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以色列耶路撒冷苦路耶稣杂谈 |
分类: 中西亚 |
苦路(拉丁语Via Dolorosa),又名苦伤路,是指耶稣被判刑后背负十字架走到刑场的那段路。

这条苦路始于审判地,终于圣墓大教堂,目前较公认的,耶稣在苦路上停留的地点共有十四处,其中一些源于圣经,一些源于传说。每年,成千上万的信徒从世界各地来到心中的圣城耶路撒冷,在苦路的每一处停留祷告,感受当年耶稣为世人承受的苦难。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最虔诚的朝圣之旅。


从这里就开始走苦路了。


苦路第一站,耶稣被判死刑处。
现在这里是一所穆斯林小学:Al-Omariya
School。标识:小学外墙上的黑色金属圆片,上面写着“I”。


苦路第二站,耶稣背上十字架处。


苦路第二处的纪念教堂是鞭笞堂,教堂里有描绘耶稣被鞭打的马赛克图画和耶稣背负十字架假的壁画。

苦路第三站,耶稣第一次跌倒处。
现在耶稣跌倒之地的旁边是一座亚美尼亚天主教堂,教堂入口处的上方雕刻着耶稣跌倒的场景,里面也有相关主题的壁画和装饰。
苦路第四站,耶稣途中遇母亲处。
圣母玛利亚教堂,门口的浮雕是马利亚握著耶稣的手
。

据传西门因帮耶稣背十字架
相传,耶稣的手在这里撑过。
苦路第六站,维罗妮卡帮助耶稣。


传说,女人维罗妮卡用手帕帮耶稣擦脸,耶稣的脸便印在了手帕上。成為聖物。


苦路第七站,耶稣第二次跌倒。

耶稣穿过审判门(Gate of Judgment)后,再次跌倒。






苦路第八站,耶稣安慰妇女。

正经受着肉体痛苦的耶稣依然转身,对一直跟在他身后哭泣的女人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儿啊,不要为我哭泣,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孩子哭泣吧。
苦路第九站耶稣第三次跌倒。

在快到达耶稣最后受刑的地方各各他山前,耶稣第三次跌倒。

走到这里,有一个非常小的埃塞俄比亚教堂,离苦路后五站集中的“圣墓大教堂”一墙之隔。



苦路的后面几处都在圣墓教堂内,
苦路第十站,耶稣被剥掉衣服。

在受刑之前,士兵们瓜分了耶稣的衣物。

现在是圣墓教堂的入口处,有个小教堂叫法兰克小教堂(Chapel of the Franks),右边小圆顶就是。

苦路第十一站,耶稣被钉十字架。


圣墓教堂的油膏石后面墙壁上有马赛克图,描绘了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下葬前进行油膏涂抹的情形



苦路第十二站,耶稣死亡。

在圣墓教堂中,通过位于油膏石右侧的楼梯,可以登上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之地各各他山。圣坛边可透过玻璃看到骷髅地的各各他石。传说耶稣当年就是在这块石头上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通过圣坛下的洞可以触摸到这块石头。
苦路第十三站,耶稣被卸下。

从主入口走进圣墓教堂,便是耶稣下葬前涂抹油膏的地方—油膏石。


苦路第十四处,耶稣被埋葬。

基督升天圆顶大厅中央是基督之墓。在耶稣死后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稣复活升天。

这就是苦路的最后一站,门口的希腊东正教士严肃守卫着。里面还有当初墓上的大理石,人们排队就是进去摸一下那块原物。人太多,我们没有进去。

走完苦路,心灵仿佛受了一次洗礼,很多基督教信徒来到耶路撒冷,以重走苦路的方式朝圣,这种行为也被称为“拜苦路”。即使不是虔诚的基督徒,多数到访耶路撒冷的游客,也都会沿着十四站苦路走上一遭。体会那悲悯的传说与故事!