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安(5)淮安漕运广场漕运总督府

标签:
淮安漕运广场漕运博物馆大运河杂谈 |
分类: 皖苏两广赣琼 |
出汉韩侯祠,步行一段路就来到漕运广场和遗址公园。马路的对面是镇淮楼。



漕运总督遗址,门票100。由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组成。

综观历史,南北大运河的漕运畅通与否,对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隋唐以后,运河的开凿,漕运畅通,无不是围绕着巩固和强化皇朝统治而展开的。每一代皇朝统治者都想借运河漕运畅通,总揽大局,驾驭全国。
淮安楚州是南北水运枢纽,东西交通的桥梁。当时,千万艘粮船衔尾而至淮安楚州由末口入淮北上。粮船卸载之后,再从河下装满盐运往南方各地。这样既解决北方粮米缺乏之苦,又大大缓解南方粮食年年丰收,食用不完,米价很低,百姓苦于“米赢而钱绌”的既南粮北调、北盐南运都要途经淮安楚州,使淮安楚州成为漕运、盐运集散地,客观上形成了在漕运史上的特殊地位。
自隋起,朝廷在淮安楚州设漕运专署,宋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明清在这里设总督漕运部院衙门,以督查、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等筹运工作。
总督漕运部院,历史上曾主管全国漕运的惟一机构。位于淮安区的城区中心,与楚州标志性建筑镇淮楼、
淮安市楚州区在旧城改造中挖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在明清遗迹下3米处还发现有宋元代文化层。遗址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的官署如今只剩下四方形的墙基,和一些残破的石基、柱基。
博物馆的外观仿造明清时期江淮流域的建筑,呈“品”字形,中部为主展厅,东侧建筑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馆内介绍漕运的历史,陈列大量文物,而且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使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游客可以和投影互动,还有4D电影看(电影60元)。
博物馆内的序厅有180度巨幅投影卷轴与沙盘模型。
历史厅介绍漕运历史与制度。
运河厅介绍漕运与经济、人物、民俗、城市的关系,里面光影交互高科技是亮点,漕运水路被投影到地板上,用脚踩水道边的建筑,就会显示相关介绍。
淮安厅内布置成古代淮安的模样,两边是木头结构的店铺。
文物厅里能看到从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到历朝历代的淮安区文物。
愿景厅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