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安(6)淮安的府署

标签:
淮安淮安府署古代官衙道德训诫杂谈 |
分类: 皖苏两广赣琼 |
淮安府署,

淮安府署即淮安知府的官衙,坐落在淮安老城楚州区东门大街,总督漕运部院以北。淮安府署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座有着640余年历史的古代官衙,淮安府署是淮安历史地位的象征和见证,其大堂体量为全国之最,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淮安府署作为现今全国完整保存的两座府级官署之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安府署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现存衙门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为沂郯万户府。
明洪武元年,知府范中以元淮安路总管府府署(现漕运总督部院处)加以修葺为府署。洪武三年,新任淮安知府姚斌在城中选址,结果选中了上坂街以北南宋五通庙和元沂郯万户府,便加以修建改造,作为淮安府的新府署,一直沿用到清末。
气势恢弘的大堂屹立在面前,东西两侧按左文右武分列着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淮安府署占地足有两万平方米,衙内有房屋50余幢,共600余间,分东、中、西三路。明清衙署的建造都要奉行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
在布局方法上,建筑均坐北朝南,中轴对称;以层层院落递进串接,形成多重空间。


衙署建筑依据功能要求有三条纵轴线并列递进,中轴线上有:照壁、牌坊、大门、仪门、甬道、三班六房、大堂、二堂院落及内宅院落;

东侧轴线上的建筑有:土地庙、厨房、花园、吏舍等;
西侧轴线上为牢狱、会客厅、巡捕用房等。
整组建筑主次分明,布局严谨,体现出规范与谨肃。





在大堂屏风的背后,巨大的“慎”字下安排有两个座位,那是供师爷坐的。知府在大堂处理公务时,师爷在后面静听,听到有什么不妥之处就写个字条叫下人送到前面去提醒。
府署后面还有后花园供知府赏玩休闲,后面的官宅里还设有戏台。
道德训诫的文字比比皆是。然而,如此这般的频频提醒,也无法禁绝封建官场的贪腐。号称清代四大奇案之一的“李毓昌查赈案”就发生在这里。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新科进士李毓昌被派往山阳(今淮安区)查赈。这里就是红遍大江南北《天下粮仓》的电视剧发生地,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视剧改编自清代四大奇案之一的“李毓昌查赈案”,更少有人知晓这个案件的发生地就在淮安城中心的淮安府署。
关汉卿也以淮安府署为题材,编写了戏剧《窦娥冤》。
府署内后部,有一园,原名“偷乐园”。
知府陈文烛《淮上诗》中有《三月三日
偷乐园》,其序云:“园在公衙后,有亭池、菜畦、修禊之辰,命儿子均圭约其师费以方饮焉。因读丽水终年公壁间碑:‘水亦忧,旱亦忧,太守之乐偷矣’。张公名敦仁,嘉靖二十九年任淮安知府。
如今,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淮安府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