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中什么叫“得气”

标签:
株洲小儿推拿株洲神农儿推 |
分类: 中医育儿 |
推拿讲究得气,得气效果才佳。
现在流派众多,大家偏重手法,少有人讲“得气”,须知得气效果才佳,就像西药要达到疗效,有一个最低血药浓度的“阈值”一样。
什么是手法得气?
小儿推拿操作手法轻快,手法操作以后,皮肤泛红,在操作部位上产生经气感应,这种感应称为“手法得气”,最常见的得气感觉是痒、痛、酸、麻、胀。
得气的方法
做的时间足够,手指的穴位要高频快速,躯干的穴位点按要有渗透,线性穴位动作幅度要大。
得气案例
清大肠
点法:慢进、停留、慢出(得气的感觉是痒感)
板门
揉板门穴:揉板门,用于久病,清板门,用于新病。(得气的感觉是痛,成人也适合)
揉腹、摩腹
揉腹:顺时针帮助泻,逆时针帮助止泻。
摩腹:操作于表皮,热量容易渗透。
得气的感觉是疼痛消失或热。
推三关
得气的感觉是皮肤发红 。
总结
辩证准确,手法得当,医者自身能量充足,正气得以传导,操作行云流水,周而复始,柔以和之,点颤透之,轻为补、重为泻;缓为补、急为泻。方向比距离更重要。对于来推拿的孩子,要分层次,表症的情况,力度要轻。比如风寒,病灶就在皮肤表皮,力度轻。线状穴动作幅度要大。
若寒在内,要重推。
操作者自身感到手感滑润顺畅,如清风拂云,微风拂面。
前一篇:株洲膏方:膏方开路方的应用
后一篇:神农养生:秋季睡眠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