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幽静的山谷》A班音乐教案
(2017-11-06 23:47:17)音乐教案《幽静的山谷》(A班)
学情分析:
A班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前面的教学中已经涉及到过合唱教学,并且平时的教学中也有三度、五度、六度和声音程的积累经验。另外A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强,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音乐素养较好。
教学内容:《幽静的山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幽静的山谷》,感悟歌曲的美感和韵味,能有感情地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合唱声部的和谐,以及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演唱和分析,来体会此首合唱歌曲的特点;用边唱边聆听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对合唱歌曲中音准、和谐声音建立歌唱体验。
3.培养学生对旋律线的感觉,以及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准确地表现出音乐作品合唱的音准、声部的和谐、情感的表现。踊跃参与音乐教学中合作交流等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积累
1.听琴演唱音阶。
2.练习二部合唱音程。
二、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解释“幽静”的含义。观看ppt词意解释。
3.复听歌曲,再次感受,说说听后新的发现和感受。
4.听唱法学习高声部歌谱。学生跟琴,两小节一次演唱歌谱
5.再次跟唱高声部歌谱,带着解决呼吸以及弱起等问题。
6.填词演唱高声部,演唱中出现问题教师及时指出。
7.学生巩固演唱高声部。
8.听唱法演唱低声部歌谱。
9.低声部填词演唱。
10.尝试听高声部旋律,演唱低声部。
11.学生两个声部进行合作。
12.师生互动点评,学生在师生互动点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合作。
(学生点评以后对问题的产生有一些清晰的认识,同时想出解决的办法,并且练一练,体验一下方法的可行性。)
13.歌曲处理:
(预设)a呼吸;b力度;c连与跳的对比;d一字多音。学生说到哪,抓住问题及时解决。
14.根据处理,再次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根据歌曲的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环节,由浅入生、有梯度、有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既有点又有面)
三、拓展和小结
1.说一说本课的一些收获。
2.请学生收集一些跟山谷或者相关的歌曲资料,以便后面的学习。
四、小结,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