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农中医馆:三伏食补

(2016-07-09 19:06:50)
标签:

神农中医馆

网上抓中药

养生

中医

生活

by 神农中医馆

俗话说,冬补三九,夏补三伏,三伏宜食家禽进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人们驱散体内寒气的最佳时间。因此伏天进补是冬病夏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伏天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三伏进补”和人们熟知的“冬令进补”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冬季以补阳为主,夏季以护阴为主,冬令进补多选择滋腻的膏方,而夏季宜选择清淡的草木类中药。三伏天进补分食补和药补,下面我们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食补的相关内容!

                      

夏季暑湿,对脾非常不利,易致人倦怠、胃口差,夏日闷热易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头痛、口舌生疮等。此外,夏季炎热,动则大汗淋漓,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容易出现倦怠乏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季饮食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补水、去火、解热毒为主。薏苡仁、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均是夏季开胃解暑的好食品。喝一些绿豆汤、酸梅汤、冬瓜汤等具有清暑和补气生津的汤类,多吃富含钾的橘子、香蕉、大葱、芹菜、毛豆、荔枝、桃子、李子等新鲜果蔬。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韩国人也有在伏天吃参鸡汤、狗肉汤等进补的传统,徐州人说“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可见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进补的习俗。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伏天食补中可多吃润肺食品(如银耳、百合)和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肾虚的患者可以选择补肾的食品,如黑木耳、核桃、黑芝麻、黑米等。对于中焦虚寒、气血虚弱及肾阳不足,食羊肉汤尤为适合。在三伏天吃羊肚汤,在炖羊肚时加附子、干姜、当归、党参,对以上症状有很大的帮助。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老中医认为从中医营养学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温,可益气补虚、温中健脾、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同时、狗肉、鸭、鳝鱼等也是伏天不错的补品。鸭肉味甘、咸,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鳝鱼具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多吃鳝鱼,对风湿体质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因此,要食补首先应该祛暑利湿。用开水沏鲜芦根和鲜茅根作为代茶饮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暑利湿的作用。 其次,应该补气去火。夏季炎热,人们稍微运动一下就会大汗淋漓,而且稍不注意就会上火。因此从食疗方面,应该选择些应季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达到及时补水,补气去火的目的。各种瓜茄类果蔬,如西瓜、黄瓜、西红柿、丝瓜、芥蓝、菠萝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既能补水,又能清火的食材。

 

最后,建议大家在三伏天的时候可以食以下的禽类肉进行食补

 

1、——食鸭肉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以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特别适宜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低热、虚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者食鸭肉最为有益。

 

2.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鸽子肉——鸽子肉,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对人体起到气血双补、安神的作用。

 

    此外,还提醒大家吃鸭肉进补时,最好吃经过一个春冬摄食的老鸭,因其骨骼更健壮,肌肉更丰满,可以治水肿胀满、阴虚失眠、疮毒等症。此外在“三伏进补”并非要服用多少营养食物或滋补药品,而是对自身功能进行全面的将康和调理。汉方国药养生学家主张,人欲安度炎夏,必须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本人的生活习惯,将神补、药补、食补三者有机配合,灵活运用,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神农中医馆:三伏食补

    湖南省大型传统中医馆,以“弘扬中医药国粹,引领大健康理念”为宗旨,以“上医良药,药好方灵”为我们经营理念,致力于中华医药国粹的挖掘、传承、发扬,开设神农药局、名医馆、传统疗法中心、养生馆等项目,聘请湖湘数十位著名中医药专家,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儿科、妇科、皮肤科、肾病专科、内科、肿瘤专科),采用道地药材、遵古炮制,集医、药、养于一体的传统中医馆,福泽三湘百姓。

现已开通微信捡药服务,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便可轻松按方抓药、网上抓中药!!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22233555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