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区材料投放感想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我们就在逐步的进行区角更改设置与材料投放,在投放的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数学区数学区既是让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良好延伸。它让孩子们把枯燥的运算变成了游戏,让孩子们在比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尤其是部分能力弱的孩子,能将一节操作活动中无法完成的内容延伸到游戏中,有机会慢慢地学习,慢慢地探索。如果想让数学区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必须重视操作材料的投放,我仅仅说说自己的看法:
http://s6/mw690/004jxt4Izy796YsrxlP35&690
可操作性也理解为让幼儿“玩”材料,把数学材料当成“玩具”来玩,让幼儿在“玩”中探索,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即利用自身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概念,而不是单纯的看后想、想后写结论的传统模式。
例如,设计让幼儿掌握10以内加减法材料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许多玩具以及生活中唱能出现的物体,每种均为10个,让幼儿拼拼摆摆讲讲,然后再给幼儿10以内数字以及加减法符号,让他们组成算式,这种方式既让幼儿“玩”到了材料,又学到了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陶行知先生说:从做中学。幼儿只有“做”了以后,才有感知,才会有经验。
3、计划性
首先在数学操作材料的设施上必须注意与教师制定的数学目标相联系,注意循序渐进,一步步地深入,让幼儿在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预习到新的知识。如投放加减速运算材料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从2的加减法开始,逐步地添加,一直到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完毕,这样既可以避免材料一下子增多令幼儿无所适从的现象,又体现了目标的计划性,让数学区真正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和良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