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株洲儿科袁晓红副教授关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2018-08-24 10:19:19)
标签:

哮喘

小儿哮喘

株洲儿科

株洲治小儿哮喘

中医治小儿哮喘

分类: 名老中医
株洲儿科袁晓红副教授关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最常见呼吸道变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特点是常反复发作,对儿童身体健康、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大。我们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临床根据小儿脏腑娇嫩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证候特点,临床分型辨证论治进行预防,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分型论治
缓解期哮喘发作休止,多为肺虚、脾虚和肾虚之候。

1.1 肺虚:
分为肺气虚、肺阴虚和肺气阴两虚。肺气虚症见平素自汗,怕风,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病前喷嚏发作,鼻塞流清鼻涕。舌苔薄白,脉细缓。治宜补肺固卫,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肺阴虚症见手足心发热,盗汗,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肺气阴两虚症见平素体倦乏力,汗多神疲,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细。治宜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用生脉散加减。

1.2 脾虚:
分为脾气虚和脾阳虚。脾气虚症见平素有痰、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舌苔薄白,脉细缓。治宜益气健脾,用六君子汤加减。脾阳虚症见平素畏寒肢冷,食少纳呆,或呕吐,自利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宜温阳健脾,用附子理中丸加减。

1.3 肾虚:
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肾阳虚症见平素气息短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耳鸣,不耐劳累,四肢欠温,小便频数,舌淡,脉沉细。治宜补肾助阳,用肾气丸加减。肾阴虚症见平素形体羸弱,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补肾,用麦味地黄丸加减;肾阴阳两虚症见平素形体羸弱,盗汗,肢软无力,苔少,脉沉细无力。治宜滋肾阴,补肾阳。用参蛤散加仙灵脾、五味子、胡桃肉等。

2、病案举例

2.1 袁某某,女,3岁半,2011 年11 月5 日初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每年冬春季频发,此次发作治愈后主动要求服中药。平素自汗,怕风,易感冒,常因气候变化而诱发,饮食正常,二便调。舌苔薄白,脉细缓。辨证肺气虚,治以补肺固卫,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药用黄芪10g,白术10g,防风5g,桂枝3g,白芍12g,煅龙骨15g( 先煎),煅牡蛎15g(先煎),浮小麦10g,生姜3 片,大枣5 枚。7 剂,每日1 剂。嘱家长每天将两次煎的药混合后分4~5 次服用。

2011 年11 月12 日二诊,自汗明显缓解,饮食正常,二便调。舌苔薄白,脉细缓。上方再进7 剂,以加强疗效。后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3、体会

3.1 重视缓解期的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治不难,难在根治。哮喘缓解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在气温变化小、温暖的夏季,但研究显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气道反应仍比正常人高100~1000 倍,表明气道慢性炎症没有完全消除,并且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但此时常常容易被医生和家长忽视。《景岳全书·喘促》曾指出:“此等证候,当惓惓以元气为念,必以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即只有在缓解期调补脾肺肾,才能使“元气渐充”,达到根治目的。因此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我们既要宣传哮喘病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性,通过一部分治愈的实例,让家长能切身体会到缓解期治疗的优势,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使大部分家长能认识到中药在预防疾病方面的作用,主动要求在缓解期进行治疗。同时我们又不断探索中医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的方法。临床所见,凡是坚持用药,按疗程治疗者,患儿的体质大为改善,哮喘发作的次数逐渐减少,本病亦能得到根治。


3.2 缓解期治本重在调补肺脾肾:


       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肺、脾和肾三脏不足,是哮喘发病的内在依据。肺为水之上源,脾运化水湿,肾能化气利水。若肺气虚衰,则治节无权,水液失于输布,凝液为痰;脾气虚衰,湿聚成痰;肾气虚衰,则失于蒸化,其阳虚者,水泛为痰,阴虚者炼液为痰。因此肺、脾、肾三脏虚衰,与痰饮留伏,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另外由于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常又因外因而诱发。加上小儿支气管病必虚,故易成恶性循环。因此在缓解期一定要抓住时机,扶脾益肾,补土生金,调理脏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以减轻和制止发作,逐步取得彻底根治。故朱丹溪曾曰:“未发时以扶正气。”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实已指出明确的方向。

3.3 调补肺脾肾,重在调补脾胃:

       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寒暖不知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外感病、脾胃病屡见不鲜,多与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有关。然对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征来说以脾胃至关重要。脾为后天之本,肺中所需津气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供养,肾中所藏精气也赖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故脾胃健运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强盛的关键。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健康之本。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疾病尤其是小儿反复发作性疾病都会影响到脾胃,而药物的吸收又有赖于脾胃。因此在处方用药时,既要注意脾胃的吸收运化功能,适当配伍健脾行气、消食和胃的药物;同时也要注意药味不宜过多过杂,用量亦不宜过大,防止药味多、量大加重脾胃负担,从而损伤脾胃。

       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治疗,除了肺虚、脾虚和肾虚外,亦可见到脾肺两虚、脾肾两虚及肺肾两虚等证型,在临证时亦要注意灵活辨证施治。同时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应以久效为佳。我们现在只是在缓解期辨证治疗中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也取得一定的疗效。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医疗资讯
还有拍方抓药、中药便民配送服务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qrcode_for_gh_33488abb4213_128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