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游(29)张掖的大佛寺
(2024-11-02 08:13:08)
标签:
河西走廊游张掖大佛寺旅游杂谈 |
分类: 陕甘宁疆 |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城镇,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金张掖 、银武威的美誉。
张掖是河西的古城,远在汉代武帝开拓边疆,派张骞凿空西域,从那时起,张掖就成了商贾云集的地方。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僧侣把佛教传入张掖,于是便有了众多寺院也相继建成,香火缭绕,梵呗声起,俨然佛国景象。
大佛寺距离我们住的宾馆300+米左右,步行几分钟左右就到达大佛寺大门。原来一看这是后门,再跟着导航去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建于西夏王朝,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历经沧桑已经900多年了。
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敕名宝觉寺, 清康熙十七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
大佛殿,
大佛殿为两层楼阁,平面呈长方形,造型与故宫太和殿相似,殿宇巍峨壮观,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举世闻名的卧佛呈现在眼前,不得不叹服大佛的气势。在横贯大殿的佛坛上,如来佛面部贴金,头枕莲台,侧身而卧,两眼半闭,嘴唇微启,极其慈祥,几百年来默默注视着每一个进入大殿的人。佛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临终前的情景,“视之若醒,呼之则寐”;身后立着十大弟子举哀群像;两侧廊坊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四壁为“西游记”和“三海经”壁画。释迦牟尼面容安详地躺在这里,一睡就过去了900多年!(此处不能拍照!)。
据说,张掖大佛寺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诞生地,后又有西夏皇后驻锡,一时名声远播。
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别吉太后来到甘州时,闻听卧佛寺许愿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她带有身孕前往朝拜许愿,岂不知没走出山门就开始腹痛,只好在僧人照料下寺内分娩了,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
大佛殿还是南宋末代皇帝赵显修行处,赵显曾在此出家修行20多年,活了52岁的宋恭帝赵显,在张掖大佛寺最后离奇而死,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生活。
藏经阁,
大佛寺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六千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佛经用金银粉书写很是珍贵。
千佛塔(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
是建于明代的弥陀千佛塔,为砖土密宗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土塔下面的大殿,现已建为甘州区博物馆。
馆内陈列的展品,都是在大佛寺内出土发现的各种经书、石碑、铜镜、玉雕等等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