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养生保健 |
大寒,即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更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1月20日10时38分,是今年大寒伊始的时间。“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一提到大寒就想到了冷,你知道大寒养生除了御寒还要注意什么吗?
大寒养生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
中医认为,寒气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人体五脏中肾阳最强,冬日养肾正是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之势,调节身体以抵抗寒冷,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
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民谚亦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
食宜温,养肾为主
从五行与五脏、季节的对应关系来说,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肾”是养生的基本认识,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是冬季益肾佳品。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脚易暖,睡前泡脚
冬季时,大多数人的脚部温度偏低。脚底有很多穴位,受凉后会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慢,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睡前可以泡个脚,这样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睡宜早,养藏阳气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在起居上也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的潜藏。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天不妨“偷点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之,则容易耗损阴精,伤及肾脏,甚至有折损寿命之虞。
动宜慢,微汗即可
虽然大寒时节,比较寒冷,但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不能懒惰。一旦身体缺少运动锻炼,静多动少,则会阴气过剩,伤害人体的阳气。动则阳升,让肢体动起来,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踢毽子、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微微出汗为度,切不可动到大汗淋漓。
心宜平,节制喜怒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血脉顺和,四肢百骸才能温暖。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精神调养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