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医儿科陈乡钱治疗太阳少阳太阴合病型小儿发烧

标签:
孩子发烧小儿发烧儿童感冒发烧中医儿科株洲看儿科 |
分类: 名老中医 |
株洲中医儿科陈乡钱治疗太阳少阳太阴合病型小儿发烧
主诊医生:陈乡钱
患者:刘某某,男,2岁
就诊时间:2017.5.3
刻诊:患儿家长述昨夜体温达39.9℃,已服用退烧药,汗大出,现测体温37.5℃,同时出现咳嗽,咽喉红,有痰,无咽红,饮食尚可,无呕吐,大便已解,质可,睡眠不安,舌淡红,苔腻,脉浮弦细。
辨证:太阳少阳太阴合病
处方:桂枝加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香薷
葛根16
大枣10
党参9
枳壳12
按语:患儿“发热,咳嗽,有痰,脉浮”均为太阳病症候群,“发热,咽红,有痰,脉弦细”为少阳病症状,“苔腻”提示存在太阴病;方用桂枝加葛根汤专门针对太阳病,解表散寒;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代表方,四逆散可走少阳阳明,属少阳阳明轻证方类,清热通腑退热,高热伤津液,其中小柴胡汤有补津液的作用;“香薷”亦叫“夏月之麻黄”,患儿尚幼,发汗不能太过,香薷也可除湿,一举而两得;厚朴、杏仁为止咳药对。
患儿高热属急性病,据《伤寒论》关于桂枝汤论述“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故嘱患儿家长频繁将中药喂起,密切观察患儿体温以及精神状态。
二诊(2017.5.4):服药后未再反复发热,测体温37.0℃,仍有咳嗽,有痰,无咽红,饮食、睡眠均可,大便未解,舌淡红,尖红,苔腻,脉浮弦
辨证:太阳少阳太阴合病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厚朴、杏仁、紫苏梗、香薷
前胡12
大枣6
厚朴12
按语:患儿频服前诊中药后太阳表证之风寒解决,故发热未再反复,而少阳病位之湿与热尚未完全解决,所以仍出现咳嗽,有痰等,舌尖红代表中上焦有火,苔腻提示存在湿气,采用柴胡桂枝汤,既可预防外在风寒再度侵袭,亦可清理机体内在夹杂之湿热,将柴胡换成前胡,意在重点除中上焦之痰湿,厚朴与杏仁止咳喘,香薷配合紫苏梗加强解表除湿之力。
后续回访,诸症皆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