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春季总是感冒频发?如何治疗?

(2017-02-24 11:51:12)
标签:

神农中医馆

健康

生活

中医

育儿

今日里三层外三层,妈妈又叫我穿秋裤了
倒春寒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大风吹、斜雨飘,鼻涕直飞 
明明春天都跟冬天都分手了
为什么冬天还是纠缠不休


       春季生发,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风又是春天的主气,再加上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风、寒、湿三兄弟并驾齐驱,故春季很容易受外邪侵袭。
       尤其是孩子,孩子一般“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长发育尚未完全,一旦温度突然降低,就感冒咳嗽了。


       当风寒邪侵入人体,一旦侵袭到肺,肺为娇脏,立刻就会出现各种情况。肺气失宣,会引发咳嗽,鼻塞。肺气弱了,营养物质无法送达全身,体表无法得到滋养,机体马上就会感觉到皮肤发冷、发紧、怕风等。

       出现皮肤发冷、发紧、怕风等症状,邪气停留体表,只是外感风寒,只是到了邪与正相斗的场面,正气足的人,可能发动身体防御系统进行抵抗,可能不吃药也恢复了。

       如果正气不足,外邪继续逐渐侵入身体内部,便会出现很多热症。此时会出现痰黄、舌红、嗓子疼痛或者鼻涕和痰是黄白相间的症状;伴随着发冷、打喷嚏、手脚冷、流清鼻涕等外寒症。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外寒内热”的状态,中医称之为“寒包火”。

       此时可以选择散寒、清里热两种中成药双管齐下,比如感冒清热颗粒是散外寒的,我们可以再配一个清里药(蒲地蓝)。如果是小儿需要注意搭配的药量,如果孩子里热重些,清热药就要多一点,比如痰是黄的、鼻涕是黄的,一定要把里热清干净为止。
       如果不会确定症状、药量,最好找医生辩证治疗。



再说下我馆刘炳钧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感冒的医案。

       5岁彭小朋友,小孩从幼儿园回来后出现有咳嗽、流涕现象,第二天从幼儿园回来后情况加重,家长带小儿去诊所治疗,咳嗽稍有好转,但一直未根治,来我馆找刘炳钧主任医师诊治。
       主要症状:咳嗽,打喷嚏,稍低热,鼻甲充血,咽红。

对症下药,采用银翘散加减,五剂痊愈。


川贝母5g    辛夷5g       苍耳子4g      射干4g
桔梗3g       仙鹤草4g     赤芍4g        蝉蜕3g
杏仁3g      法半夏3g      金银花4g     连翘5g
野菊花4g    紫苏花3g     白芥子4g     甘草3g
重楼2g      前胡4g       柴胡4g 


备注:此方根据患者病症开方,请勿按原方抓药。

       小儿用药剂量相对较小,小朋友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导致肺失宣降,引发见咳嗽、喷嚏。风寒化热,咽喉是肺的门户,风热蕴结就会咽喉红肿疼痛,肺开窍于鼻,可见鼻甲充血。
       方中柴胡、紫苏花、半夏、白芥子辛温解表,降气止咳;川贝母清热润肺止咳;射干、杏仁、蝉蜕祛风止咳;仙鹤草、赤芍凉血止血;野菊花、重楼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气味芳香,疏散风热,辟秽化浊;前胡、桔梗化痰止咳;紫苏子降气止咳。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yo0y.jpg

       刘炳钧,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多次评为株洲市先进工作者。曾任攸县中医院院长,香港中华中医药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员。运用中西医学理论从事临床医疗科教工作50年,发表论文专著:“调和营卫治盗汗”载1984年《长江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健脾止泻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载《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

 


       擅长:儿内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对小儿外感、咳嗽、哮喘、鼻炎、咽扁桃体炎、疳积、水痘和各种病毒感染疗效显著,对心脑血管疾、风寒湿痹、颈腰椎病、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心病、胆道疾病、肝炎、胃肠炎、糖尿病、肾病、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增生、内分泌功能失调、前列腺炎及亚健康疗效颇佳。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周五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