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歌:《我,实验性诗之三》

2022-05-20 10:18:29
标签: 诗词 情怀 文化

 

题记:2022520日。新流行的告白节(520:谐音,我爱你)。特此作诗告白。前几天,曾写了两首台阶诗《光》和《静》(此处特别强调台阶诗而非阶梯诗。关于二者之异同,有机会再聊)。它的特质在于它的实验性。我玩后的体会:一是诗的台阶性。它利用汉字的方块特性,形成从1N的台阶型状,在若干句尾处押上一个韵脚,不押也无关紧要。这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实验性;二是这种诗歌形式,其核心主题最早跳出来,比如:光;比如:静。这样脱口而出的一个主题出现,是灵光一现,也即转瞬即逝。接着就是不断的出现主题重现、铺陈、渲染、强化、延展,直至收尾。诗句本身也在不断的加码、展开、膨胀、拉长、絮叨,直至一口气喘不过来地读完全句并收住;三是这样的诗,会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如同台阶一般,你可以从上走下来,也可以从下走上去。它的意境处于一种循环往复的闭合状态。也就是说,首句第一字,隐含了全诗的内核,或者说,整首诗,都是对首句第一字的诗意诠释。这种从隐含(潜在)到展开(实在)的过程,就是主题呈现的过程,就是灵感绽放的过程,就是胸臆直抒的过程。

上述三点实验性特质,只是天渊君的主观设想,说的高大上些,这仅仅是一种诗歌创作的理论预想。我不知道有没有哪位诗界大咖或理论家谈及过这类设想?成不成,灵不灵,还得看实践。而且天渊君以为,任何倾心于诗歌形式的创新出奇,一般都是旁门左道,没有出路。因为真正击打灵魂的、振聋发聩的好诗,都是因其直面人生的内容和真挚悲悯的情怀,成为不朽的经典。一开始天渊君就说这种诗歌形式是一种文字游戏,玩玩而已。说法没矛盾吧?!

天渊君在闲暇之余,等待灵光一现,等待诗意盎然,等待那个主题词的出现,如风,很飘逸;如黑,很抽象;如茶,很实在。等等。天渊君不拒绝任何元素,任何概念,任何词,只愿借以歌之咏之,吟之叹之,哀之怨之。

今次借此题记表明实验之初心,天渊君且玩且行且珍惜。

 

《我,实验性诗之三》

 

优渥

在榻上

闲适侧卧

听崔健这货

一无所有的说

什么你总是笑我

他声嘶力竭的破锣

音符盘旋厚实的书桌

恣肆地上窜下跳骚扰着

蔡东藩廿四史演义的斑驳

那竖版文字恪守帝制的印戳

在摇滚的狂野击打下渐渐上火

经文的桎梏锈蚀史籍的鬼魅婆娑

在波谲云诡中开始摇摇欲坠的颠簸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新思潮的气势磅礴

也无法阻挡风景绮旎野鹤散淡闲云矍铄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