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健康保健中医 |
中医与西医不同,它对于我们身体的研究和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较为独特的见解,中医对于我们的身体方面更加重视精、气、血和津液等,大家可能对于中医所说的“精、气、血、津液”都是听得多,但具体指什么并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些中医常识,也为了大家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了解更多。我们今天来好好认识精、气、血和津液这些影响体质的基本物质。
1、
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先大之精票受于父母,藏于肾中,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与来源。由肾精的盛衰演示出整体机能和形体的盛衰,从而形成强弱不同的体质。后天之精源于水谷而化生于脾胃,能充养先天之精,使人体生长壮大。后天之精的盈亏,直接关系到气血的盛衰,关系到各脏腑功能活动能否正常地发挥,关系到御邪抗病能力的弓虽弱。
2、气
气也有先天后天之分。气是直接温养脏腑、推动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来源。气的盛衰和运动情况的差异,在内则为脏腑特性的差异,在外则为形体特征的差异,也就是体质的差异。气还是抗御外邪、抵抗疾病的主要和直接的力量来源,体质的强弱,通过真气的盛衰在御邪抗病中的作用体现出来。故体质在古代又称为“气体”。
3、血
血与精、气之间可相互化生。但精凝聚而少动,血则流行于脉中,气的活力很强。故血流动则内养脏腑,外溉形体。保持脏腑功能正常和形体充实,从而对体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人的经脉源于内脏,外通形体,其运行不息者有气也有血。血充实人的形体,则形体健壮,筋骨有力,是体质强健的重要条件。血的盈虚和运行情况,因人而异,因经络而异,因此其体质就有差别。
4、津液
中医所说“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学说中认为精、气、血、津液等虽然看似只是生命的一些基本物质,但是这些都属于是生命科学的一些具体物质概念。但是,我们理解其内涵时,必须按中国传统的有体有用,体用如一的思维模式来认识。把精、气、血、津液理解为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辩证统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乏指人体内一切有用的精微物质;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的总称。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与精、血、津液分阴阳,则气为阳。阳气动,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宣运行不息,而宜郁滞;精、血、津液为阴,阴主静,具有滋养、濡润作用,宜宁谧、秘藏而不宜妄泄。
精、气、血、津液学说,以气血为要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号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