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将至,这样养肝脾,想生病都难!

标签:
神农中医馆生活养生健康中医 |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ae22405.jpg
丁酉年正月廿二
雨水
东风解冻,
春日寒雨,细密缠绵
风吹新绿草牙坼
晨起披发缓形,广步于庭
看房舍青青
雨撒轻黄柳条湿
随风入夜,江湖夜雨
润物无声,一灯如豆
灯前细雨檐花落
故乡卖花声入梦而来
待二月茵陈成蒿
祖母教我做蒿粑~
中国古代历书说:“斗知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它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天不会再下雪。
古代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
獭祭鱼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f08e69b029f9703c284136e4d2348ff9.jpg
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就像是人先祭后食的样子;
雁北向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5923a48.jpg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草木萌动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5cefc97.jpg
再过五天,草木随阳气的上腾而开始发芽生长。
雨水节气宜养肝脾
春主生发,五行属木,而木在人体五行属肝,味为酸,所以说春天是肝脏活动的旺盛时节。
如果春季调理不当,易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
在雨水节气需重视对肝脏的保养,使肝脏机能正常,以适应春季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的发生。
春在人体为肝,那为何要养脾?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上文中说到,肝属木,味胃酸。脾(胃)属土,味为甘,
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
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
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肝)旺乘土(脾),
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
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6a4bfd8.jpg
所以雨水时节的饮食应采用中医抑木克土法,
也就是疏肝健脾,少吃酸味,多食用健脾益胃的食物,以养脾脏之气。
雨水节气以防风寒
雨水时节还处于初春,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
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
风又是春天的主气,易形成风与寒并道而行。
如果受到风寒侵袭,易伤阳气,再加上风大物燥,很容易皮肤、口舌干燥和嘴唇干裂等现象。
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水分。
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
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
可选择韭菜,香椿、山药、芋头、荸荠、甘蔗等。少吃生冷黏砸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中医认为,风为阳邪,有生发和向上的特性,当风邪侵入人体,
最先受到损害的是头部、肺部,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症状。
寒为阴邪,“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如果寒邪侵袭人体,则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俗话说:“春不忙减衣”,雨水当以春捂
雨水节气春捂的重点要放在下半身的保暖,重点是腿和脚。
宝爸宝妈们要特别注意春季对宝宝的护理,注意防风御寒,
尤其衣着方面,宜宽松舒展,柔软保暖;
衣服不可骤减,春天要“多捂”。
雨水节气以舒情志
春季属于五行中的木,肝属木,木主生发,肝脏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因此,从立春开始,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以明朗的心境迎接明媚的春光,有利于肝脏的保养。
《黄帝内经》说: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误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天应该解开束发,缓步前行,让心情放松。
内心宽厚平和,有一种生而不杀、给予而不掠夺、赏赐而不处罚的意念。
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
因此要静心寡欲,不受劳作,以养元气。
湖南省大型传统中医馆,以“弘扬中医药国粹,引领大健康理念”为宗旨,以“上医良药,药好方灵”为我们经营理念,致力于中华医药国粹的挖掘、传承、发扬,开设神农药局、名医馆、传统疗法中心、养生馆等项目,聘请湖湘数十位著名中医药专家,打造中医特色儿科、中医特色妇科、皮肤科、肾病专科、内科、肿瘤专科,采用道地药材、遵古炮制,集医、药、养于一体的传统中医馆,福泽三湘百姓。
丁酉年正月廿二
雨
东风解冻,
春日寒雨,细密缠绵
风吹新绿草牙坼
晨起披发缓形,广步于庭
看房舍青青
雨撒轻黄柳条湿
随风入夜,江湖夜雨
润物无声,一灯如豆
灯前细雨檐花落
故乡卖花声入梦而来
待二月茵陈成蒿
祖母教我做蒿粑~
中国古代历书说:“斗知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它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天不会再下雪。
古代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
獭祭鱼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f08e69b029f9703c284136e4d2348ff9.jpg
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就像是人先祭后食的样子;
雁北向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5923a48.jpg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草木萌动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5cefc97.jpg
再过五天,草木随阳气的上腾而开始发芽生长。
雨水节气宜养肝脾
春主生发,五行属木,而木在人体五行属肝,味为酸,所以说春天是肝脏活动的旺盛时节。
如果春季调理不当,易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
在雨水节气需重视对肝脏的保养,使肝脏机能正常,以适应春季气候的变化,减少疾病的发生。
春在人体为肝,那为何要养脾?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上文中说到,肝属木,味胃酸。脾(胃)属土,味为甘,
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
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
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传变中,木(肝)旺乘土(脾),
也就是说由于肝木疏泄太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
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两者皆肝木克脾土也。
http://pro0ce2c3.pic28.websiteonline.cn/upload/6a4bfd8.jpg
所以雨水时节的饮食应采用中医抑木克土法,
也就是疏肝健脾,少吃酸味,多食用健脾益胃的食物,以养脾脏之气。
雨水节气以防风寒
雨水时节还处于初春,气温有了一定的回升,
但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时常来袭,
风又是春天的主气,易形成风与寒并道而行。
如果受到风寒侵袭,易伤阳气,再加上风大物燥,很容易皮肤、口舌干燥和嘴唇干裂等现象。
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水分。
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
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
可选择韭菜,香椿、山药、芋头、荸荠、甘蔗等。少吃生冷黏砸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中医认为,风为阳邪,有生发和向上的特性,当风邪侵入人体,
最先受到损害的是头部、肺部,引起头痛发热、恶风、咳嗽气喘等症状。
寒为阴邪,“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如果寒邪侵袭人体,则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俗话说:“春不忙减衣”,雨水当以春捂
雨水节气春捂的重点要放在下半身的保暖,重点是腿和脚。
宝爸宝妈们要特别注意春季对宝宝的护理,注意防风御寒,
尤其衣着方面,宜宽松舒展,柔软保暖;
衣服不可骤减,春天要“多捂”。
雨水节气以舒情志
春季属于五行中的木,肝属木,木主生发,肝脏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因此,从立春开始,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
以明朗的心境迎接明媚的春光,有利于肝脏的保养。
《黄帝内经》说: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误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天应该解开束发,缓步前行,让心情放松。
内心宽厚平和,有一种生而不杀、给予而不掠夺、赏赐而不处罚的意念。
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
因此要静心寡欲,不受劳作,以养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