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感高发期来袭,多数人中招,该怎么预防流感?

(2019-01-07 10:15:14)
标签:

春季流感

株洲流感

株洲内科

株洲中医

袁晓红

分类: 名老中医

今日小寒

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随着冬季气温的降低

身边感冒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各大医院也是人满为患

前来医馆就诊的患者也是络绎不绝

到处都是


流感高发期来袭

你中招了吗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元旦前的一场寒潮,更是让流感来得肆无忌惮,流感患者也是扎堆出现,而其中小儿占了大多数。儿科专家袁晓红医生也表示:从12月初开始就出现了患儿就诊高峰,再加上冬季气候较为干燥,再加上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容易交叉感染等众多原因导致了这波感冒的流行。”


 那么在这流感高发的季节里,如何预防才能防止感冒找上门呢?下面我们请神农中医馆袁晓红医生为大家支招。

很多人常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在症状和病因上都是有区别的

流感病毒有两种传播途径:喷嚏与咳嗽时具有感染性的飞沫传播。与人或者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触传播。


流感≠感冒,一字之差,危害却千差万别。


冬季流感为什么会高发


流感属于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而之所以冬季流感易高发,是因为:


1、冬季气温变化剧烈,冷空气可以导致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病毒便会乘虚而入,加上气温忽冷忽热,有些人不注意增加衣服,人体容易受寒,造成全身免疫力降低,就很容易被感染。


2、冬季来临,天气寒冷,人们开窗通风的意愿不强,导致室内的空气不流通,这从而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


总之,冬季流感易高发主要是外界环境的改变导致人体呼吸道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力降低所引起的。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人人都有可能感染流感,但是,流感病毒也“欺软怕硬”。

1. 6月龄以上的儿童;

2.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3. 患有疾病在感染流感后容易发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4. 医务人员;

5. 儿童、老人及患有疾病人群的家庭接触者和护理者;

6. 幼儿园和托儿所工作人员

7. 孕妇


得了流感怎么办?

 


1.轻症感染者可自行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


2.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3.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4.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后更容易产生重症,应当及早就诊。


5.确诊感染后,应及时注意对患者的隔离,以防交叉感染,且积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遵医嘱做好对患者的护理。


流感重在预防

 


神农中医馆袁晓红医生介绍,相对于大人,儿童的免疫力差,对周围的环境也缺少安全卫生意识,因此,他们作为这些疾病的主体不是偶然。冬季是流感高发期,在流感来袭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冬天到了,气候干燥。一定要让孩子多喝热水或者温水。


2、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之后,在就餐前或者接触污染的环境之后,要注意多洗手,彻底洗手。


3、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4、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


5、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6、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7、流行期间应少去公共场所及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减少菌毒感染机会。

提高免疫力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最佳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流感病毒疫苗


名医推荐


流感高发期来袭,多数人中招,该怎么预防流感?

袁晓红

副教授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擅长用中药内调外敷治小儿咳嗽、哮喘、感冒、咽扁桃体炎、口疮、流涎、厌食、腹泻、便秘、营养不良、遗尿、多汗、夜喘、湿疹、细菌及病毒感染等传染;成人失眠、颈腰椎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痤疮、胃肠炎等;妇女月经不调、带下、乳腺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坐诊时间: 周一下午、晚上

                 周二下午、周三、周六全天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服务号

流感高发期来袭,多数人中招,该怎么预防流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