要我们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我们坚决不答应!”
“血债要用血来还!”
…… ……
当时精瘦的泼猴肃然起敬!卢阿彩的慷慨激昂义愤填膺,让泼猴想着平时里那面目可憎、俗不可耐的芦阿姨,竟能如此气宇轩昂,不觉十分气馁。她的女儿杜花花杜蕾蕾杜苗苗个个是美人坯子。看来她的话一点不假。但始终搞不懂日.本.人干吗要烫她的脸。这里一定有一个凄切动人的故事说不定有十分稀缺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队伍开始反方向移动,终于把卢阿彩围了个三三得九圈。参观者个个神情肃穆地听着,连我班的坏小孩斯文都很斯文地听着。收租院门口空无一人,以至于讲解员们以为发生了什么交通事故,或许有什么阶级敌人搞破坏,他们奋不顾身地拨开九层人群,没有发现什么贼头狗脑的,只有卢阿彩涕泪交流地讲着她在浜北纱厂里被日本拿摩温(大约是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简写:NO.1,“工头”之意吧)欺负的凄惨故事,胸前湿了一大片。讲解员们劝慰了好半天,芦阿彩才平静下来。队伍重新开始向收租院门口蜿蜒扭动。蹲在龙尾的我们,调整成龙头,先扭进了大门。
展会设在一个小型公园的主殿里。这里原本也是一个地主庄园,叫黄家花园。一个眉清目秀的女讲解员发给我们每人一本小册子,题目叫《刘文彩罪恶的一生》。然后我们绕着昏暗的大厅回廊,走了一遭,就回家了。殿堂中央摆设着几组黄褐色的泥塑群雕,大约都是描摹刘文彩怎样盘剥农民的情形,如大斗进小斗出的,佃户交不出新粮被狗腿子鞭打什么的。我记不清了。记忆犹新的是很压抑的氛围:灰灰蒙蒙的,有点冷,那些泥塑的人物不管佃农还是刘文彩,看上去都没有眼珠子的,像瞎子一般,很毛骨悚然。当晚我没睡好,于是坐起来,借着窗外的摇曳路灯和轰隆隆的卡车前置车灯的光,翻了翻那本小册子。我已不记得小册子的内容,里面隐约讲到刘文彩在什么逍遥楼的什么逍遥阁里W女人,不是一般地玩。荒淫无耻罪恶滔天。我特别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我那蒙昧无知的脑瓜子像是被雷劈了一般,一道闪电划过。这时,我隐隐地听到,新街隶属于WHW任总司令的工人ZF总司令部东方红铁血师,满载十几辆东风牌大卡车的铁血文攻武卫们,轰隆隆的驶向市区,准备踏平柴油机厂工人ZF司令部。车灯无情的划破夜空,像一道道长长的探照灯光,威武地行进着。工房靠近小河浜的地方蹲踞着一座座黑乎乎的简易防空洞,像一个个蹲着小便的女人。青蛙嘈杂的鸣叫声,让人联想起欢乐或绝望或痛苦的呻吟。夜,黑色的颗粒充塞着整个天空和大地,正在慢慢地收干我身上的水分,汹涌的黑暗淹没了我的心灵和抽搐不安的身体。雨,丝线般连接了天与地,潮湿的黑暗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咕噜咕噜地不断漫溢开来,然后慢慢填满黑暗的每一个角落。我突然什么都懂了。
芦阿彩的收租院事件,是不是一个政治事件我不清楚。那是大人们的事。不久她突然调回厂里,也不再来学校作什么忆苦思甜报告。大概她报告时总要出一些纰漏,无非是那个日本工头和主管同时看上她了,打起来了;脸上的麻子也不是天花而是毁容的什么化学水;特别让工宣队张队长不满的是,有一次芦工宣还把他儿子张卫国从二楼的教室里拽到走廊里,一屁股踹下去,幸亏卫国同学机灵一把抓住旗杆上那根飘荡着的绳子,双手抓着从二楼滑溜到了底楼,让芦工宣气得涨红了满脸的疤。张卫国抬头做了个鬼脸,一溜烟跑了。晚上张队长看到儿子两手满掌心的水泡,心疼得要死要活。不久,芦阿彩回到了厂里,后来杜花花出事了。再后来,芦阿彩的厂子部分业务和职工要搬迁到重庆去,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尽管芦阿彩死活不愿去,出榜的名单,她的名字还是排在最前面。她和她杜什么的老公一起,带了杜蕾蕾,溯流而上,坐了很久很久时间的船,去了很远很远的重庆生活和工作。杜苗苗一个未成年女子留在新街的家里,芦阿彩不放心,只得把苏北农村的外婆接到新街,和苗苗一起生活。
除了杜苗苗,杜花花和她的家人们还有花花的风流韵事,都离开了我们的视线,离开了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