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以做砚台(十六)-五铢钱范砖砚

标签:
天津博物馆藏砚砖砚汉五铢钱范砖砚 |
分类: 古砚珍赏 |
五铢钱范砖砚
五铢钱:古代钱币名称。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五铢钱始造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形制为圆形方孔,代表“天圆地方”,正面有“五铢”二个篆字,标志钱币的价值与重量(当时五铢约3.33克)。五铢钱是汉武帝为了改革币制,设置专门机构(上林三官),精心打制出的钱币,此币铜色浑厚均匀,文字端庄俊秀,体积轻重适中,边缘突起轮廓,如此精致的货币在中国流通长达739年,铸造数量之多、发行时间之长、流通地域之广、使它成为中国货币史上影响深远的长寿钱。
钱范又叫母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由面范、背范组成,一般称为钱模。钱范依材质可分为陶范、石范、铜范、铁范。五铢钱的制造采用“平板钱范铸钱工艺”,先用阴文在范版上刻好钱币的样式,一块范上常常以两排并列形式排列7至10纵列。然后将两面钱范对应拼合,再将融化好的铜水浇筑到范孔中,待冷却后打开钱范,此时钱币是连接的,再经过剪裁、打磨、称重等工序,方可产出成品。
自从清代金石学兴起之后,西汉铸钱遗物受到金石学者的重视,大量出土的钱范砖,亦成为改制为砚台的好材料,
天津博物馆的古砚藏品中,就有这样一方“民国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