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中医健康 |
by
前段时间小编在某论坛上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在吐槽,说自己6岁的女儿扁桃体肿大到大医院就诊,医院建议是手术切除,走了几家医院都是差不多的答复,因为害怕手术对孩子成长发育不好,于是最后选择了中医治疗试试,然而结果然让孩子妈匪夷所思,竟然只服用三付药,孩子的扁桃体就看着小了,这位妈妈在论坛上深感中医的神奇;但是在下面的留言中小编又发现另一则相反的事件,一位匿名的网友说到自己孩子仅仅因为感冒咳嗽吃了中医开的汤药后不但不见好,反而更严重了,最后不得已还是靠西医抗生素治疗才好,更是大骂中医治病误人,不可相信。
对于以上两件极端的事件小编认为,那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体都是具有差异性,当然这也跟看诊医生水平有关,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所在,在给自己孩子看病或者家人看病时客观选择。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不能相互排斥,应取长补短,但是盲目服用中药和过度输液都是不可取的。就针对孩子感冒发热这个问题,我们且看中、西医怎么说!
中医篇
一、中医观点为治病求本
其实现在很多人对中医的认识是能治根。中医所说的发烧,大多数为受风受冷而着凉,天气一冷一热,吹太久空调,衣服穿多少等等外在环境都会容易让孩子感冒。当寒气入侵人体,毛孔紧闭,热量在体内无法发散,所以人体的温度会升高。只有当体内阳气的规模变大,压倒寒气时,毛孔张开后通过流汗把寒气排出去。只有寒气赶跑,病才会好!
中医认为要让孩子感冒发热好得彻底,扶阳才是关键,中医治疗的是根本。
二、因人辨证论治,而不是统一抗生素
西医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和抗炎对症治疗,然而中医上并不赞同,认为“把凉的液体注入体内或者所谓的物理降温,这是一种与身体对着干的行为,因为身体本就受寒气入侵,更应阻止寒气侵袭,如果采用冷敷会使寒气又进入张开的毛孔,从而加大寒气的势力,这和中医治疗发烧时扶阳的原理是相悖的”。中医对于风寒郁表型多提倡“捂汗”,这是中医治疗的“汗法”,这是为了帮助人体的阳气战胜体内的寒气,此为“扶阳”。但是对于小儿感冒、退热之病也是需要通过辩证施治的,根据患儿情况或采取汗法、泻下法、清法、温法等方法治疗。
西医篇
一、西医观点为对症治疗
西医认为小儿的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如果高热就会容易抽风,专家说:因为发热本身虽然是一种保护机体的反应,但温度过高会伤害机体。因此3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烧至38.5℃时,就要服用退烧药,把温度降下来。而3个月以下的宝宝,是禁止使用任何退烧药的。
同时西医会借助生化检查,如有炎症将会输液抗炎治疗。但客观的说输液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时,如过量或者长期使用就会发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严重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尤其是对于发育还不完善的孩子更有不可低估的远期伤害。
二、物理降温法
跟中医不同的看法是,西医更是建议使用物理降温法,以治标为主,可以用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或者冷敷。温水擦浴和酒精擦浴的做法是用温水或50%的酒精擦拭孩子的大血管处,如额头、腋窝、手肘等,其他部位如腹部则不要用酒精擦拭,因为腹部血管少,用酒精擦拭腹部并不能达到扩张血管、散热的目的。冷敷是用冰袋枕在孩子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号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