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方国药:中医治疗淋巴瘤

(2016-05-16 09:21:22)
标签:

神农中医馆

汉方国药

健康

中医

中药

by 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

淋巴癌是全身性疾病,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密切关系,接受放射线或化学治疗等治疗,容易有疲倦、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的副作用,西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后盾,而微妙的中医有几千年经验的沉淀。对于这样病因不清的疾病,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佳。

​汉方国药:中医治疗淋巴瘤

 

 

中医学认为淋巴瘤与外邪侵袭、七情内伤、正气内虚有关。恶性淋巴瘤的病因以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外感四时不正之气、六淫之邪为诱因。

  《阴疽治法篇》指出:“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说明此病之发生与脏腑亏损、气血虚弱、阳气衰耗、痰毒凝结、气滞血瘀有密切关系。其演变规律为肺脾气化失调或先天禀赋不足,以致风寒邪毒乘虚侵入,由表入里;或饮食不节,日久损伤脾胃,以致寒凝气滞,水液失于输布,聚湿为痰,寒痰之气凝结,外阻肌肤脉络,内伤脏腑;或因忧思恼怒,日久不解,肝郁血结,化火灼津生痰,痰火热毒痹阻于少阳、阳明之脉络。本病初期多见颈侧、腋下等处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无痛,质硬,乃为风寒痰毒痹阻脉络之证候,或逐渐见淋巴结融合、粘连等痰毒化火之证候;若邪毒深入脏腑则见咳喘气逆、腹痛、腹块等疾瘀热毒入里,损及肺脾肝胃之证候,或兼见骨痛、肢肿、肌肤结块等邪毒侵犯肌肤、骨骼之证候。亦有壮热不退,甚则神昏谵语,鼻齿衄血及内脏出血等热毒燔灼营血,内陷心包,耗乏气血之危候。晚期多为痰火邪毒浸淫脏腑,或湿热蕴毒伤伐脾肾,气血亏损或肝肾不足,气阴两亏,并常为虚实夹杂,寒热并见。

 

中医辨证治疗

 

一、寒痰凝滞证。

 

   主证:颈项耳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面色苍自,神疲乏力,脉沉细,苔薄白。

 

   治法:温化寒凝,化痰解毒。

 

   方药: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熟地,麻黄,白芥子,肉桂,炮姜,生甘草,鹿角胶。

乏力,神疲加黄芪,淋巴结肿坚硬者加莪术、皂刺、天南星、夏枯草。

 

   分析:方中以熟地补肾养精血,鹿角温补肾阳,益精髓,壮筋骨为主要组成部分。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以宣通气血,且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温化寒痰,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全方使人体精血得到补充,阳气得到温煦,一切阴寒痰湿凝结之症,得到温补托里通滞之功而能消散。

 

二、气郁痰结证。

 

   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作核累累,皮下硬结,消瘦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

 

 治法:舒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舒肝溃坚汤(《中医肿瘤学》)。夏枯草,僵蚕,香附,石决明,当归,白芍,青皮,柴胡,川芎,红花,姜黄,穿山甲,生甘草。

肿核坚硬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

 

   分析: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穿山甲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三、肝肾阴虚证。

 

   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疲乏无力,纳少胃呆,面苍乏华,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

 

 治法:滋补肝肾,补养气血。

 

 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八珍汤(《六科准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党参,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

低热加白薇、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高热用寒水石、紫雪散、牛黄清心散等;盗汗加煅龙骨、牡蛎、浮小麦、山茱萸、五倍子、六味地黄丸等;皮痒加秦艽、白藓皮、地肤子、苦参、丹参、赤芍、乌梢蛇、干蟾、全蝎,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煎丸或大黄瘙虫丸,贫血加何首乌、生黄芪、阿皎、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大枣等。

 

 分析:六味地黄丸功能滋补肝肾。方中用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止遗。另以三泻配合以上三补。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又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益脾。八珍汤为气血双补。血亦属阴,补血即所以补阴。四物汤川芎、白芍、当归补血。气为血帅,补气有益于补血。以四君子汤党参、自术益气。诸药配合,共奏益气补血,补益肝肾之功。

