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儿科袁晓红副教授:小儿多汗证易复发?中医调节体质是优势

(2018-09-11 15:02:10)
标签:

小儿汗症

小儿多汗症

株洲儿科

袁晓红

株洲小儿多汗

分类: 中医育儿

      多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本病多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少见,患儿常动则汗出,或夜间头颈、躯干部汗出如洗,湿透衣服,甚则脱水。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局限于抑制汗腺分泌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为主, 但收效甚微, 副作用较大, 且停药后易于复发。

       株洲儿科袁晓红副教授介绍,中医治疗小儿多汗证多从虚辨治, 吸收现代医学“亚健康”的观点, 从调节体质入手, 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且安全性高。

       在临床上发现,小儿多汗症无明显自汗和盗汗区别,盖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病因不外乎虚与实。虚者,盖因素体虚弱,固涩失常,津液外泄所致,包括卫气不固、营卫不和及脏腑阴阳气血亏虚。实者,盖因水湿、痰饮、瘀血等实邪阻滞,日久化热,迫津外溢所致,包括脾胃积滞、痰湿阻滞,食滞内阻、郁而化热,邪热内盛、里热熏蒸以及瘀血内阻等。从其发生机制看,各类型体质对于多汗症的发病有不同的病因病机,需要通过伴随症状以取得正确体质状况。一般不同体质患者的多汗证有不同的伴随症状:

1、气虚质
多表现为动则汗出、自汗如水,或局部汗出,或偏身汗出,面色白光白,精神不振,四肢欠温,食少便溏,乏力,易感冒等症状,治疗上宜益气固表。

2、阳虚质
患儿多表现为汗多冷,汗出后身凉,白天夜间均汗出,受风后易咳嗽、流涕,手足凉,治宜补肾温阳。

3、阴虚质
患儿多表现为盗汗,气短口干咽燥不欲饮水,烘热不安,脉弦细或沉弦,舌绛苔白干,治宜滋阴敛汗。

4、痰湿质
患儿多表现为汗出黏腻,嗜睡,困倦,舌淡胖,苔厚腻,治宜消积泄热。

5、湿热质
患儿多表现为汗出黏着,偶有腹泻,口臭,大便酸臭,舌红苔厚腻,治宜清热利湿。

6、瘀血质
患儿多表现为局部或偏身汗出,面色青,舌质紫暗,苔少,治宜活血化瘀。

7、气郁质
患儿多表现为心情多变,脾气暴躁,夜间睡眠不安,治宜疏肝理气。

       袁副教授说到,小儿多汗症都以汗出过多为主要表现,但不同体质的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因此其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即所谓的“同病异治”。体质的差异导致病证的多变性,病因相同,体质不同,证亦不同; 疾病相同,体质不同,证亦不同; 疾病不同,体质相同,证亦相同,即体质是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基础。中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因此,对于同一病的治疗,并不着重于其表现,而在于其证候本质。总之,临床只有辨清体质,正确的“同病异治”,才能效如桴鼓。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医疗资讯
还有拍方抓药、中药便民配送服务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qrcode_for_gh_33488abb4213_128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