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中医陈乡钱治疗阳明太阴合病

(2019-07-05 11:14:50)
分类: 株洲中医儿科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cxqymtyhb.jpg
神农中医馆,名老中医坐诊,精选道地药材,药好方灵,一站式服务株洲百姓!

洪某,男,10

主诉:失眠伴烦热两周

现病史:患者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烦躁,发热,口渴饮水少,便溏,无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偏黄,舌尖偏红,苔厚腻微黄,脉滑而弱

辩证:阳明太阴合病

处方:酸枣仁汤合栀子干姜汤

酸枣仁30g       炙甘草15g      知母30g       茯苓30g

川芎30g         栀子10g        干姜15g

×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服完3剂后,症状已明显减轻,二便已经正常,舌质淡,苔薄微腻,脉滑,效不更方,继用前方3

后回访病患,告知已愈

按语:观本案,为典型的寒热错杂证,属厥阴病,病患的“烦躁、发热”为热证,并非阳明里热下利,而是太阴水饮所致的饮走肠间,在此可知,上有热内陷,下有虚寒水饮,两者夹杂则成虚热之邪,然而热邪不重,“口渴饮水少”,可知,故临床处方宜寒温并用,栀子干姜汤为所用

《金匮》“虚劳虚烦不得眼,酸枣仁汤主之”,此方为热邪夹饮,上凌清窍,神气涣散,神虚不安,正好符合此病案之病机,故此病患服用6剂即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