 

四、血热瘀毒型。

 

 主证:发烧不解,时有盗汗,肿物不断增大,有时皮肤搔痒,出现硬结或红斑,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大便干或燥结,舌质红或暗紫,苔黄腻或光绛无苔,脉细而数或细弦。

 

   治法:凉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合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水牛角,生地黄,赤芍,丹皮,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

 肿物增大加夏枯草、玄参、浙贝母,发热高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蚤休,胁痛腹痛加郁金、薏苡仁、枳壳。

 

   分析:热毒之邪深入血分,应凉解毒散瘀。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凉血解毒,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清热为主,配以芍药、丹皮凉血散瘀,能直清营血之热。五味消毒饮中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五味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两方配合,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淋巴瘤的饮食护理

 

   日常的饮食照护,除了营养均衡和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之外,可针对不同的治疗副作用,采行调整食物的烹调方式和种类,进而改善和提升人体免疫力,更有体力对抗癌症病魔。

 

1、提升免疫系统功能: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多酚类的蔬果,例如番茄、蔓越莓、番茄、蓝莓、苹果、胡萝卜、葡萄等,可增进免疫力,预防感冒,对抗自由基。药膳养生则可吃灵芝、云芝、冬虫夏草等食材,所含的丰富多醣体和三帖类,对于免疫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2、增进食欲和营养吸收:食欲不振时,可利用口味微酸的饮料或料理开胃,增加食物摄取量。常见的酸性饮料,如像柠檬汁、柳橙汁、酸梅汁;料理如柠檬鱼、糖醋里肌、咕咾肉或番茄炒蛋。

 

3、软流质食物便于摄取:口干、口腔溃疡或吞咽困难者,餐点宜质软细碎,或以汤汁饮料助吞,进食要细嚼慢咽。有恶心、呕吐现象者,则选择简单、清淡的清汤或清流质配方。

 

4、吃完东西后不平躺:少量多餐,避免太甜、油腻食物,进食后宜采坐姿休息,若立刻平躺,易引发胃食道逆流现象。

 

五大经验方

 

1、三棱山慈姑汤:三棱、莪术、山慈姑、生黄芪、潞党参,炒白术、玄参、夏枯草、当归各,广陈皮,生牡蛎,象贝母、生半夏、胆南星各,炙甘草。

 

   主治:泻火泄热,化痰软坚,治恶性淋巴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丹参鳖甲煎丸:丹参,血竭花,川芎,莪术,地鳖虫,蜈蚣,蜣螂虫,赤芍,鳖甲,白花蛇舌草,乌骨藤。

 

 主治;活血破瘀,软坚散结,治恶性淋巴瘤。

 

 用法:每日一剂,煎汤,分二次服。

 

3、参芪扶正汤:黄芪、太子参、白术、云苓、大枣、党参、当归、生地、麦冬、枸杞、阿胶、川断、牛膝、补骨脂、石韦、半夏、龙胆草、柴胡、白芍、郁金、香附。

 

 主治:舒肝解郁,温化阴凝,软坚化痰,补益气血。治恶性淋巴瘤。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4、天葵牡蛎汤:天葵子,生牡蛎,玄参,黄柏,广皮,条芩,土茯苓,银花,生地,蒲公英,甘草。

 

 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治恶性淋巴瘤。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5、牡蛎天龙汤:夏枯草、牡蛎各,天花粉、生地各,川贝、玄参、麦冬,天龙(焙干研末冲服)。

 

   主治:养阴救液,软坚散结。治恶性淋巴瘤。

 

​汉方国药:中医治疗淋巴瘤

    湖南省首家大型传统中医馆,以“弘扬中医药国粹,引领大健康理念”为宗旨,以“上医良药,药好方灵”为我们经营理念,致力于中华医药国粹的挖掘、传承、发扬,开设神农药局、名医馆、传统疗法中心、养生馆等项目,聘请湖湘数十位著名中医药专家,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儿科、妇科、皮肤科、肾病专科、内科、肿瘤专科),采用道地药材、遵古炮制,集医、药、养于一体的传统中医馆,福泽三湘百姓。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号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