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面包的制作,大家脑海中的常规流程,应该都是揉面-基础发酵-排气-分割-整形-二次发酵-烘烤吧。
当然,有些免揉的欧包或者乡村面包除外。
第一次看到这个面包时,先是被po主的图片吸引住了目光。
然后再看它的制作手法时,觉得挺新鲜,立刻就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这个面包,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通过多次折叠和擀开,来使得面团组织细腻,最后的让成品具有漂亮的拉丝效果和光洁细致的表皮~
亲手试验之后,我的感觉是:这种操作方法,确实能够让面团的组织变得非常均匀。我觉得,这个道理就像是我们做馒头,发酵之后要用力的揉,把气泡都揉出去,最后的馒头就会细腻而且表皮光洁。但是,操作过程相对繁琐。虽然主面团不需要像以往那样揉到完全状态,但随后的多次折叠和擀开的过程,其实也是很耗时间的。而且,多次折叠和擀开的时候,要做好面团的保湿工作,否则会很容易让面团变的干燥。
综上所述,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抱着探索和试验的精神,这种方法倒确实是值得一试的哦~~
面包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来自于“王光光光光”,在此表示感谢!(我做了一个7寸+一个6寸的圆模)
原料:
(用量仅供参考,制作前请先看Tips)
---- 甜面团 ----
高筋面粉 ---- 100g
糖粉
---- 20g
盐
---- 1g
耐高糖酵母 ---- 1g
脱脂奶粉 ---- 5g(我用的普通奶粉)
牛奶
---- 12g
蛋液
---- 12g
清水
---- 36g
无盐黄油 ---- 10g
---- 主面团 ----
高筋面粉 ---- 100g
低筋面粉 ---- 100g
脱脂奶粉 ---- 20g (我用的普通奶粉)
盐
---- 2g
糖粉
---- 40g
耐高糖酵母 ---- 2~3g
全蛋液 ---- 30g
牛奶
---- 60~65g
无盐黄油 ---- 25g
做法:

1.
混合甜面团的材料,用后油法,揉至完全阶段,即能够拉出大片的坚韧薄膜;
2.
将揉好的甜面团放入容器中,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
3.
甜面团发酵至表面微微凹陷(也可以发酵至两倍大小),表面有许多气泡;
4.
取出,排气后重新揉匀;
5.
将甜面团剪成小块,与主面团中的材料混合;
6.
用后油法,再次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这次不要揉到完全状态,只要面团表面光滑即可;

7.
将揉好的面团一分二;
8.
取一份按扁,擀开成长条状;
9.
沿着长边,将两边折向中间;
10. 再次擀开成长方形;
11.
重复折叠--擀开,大约20次左右,直到面团表面光亮细腻。两份面团可以交替操作。如果觉得面团回缩厉害,可以适当松弛几分钟;
12. 最后将两份擀好的面团重叠在一起;

13. 再次擀开成长方形;
14. 将擀好的面团卷起来,用保鲜膜裹好后,饧发30分钟;
15. 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小份,我分了12份,每份大约45g左右。滚圆后盖上保鲜膜,松弛15分钟;
16.取一个松弛好的小面团,擀开成牛舌状;
17. 翻面后,压薄一侧底边;
18.
从上往下卷起;

19. 卷好面团,从中间一分为二;
20. 切面向下,摆入事先垫好油纸的模具中,放在温暖湿润处,进行最后发酵。如果是不黏模具,也可以不垫油纸;
21. 大约32度的温度下,我发酵了50分钟。面团膨胀到原体积的2倍左右;
22. 将蛋黄和牛奶按照2:1的比例混合,刷在面团表面。同时提前预热烤箱170度;
23. 预热结束后,将模具送入烤箱,中层下,160度,烘烤20~25分钟。烘烤结束后立即出炉;
24. 脱模后,将面包放在晾网上,凉至室温不烫手,就可以密封保存了。

Tips:
1.
甜面团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中种面团,只是面团中加入了黄油。可以室温发酵,也可以冷藏发酵。原文是将甜面团发酵至2倍大小,我发到表面微微凹陷,也没有问题;
2.
折叠和擀开面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面团的保湿工作。另外每操作几次,可以稍微松弛一会儿,使得面团可以更容易擀开;
3.
二次发酵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注意不要发过头;
4.
具体的烘烤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各家烤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上色过快的话,可以中途加盖锡纸;
5.
面包烤好后要立即出炉,脱模,凉至不烫手就可以装袋密封,以免被风干,水分流失太多。


这款面包的表皮真的是很光滑,几乎一个毛孔都没有,细致的仿佛小婴儿的皮肤一样。内部组织是一丝一丝的,好看极了。味道方面,属于甜口面包,奶香还是比较浓郁的。总体很好吃,值得尝试!
吃到好吃的+做好吃的给我爱的人吃就是最幸福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