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儿科袁晓红副教授:小儿多汗怎么办?中医调节体质可预防

(2018-09-11 16:06:52)
标签:

小儿多汗症

小儿汗症

袁晓红

株洲儿科

株洲小儿多汗

分类: 名老中医

 多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长时间汗出过多会导致体液、电解质失衡及营养物质的丢失,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并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易感外邪。因此积极防治本病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营养健康关系密切。

       株洲儿科袁晓红副教授介绍,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局限于抑制汗腺分泌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效果甚微,易于复发。因此,中医学对于小儿多汗症的治疗和预防尤为重要。

       中医体质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早在《灵枢》中就有指出:“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瘅……粗理而肉不坚着,善病瘅,”说明因体质差异,感受同一种病邪,其证候类型、病情轻重、疾病转归及治疗也各不相同。归纳而言,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体质的强与弱,决定了机体防御外邪能力的大小,通过改善体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通过分析机体体质状况,还可在某种程度上预知其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从而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疾病的产生,使治未病更胜一筹。

       体质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潜在病理体质的人群进行预防,防治其进一步的发展,可以有效治愈疾病,并减少发病率。对于生活中多汗症状不是很明显,没有发热、咳嗽、咽痛、遇冷流涕等不适的儿童,则无需药物治疗,但日常则要尽量避免容易引起疾病的诱发因素,比如:

1、气虚质的儿童
除中药调理外更要注意加强预防,减少户外活动,以免汗出外感邪气而感冒,待体质改善后,方可增加活动量;

2、湿热质和痰湿质儿童
则需平时减少额外的食物或零食摄入,合理喂养,或者减少睡前喂奶的情况改善饮食规律,以免脾胃积滞,导致湿邪阻滞;

3、气郁质儿童
生活上家长应经常和孩子培养感情,给予关爱,多户外活动,以放松心情,疏理气机;

4、阴虚质、阳虚质的儿童
除了饮食药物上的调整之外,更需要培养合理的生活作息,增加运动和锻炼,提高体质等。

       袁副教授提醒,这些日常上的小措施,都可以有效的改善病理体质,预防多汗症的发生。此外,在儿童汗出后,家长应及时为孩子调换衣服,以防再次患病,感受寒邪。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医疗资讯
还有拍方抓药、中药便民配送服务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qrcode_for_gh_33488abb4213_128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